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各个阶段目标。不难发现,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有整体思路,要循序渐进。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足:“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各个阶段目标。不难发现,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有整体思路,要循序渐进。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各个阶段的目标.不难发现,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有整体思路,要循序渐进.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突破已经形成的写作教学误区,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翱翔于高远的天空.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关于学生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不难发现,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有整体思路,要循序渐进。正是改变过去教学中的弊端与不足的大好时机。根据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做到有序、有方、有效。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关于学生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不难发现,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有整体思路,要循序渐进。正是改变过去教学中的弊端与不足的大好时机。根据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做到有序、有方、有效。一、活而有序中学生作文教学的整体性、连贯性较强,需要教师在训练时必须有顺序、有计划的进行,如果杂乱无章,无主题、无目的,结果只会事倍功半。而“活”,就是在大的教学原则下,采用灵活的方法、鲜活的材料、活泼的形式,达到有序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具探索性、挑战性的环节。许多学生怕写作文,需要我们教师去启发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训练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表达、写作的积极性。尽量将作文练笔的选题、内容安排在有趣的活动、游戏中,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快乐的参与中,引发写作的兴趣,从而养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惯,使之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要让学生能运用作文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大多数学生对写作也感到头疼。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要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然而,现状并不容我们乐观。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习惯于找作文选,习惯于上网下载,厌烦写作应付作文的学生不在少数。作为教师,应如何面对?笔者觉得.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以下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实施建议,它为改变低效率的作文教学现状提供了契机,也使我们看到了作文教学希望的曙光。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实践。一、提倡学生自主写作新课标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新课标首次提出学生自主写作的教学建议,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自主写作就是学生自己成为写作的主人,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是,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犯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一些学生因此而对写作失去了信心。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难题。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先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以兴趣为先导,逐步让学生爱上作文。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新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我们教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其实这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师代替了学生去思考,代替了学生去表达,结果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但没有提高,还对写作产生了害怕心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作文老师改和老师命题学生写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这种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教师要重视  相似文献   

13.
何建飞 《小学生》2013,(11):37-37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意。为落实这一建议,寻求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改变现行作文的不尽人意,切实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走生活化作文之路。一、生活化作文的必要性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在考试指挥棒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老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本应是学生内心情感情自然流淌、个性率真流露、精神世界真诚敞亮的作文,却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离题,老师让重写;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导致小学作文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新课标对小学写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这个总要求,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写,自由想象,自由选择,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瓶颈,谈到写作文,学生害怕,老师头疼。作文教学费时费力,收效甚微。这主要是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弊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提倡个性化写作,具体阐述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显而易见,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传递思想、交流信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人手,引领学生写出独具鲜活个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种全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是对传统作法的否定,同时要求老师的作文批改应紧随时代的步伐和新课标要求,积极地进行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提倡个性化写作,具体阐述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显而易见,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传递思想、交流信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引领学生写出独具鲜活个性的文章。一、感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杜甫诗云:“君之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感悟生活就是…  相似文献   

19.
黄琳 《学子》2014,(9):18
正当今的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可谓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让学生喜欢写作,这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是这样逐步指导的:一、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作文命题需要考虑有区分度,作文写作更期待开放性,而这些也取决于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与导向性。评价标准既受制于所给作文情境,也取决于评价带来的影响,且需要有利于新课标指向的思维品质与表达素养,甚至赋予学生必要的自主裁量权利。研究作文命题、评价标准与写作的关系,有助于引导作文写作实践和教学实践。文章的侧重点不在命题、写作或评价三者其一,而是将三者看作一个整体,着眼于三者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