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认识和理解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性活动中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就是为了解决从事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是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层含义。兴趣的激发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内驱力;加强数学建模训练、培养建模能力、建立适当的数学摸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实际问题解决的形式是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因此说,教师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形成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就是我们数学教师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重视数学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突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学要注重“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灵活运用“应用问题”因材施教、延续课堂学习,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外,还应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践行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在遇到实际应用问题时能够顺利的解决。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展研究性课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初中生数学基础知识普遍掌握得比较扎实,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往往  相似文献   

6.
刘闯 《考试周刊》2010,(32):89-89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相似文献   

7.
任向娟 《陕西教育》2007,(11):33-33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而数学应用问题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下面谈谈通过构造数学模型来解决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美 《教育艺术》2010,(7):21-22
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廉淑香 《林区教学》2008,(6):139-139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数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季彩萍 《考试周刊》2013,(12):49-50
<正>《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把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之一。所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数学应用意识和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要做到创设问题生活化、数学活动实践化、作业形式应用化,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文分析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应用意识的展现状况,提出了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创新来源于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当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师问生答的教学现象仍很盛行,学生思路多被局限在老师的问题框架里,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乏味。学习中不善于提出问题,课堂上不敢提问,不敢对教师质疑,制约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它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归纳、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问题解决"作为四大目标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刻不容缓。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立功 《考试周刊》2013,(82):69-69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要从社会生活引入新知,渗透应用意识;教学中呈现数学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数学教学的任务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外,还应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践行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遇到实际应用问题时能够顺利的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初中学生普遍现象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如果把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无从下手。这就说明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缺乏。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是一个整体。纯粹数学理论和数学应用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新课改下的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一、加强对数学应用意识的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数学  相似文献   

19.
谢朝海 《教师》2013,(35):47-47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简单分析原因,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建议,从而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