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饮 酒 (其五 )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己忘言。1 这首诗语言平易 ,结构严密 ,尤其是“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二句 ,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 ,得到很高的赞誉 ,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 ?答 :                                        2 这是一首写复归自然的诗 ,“它天成自然 ,毫无造作之迹 ,平中见奇 ,淡中有味 ,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请写出一首…  相似文献   

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主要是写一种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千百年来传唱不绝,透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味。历来人们对它的品味也多以“悠然”着手,言人之悠然超脱。苏轼  相似文献   

3.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之五通过对美好的田园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抒发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其中,最后两句中的“真意”一词堪称“诗眼”,是赏读的关键,那么,这个“真意”可以理解为: 生活之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诗中的千古名句。东篱下不知何时长出几丛  相似文献   

4.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一诗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尽人皆知的。据说,有个喜欢考证的人觉得该诗的“东”、“南”两字很有问题。他的理由是,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所见到的只能是东西方向的景物;现在居然“悠然见南山”,足以证明陶渊明的眼睛有毛病,大概是个斜眼。  相似文献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着陶渊明的这句诗,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有时,我也想隐居。  相似文献   

6.
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出处和作者。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图。首句即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宁静悠然的画面,生活在人境,却没有车马的喧闹,究其原因,“心远地自偏”,既道出了诗的主旨,也表达了诗人所追求的立身宗旨。“采菊  相似文献   

7.
您发表在2000年第2期《语文知识》中的《“悠然见南山”之“见”》一文,从审美的一个侧面,并联系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把“悠然见南山”之“见”理解为“现”,揣摩再三,不敢苟同,特陈一管之见与您商榷: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而言,正如苏轼《东坡题跋·卷二》所言,“因采菊而见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百科》2011,(3):23-2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  相似文献   

9.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饮酒》诗中的第五首,在《饮酒》这组咏怀言志的诗作中,它写得最为出色.全诗朴实、自然,明白晓畅,写出了作者归隐生活的真实感受,感情十分真挚.对于这样一首“田园诗”中的佳作,有人认为是描写自然景色的田园诗;  相似文献   

10.
郭刚  杨青舟 《阅读与鉴赏》2009,(6):59-59,6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酋中的名句。因为作品将寻常景象写得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对官场之厌恶、对自然之挚爱,流露了真实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思想,所以成为世代传诵的名篇。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因于平淡中见淳美且语言含蓄、意在言外。所以引起无数后人对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重新思考而成为千古名句,尤其“悠然”一词。因精当表现作者的闲适、自在和不经意更被历代文人及失意官僚咀嚼了近两千年。当然,从文化层次分析,还因为两旬之关键词“菊”与“南山”有着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南山悠然见     
郝娟 《高中生》2008,(19):53-53
采菊东篱,暗香盈袖。远目遥岑,南山的黛色与暮霭的迷蒙相互交织,好一派仙岛蓬莱的景致。初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惊诧于它所表现的蒙眬、素淡的美,接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饮酒》诗之五,抒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高中第六册编入此诗时,有“思考和练习”题说:“这……是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作品,自叙摆脱官场的羁绊,在农村过着清静安适、淳朴自然的生活的情景。……对于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我们该怎样认识?”引导中学生认识陶诗,自然宜简不宜繁。但我却要说得远一点,从文学史上几家的论评来看看这首陶诗。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一句人们颇为熟悉的名句,那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后世流行的各种版本的陶诗集子中,这句诗的文字面貌均如此。其实,该句诗的原貌并非完全如此,其中的“见”字应作“望”字,即:“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追考有关陶诗的版本可证: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最早收录此诗,诗中作“望”字;唐初欧阳询等人所编的《艺文类聚》(卷65)摘录了此诗,诗中也作“望”字。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2.体会课文写人方法。3.品析词句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2.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品味—积累。2.品读—评析—习作。3.设疑—点拨—释疑。媒体设计1.放音机(配课文朗读磁带)。2.投影仪(配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胶片)。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课前印发教师撰写的《采菊东篱下──古诗新读》。(见后“附”)一、导语设计(出示诗意画投影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  相似文献   

15.
<正>《饮酒》(其五)选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26课。本诗是陶氏名篇,也是隐居诗中的代表之作,历来对此诗的评价多集中在“悠然”,如《教师教学用书》分析道:“《饮酒》之悠然”[1];从一线教学实践看,“悠然”之阐释也多集中在“见”与“望”一段公案上,仅从“有意”与“无意”的角度感受“悠然”,显然过于单薄。单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看,至少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为何是“采菊”;二是为何见到的必定是“南山”。  相似文献   

16.
诗五首     
课内检测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钦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纯净,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  相似文献   

17.
刘杰 《陕西教育》2010,(7):122-123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诗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诗中著名的诗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陶令不知何处去挑花源里可耕田──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王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洒·其五》)这首千百年众口传诵的诗,以其静温悠闲的意境和深蕴于中的...  相似文献   

19.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一诗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尽人皆知的.据说,有个喜欢考证的人觉得该诗的"东"、"南"两字很有问题.他的理由是,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所见到的只能是东西方向的景物;现在居然"悠然见南山",足以证明陶渊明的眼睛有毛病,大概是个斜眼.  相似文献   

20.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