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宇石 《新闻界》2005,(1):84-85
从《黑暗中的舞者》获奖,《老头》、《江湖》《北京弹将》《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等作品走向国际开始,DV就不再平静了,人人说DV,人人玩DV。DV到底带来了什么?是取代电影的技术手段,粗糙不堪的画面对电影造成的伤害,“影象不能承受DV之轻”,还是贾樟柯呼吁的“反对歧视DV”的另一种发展?审美需求,是人的最高需求,DV最后的发展必然是走向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发生时,在成都附近青城山游览的外籍教师秘鲁人约翰·达卡尔用手中的DV拍下了地震发生时的画面,使我们看到了地震来临的突然与可怕.职业记者无法拍摄到的画面使我们看到了DV的作用和力量.虽然在中国的职业标准目录上找不到DV的影子,但DV使用者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大量的DV新闻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丰富甚至支撑了民生新闻栏目,使电视新闻的采编播流程和节目形态产生了新的变化.来自民间的原生态电视新闻逐渐融入主流电视媒体,成为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力量,DV新闻正在逐渐得到观众、专家、电视从业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简讯     
汶川地震发生时,在成都附近青城山游览的外籍教师秘鲁人约翰·达卡尔用手中的DV拍下了地震发生时的画面,使我们看到了地震来临的突然与可怕.美国"9·11"事件发生时,一位DV爱好者拍摄到了第一架飞机撞大楼的过程.职业记者们无法拍摄到的画面使我们看到了DV的作用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蔡尚伟  陆虹 《新闻界》2002,(4):37-38
一、悄然兴起的文化书写方式———DVDV,即digitalvideo,数字视频技术,习惯上常常将DV用来指小型的数码摄像机。由于DV的技术优势(后有分析),近年来得到迅速普及,给了民间强大的影像生产能力,一种新的文化形态———DV文化逐渐形成。首先是DV电影的诞生,这是传统电影之外的实验性电影。世界上最先实践DV拍摄的是丹麦的4个年轻人,他们发表了“Dogme95宣言”并身体力行,从《家变》、《破浪》到《白痴》,每一部小组作品都给世界影坛带来巨大震荡。2000年,宣言发起者之一拉斯冯蒂尔凭借其用DV拍摄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获…  相似文献   

5.
时下流行的“DV热潮”使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能够拥有一台DV摄像机 ,有人认为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地创作和表达 ,甚至有人将DV作为新电影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DV族”的异军突起似乎印证了这一判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DV的兴起以及在社会中未来所扮演的角色来阐明DV只是影像自由表达的一种可能。它虽然是以艺术创作的姿态在社会中确立了它的影响 ,但它最主要的角色将是一支记录人们日常生活流程的“笔”。而对DV本身的认识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则引起了越来越多学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DV:数字影像时代的个性之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颖 《现代传播》2004,(4):122-123
世界上最先实践DV拍摄的是丹麦的 4个年轻人 ,他们发表了“Dogme95宣言”并身体力行 ,从《家变》、《破浪》到《白痴》 ,每一部小组作品都给世界影坛带来巨大震荡。 2 0 0 0年 ,宣言发起者拉斯冯蒂尔凭借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到今天 ,DV电影在各种电影节获奖已不是少数。DV传入中国以后也是佳作不断 ,当代DV人创作了《老头》、《江湖》、《北京弹匠》、《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等一些不错的影片。以吴文光等人为代表的独立纪录片工作者用DV开创了既不同于传统纪录片也不同于实验电影的新型纪录片天空。D…  相似文献   

7.
电影画面是由画格组成的,电视画面则是由帧组成的.由于视觉暂留原理的作用,这些画格在运动中产生了活动影像.一个影视画面指的是从摄影机开机到关机,所拍摄到的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空间图像.因此从影视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方式--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影的基本构成因素--画面是运动的产物.没有运动就没有影视画面;没有运动的画面就不能称其为电影或电视.下面就影视摄影中的运动形式以及它们对画面构图产生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孙友欣 《东南传播》2010,(8):138-140
大学生校园DV剧是大学生自己创作、编演,展示校园生活和青春文化的影像作品。产生于当前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产生于科技进步带来的阅读、创作方式改变的传播环境中。校园DV剧的传播内容多是展示大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和心灵历程,主要表现为爱情的追寻与反思,青春的迷茫等。校园DV剧呈现出影像的多元性、篇幅精短等特征。网络空间、大学生电影节等成为大学生校园DV剧传播的重要渠道。相比于青春校园电影,大学生校园DV剧仍有许多局限,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DV物语     
冷冶夫 《传媒》2005,(3):62-62
DV的飞速发展,使读图时代离我们愈来愈近.会使用画面镜头讲故事,将是未来的主宰!  相似文献   

10.
要完成数字电影从数码摄像机的输入和输出,请务必使用6针-4针FireWire线连接电脑和DV摄像机或DV录放机。将6针口连接电脑的FireWire接口,4针口连接DV设备(FireWire接口有时也称为IEEE 1394或DV IN/OUT,Sony DV产品将其称为i-Link)。 针对不同的软件分别讲述它们的输入和输出详细步骤。  相似文献   

11.
隐形线是电影画面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有效的隐形线构成对提高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张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影中的隐形线很好地诠释了人的思维特点——无序分布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产生单条或多条散射状、环绕状的隐形线,形成一个个具有节奏感和规律性的画面.隐形线分为很多种,本文主要研究能够表现画面中人物视线方向的隐形线.学者们对于隐形线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近几年更是十分钟重视它在电影中的运用和表达方式,本文以电影《爱乐之城》为例,探析隐形线在电影画面中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2.
黄鑫 《新闻界》2005,(4):77-78
一、DV影像的源头当以DV(数码摄像机)拍摄电影成为一种时尚后,我们必须寻找这条路的根源以及在这条路上最早行走的人。1998年的丹麦影片《庆典》是一部早期DV影像,通过手持数码摄像机摄制,翻拍放大为35m m胶片后制作完成。可以说,《庆典》的成功,并不在于家庭道德败坏的剧情而在于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是对电影技术的一种突破,它是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Dogm a95电影。所谓Dogm a’95,即1995年由丹麦哥本哈根的四位年轻导演发起的一场电影运动。他们提出了有10条规定的“Dogm a’95宣言”。宣言内容如下:1、影片拍摄必须在场景的现场完成,不得…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在运动中完成构图的,是运动的艺术。电影的画面构图始终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与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得以区分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电影构图的分类讨论画面构图对观众审美感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析DV影像在高校中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日君 《新闻界》2007,(1):88-88,83
一、DV影像在高校中的缘起随着由拉斯·冯·提尔等四位年轻导演在哥本哈根提出的“Dogma'95宣言”的诞生,DV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很多优秀的DV电影也随之诞生,《破浪》、《黑暗中的舞者》、《白痴》等纷纷在国际影坛上获得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5.
电影视听语言是指通过声音和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由杨佑硕执导的电影《辩护人》,曾获百想艺术大赏、青龙电影最佳电影奖等多项荣誉,是近年来韩国商业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导演在该作品中创造性的使用了不少视听语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从画面构图、光线影调和镜头语言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视听语言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6.
陈晓 《新闻记者》2022,(10):F0003-F0003
历史题材电影是依托真实历史事件制作,影片中会有历史的影子,但不会完全照搬,而是有所改编与创造。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电影属于影视艺术范畴,而创造是艺术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历史资料较为有限,并多以文字形式进行记载,这便给予影视创作者更大的创造空间。通过电影画面呈现历史事件能够让观众获得直观体验,而在数字技术得到应用后,电影画面呈现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由姬鹏编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方历史题材电影画面的视觉风格》一书,对数字技术下历史题材电影画面视觉风格特征进行了研究,可为分析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杜义民 《视听界》2004,(5):70-71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类型中,MTV是一种新的音乐艺术体裁,它嫁接了音乐和电视,在视听领域把歌曲和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电视节目的出现,显示了观众对视听节目娱乐功能和综合需求。其实歌曲和画面的嫁接,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优秀的电影孕育了优美的电影歌曲,优秀的电影歌曲又升华了电影的主题。电影歌曲介入电影的创作,形成了一部电影表达内容不可忽视的艺术手段。电影歌曲一经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与其他种类音乐不同的独特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这种  相似文献   

18.
冷凇 《声屏世界》2005,(5):54-56
1995年至今.DV整整发展了10年。而且发展速度惊人。DV现在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良心三部曲《黑暗中的舞者》《白痴》《破浪》,纪录电影艾格尼斯.瓦塔的《拾穗者》,温德堡的《家宴》,阿巴斯的(ABC在非洲》等等,都是DV的杰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巫布莱尔》,这部以DV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创下一亿美元的票房奇迹,它证明了DV在商业领域里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舒影 《视听纵横》2005,(5):35-3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受众化水平不断提高,DV从一种昂贵的电影电视从业人员专业器材,而迅速成为普通人有能力购买和使用的摄像工具。其个性化传播的特征顺应了人们在这越来越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的需求而迅速兴起。不过,DV给了人们影像权利的同时也破坏了影像艺术的高贵和经典,每个人都似乎成了艺术家。DV到底是以怎样的一种身份介入影像艺术之流的,DV的美在何方?  相似文献   

20.
DV和谐议     
DV原本是一种视频记录格式,由于被用于民间,逐渐超越了其技术性范畴而具有了意识形态意味,如"通过接近真实地记录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电影电视从业人员手中的局面①,因而具有了"革命性的一面"。甚至有人断言传播意义上的DV概念将会消亡,②从而指出其历史性终结。通常认为DV包括了设备、作品、文化和创作四个层面的意思。与其在概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