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从修辞学的角度论述了孔子的“辞达”与“辞巧”观,认为“辞达”与“辞巧”具有辩证统一性,“达”与“巧”的对应关系是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还指出“修辞立其诚”是“辞达”与“辞巧”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2.
“词”与“辞”是近义同音字,容易混淆。如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第1题考查字形,A 项有“词不达意”,这个“词”对不对呢?是否必须用“辞不达意”呢?恐怕不少考生难以判定。事实上“词”与“辞”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能通用。先说通用的情况。在言语和文词这一意义上,“词”、“辞”是同义词。在上古时,一般只说:“辞”而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诸如“辞令”、“辞讼”、“辞藻”、“辞章”、“言辞”、“托辞”、“遁辞”“致辞”、“发刊辞”以及“辞典”中的  相似文献   

3.
一、相同之处作“言词”、“词句”义项使用时“辞”与“词”相同。古代汉语中在较古时候一般只用“辞”而不用“词”,自汉代以后“词”才逐渐代替了“辞”。  相似文献   

4.
作“言词”、“词句”,义项使用时,“辞“与“词”相同。古代汉语中,在较古时候一般只用“辞”,而不用“词”。自汉代以后.“词”才逐渐代替了“辞”。  相似文献   

5.
杨树达先生的“施受同辞”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同一个词兼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这属于语法范畴;二是指同一个词兼有施与和接受两个对立的义项,这属于词汇范畴。“施受同辞”应限于词汇范畴,且应在同一历史平面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辞与赋     
学界历来“辞赋”连称,但实际上“辞”、“赋”虽指同一对象,二者的涵义却大不相同。称其为“辞”主要是从语言特征上讲的,而称其为“赋”则是从吟咏方式上讲的。“辞”、“赋”上古都有特殊的涵义,“辞”乃经人为加工而形成的言曲旨远的文饰之语,而“赋”则是从“辞赋”的“不歌而诵”的特征讲的。  相似文献   

7.
王世贞早年重“辞修”,晚年承继孔子、苏轼“辞达”论,以境界、自然阐发“辞达”之旨,将“辞达”提升至一新高度,袁宗道等对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存有误解,以“辞达”反驳王世贞,实有隔靴搔痒之嫌。  相似文献   

8.
说“辞”     
《殽之战》一文中“使皇武子辞焉”的“辞”,课文释为“致辞”不妥.所谓致辞是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这与文中情节相抵牾.查“辞”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词解释有三:一、推辞,不接受;二、讲话,告诉;三、告别,文中的情节是:公元前630年郑国派烛之武说(?)秦军退兵,当时秦穆公不仅答应了郑的要求,而且又留下杞子等人带秦兵两千驻守郑国北  相似文献   

9.
辞“学”     
~~辞“学”@蔡子君~~  相似文献   

10.
“美辞学”说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孔子提出了“情欲信,辞欲巧”,从传播的效果要求语言应具有文采。“美辞学”说的提法曾使人产生误解,认为修辞只追求语言形式的美而不论内容的真和善,从而使修辞实践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但事实上修辞学所研究的“美”不仅仅指形式美,它还含有“真”、“善”等义。“美辞学”说对语言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本省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里,有一个考生在《……1915年——称帝……》的填充题中,写了“辞弃大豆”四字,阅卷同志为之愕然,思索再三,恍然大悟,原来“辞弃大豆”就是“慈禧太后”之误写。想不到慈禧太后死后,阴魂未散,竟在辛亥革命以后的第四年,化为“辞弃大豆”,称起帝来,一时哄然传为笑柄。从“辞弃大豆”说明有些考生在学习历史上,以听代看,不看教科书的现象严重,以致连最基本的历史名词也未掌握。也反映其语文知识很差,慈禧太后四个字全部写了别字。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如有的把“慈禧”写作“兹西”“慈喜”,“太后”写作“太厚”“太候”“大姤”,把“太”  相似文献   

12.
“词”与“辞”辨析刘金山词和辞是同音异形容易混淆的两个字。词,从言,司声,形声字。本指有声有义的词语,现常用为:①语言,如演说词,义正词严;②一种韵文,又称长短句,如宋词、词人;③在句子里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如名词、动词。辞,简化字,本是诉讼...  相似文献   

13.
~~新年“现”辞@昕孺  相似文献   

14.
在言词的意义上,“词”和“辞”有同义关系,于是经常发生两字混用的情况.拿双音合成词来说,并列结构的如“言辞、文辞、辞章、辞  相似文献   

15.
“词”和“辞”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可通用。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细加区别。  相似文献   

16.
后期墨家发展了我国先秦时期他家关于“辞”的理论,《墨辩》第一次把“辞”作为辩学的基本范畴来研究,从理论上对“辞”进行分类,拓宽了“辞”理论研究的视野,把“辞”的作用发展为为谈说论辩服务,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辞”范畴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正反同辞的历史研究在古汉语研究中,常能发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两项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意义,往往共存于同一条词中。或者说,同一条词,承担着两项恰好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意义。我们将这种语言词汇现象称为“正反同辞”。  相似文献   

18.
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这一语言学命题后,历代学人以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了或平实的解说,或深入的阐发,提出了“辞达要在只须达意,无颊华藻”等八种理解。这八种理解大体显示了我国这一语言理论自身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轨迹,同时还给人以其他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辞达说”是苏轼后期所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文论。“辞达”的说法源自孔子,但苏轼却做出了独特的发挥。他认为“辞”之“达”决非易事。一难难在时“物理”、“物之妙”和“已意”认识不易;二难难在已认识到,表达更为不易,非有高超的语言技巧不可。苏轼这一观点是针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给文坛造成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有力地纠正了当时“千人一腔”的粗陋文风,有效地保证了宋代散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必以情”的“情”不该释为“实情”,“情理”和“诉讼之辞”,而应释为“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