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写好教学论文本没有“速道”可走,无“捷径”可言.一线教师要写好教学论文,唯有自己在平时多读、多做、做写、多改,“以多取胜”. 一、多读——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阅读,写作就没有了源头活水,即使要写也总觉得底气不足,只能干巴巴地呻吟几句.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 John.Magber 先生曾说过:一位博士或硕士,他更乐于说“做论文”而不说“写论文”,这就形象说明了在正式“写”论文之前,有一项巨大的研究工作有待完成。完成论文的过程,并不只是“论”和“文”,我们首先得研究,研究以后方才有文。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我们学校作文教改实验的课题。经过一年多的教改实验,我觉得要想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要每个学生首先进行语文的积累。人们说:“原始而源”。我们只有让学生有了写作的语文底蕴。他们才会说有“我想写”,“我要写”的欲望。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何军胜 《成才之路》2011,(18):50-50
一、撰写英语教学论文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提及英语教学论文写作,不少人总觉得写论文高不可攀,不敢问津。这些心态使我们对论文写作望而生畏,以致不敢提笔。因此,对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写论文首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良好的心态,要勇于拿起笔杆子,勇于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勇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5.
一鲁迅接受金心异(钱玄同)的“劝驾”,为《新青年》写小说,其间的经过见于《呐喊》的《自序》;后来他又叙及为什么是写小说而不是以论文、翻译文字交卷,则归因于小说创作有所“仰仗”、有所“准备”。这情形,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是这样说的: 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  相似文献   

6.
中国瘦人     
写爸爸的作文(或是文学作品)多如牛毛,但以《中国瘦人》这样的笔法来描述自己的爸爸的作品实在不多见。在文中,我们看不到“瘦人”有丝毫“高大”之处,相反我们会觉得他很平凡、很普通,他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熟悉的人。而这,也是小作者的成功之处,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如此活生生的、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相信,这一点会对你有所启发。 (朗 月)  相似文献   

7.
范老师: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大自然的秘密,比如通过法布尔一项有趣的实验,知道了蜜蜂认路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首先,大家先说说你们打算写什么小实验吧!文君:我觉得科学课上林老师带我们做的热气球小实验特别有意思。  相似文献   

8.
不少老师见到我都会问:“你是怎么写那么多文章的?”也有一些学校的领导要我到他们学校做报告,要我谈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我都拒绝了,因为自己并不觉得写得有多高的水平,而且量也不够.现在龙岩市普教室和名师工作室要我给大家谈谈这方面的体会,觉得不好意思再推脱了,因为这是分内事情,只好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9.
《黄州快哉亭记》是历史名篇,对其解读的文章不少,许多文章读后,总觉得有些隔,对《黄州快哉亭记》的整体分析不清晰.“快哉”,是否写了“三快”?“三快”的关系如何?第二段写了“两快”,一是景物之观,二是人文遗迹.这两段作者放笔写来,确实凸显了快哉亭的美感,令我们一般人看后,都有快感.  相似文献   

10.
和一位教师闲聊,他告诉我,2014年,他一共写了十多篇论文,发表了七篇,其中有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他说,以前总认为写论文很神圣、很难,便一直想写而未写.2013年评上“市学科带头人”后,想想自己才刚到四十,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总在这位置上驻足不前,便给自己下达了死任务,必须保证每两个月至少磨出一篇教学论文.结果,想象中无比艰难的任务,完成起来却似乎无多少坎坷.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不少作者给我们来信,说他们勤于写稿,却苦于投稿命中率很低,让主持人给他们出出主意。我想,就“教法创新”这个版块来说,如果我们给它撰稿时注意以下几点,也许会少走很多弯路。1.突出“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不能是换汤不换药“贴标签”式的标榜,而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今年本刊第七期的《例谈研究性学习———<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方面就写得很好,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把一篇大家认为已经没有多少文章可做的传统教材翻出了新意。各位不妨一读,相信会有所启发。2.新,永远占便宜,老是炒旧饭谁会感兴趣?人教版那些新选进教材的课文,由于缺乏相应的参考资料,教师们特别希望得到有关它们的教学设计。如果你撰写有关新教材的教学论文,成功率定会有所提高。3.如果你选择写传统教材的教学设计,我想,应当选择那些相对平淡、缺乏特色的课文来写。为什么?比如,《田忌赛马》这篇传统课文很有特点,逻辑性强,课好教,文章好做,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拿它做文章,你要突破前人的成果难度可想而知了。你不如找些难啃的“硬骨头”啃啃,反而容易出彩。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极少有来稿,虽然我们以它写教学设计难度大一些  相似文献   

12.
其实,积累写作素材,锻炼文章绝不止写读书笔记这一项。写日记、书信,写观察笔记、影视随笔乃至剪报,写评语……无不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开发课程资源”,我觉得我们不妨可以说要开发每个人的“写作资源”。只要你愿意,写作资源无处不在。我觉得“意留手勤”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无论书上读到的、电视里看到的、生活中遇到的,凡有所感触,必及时写下来,以免遗忘。这方面古今中外的一些作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话。苏轼有一首《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其中有句云:“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亡逋,指逃亡者,这…  相似文献   

13.
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那么,作为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科研论文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这是写好教育科研论文的思想前提。首先,必须破除“无关论”。不少同志误以为搞科研、写论文是专家学者的事,觉得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最适合小朋友发挥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议论文,总觉得那些《论勤能补拙》之类硬邦邦的题目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童诗,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的情况下,只好把一句话硬拆成短短的几行应付了事;也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幻想故事,最后只好东拉西扯编造一通,然后再用“原来是做了一场梦”来做结束……但是,若要写一篇记叙文,小朋友们多半不会觉得很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记叙文是最生活化的一种文体。譬如,《我的老师》、《我们班上的调皮鬼》、《我最难忘的人》、《我最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15.
我的母亲     
关于我的母亲,我写的不少了。20年代初期,在美国写《寄小读者》时写了她;30年代初期,她逝世后,我在《南归》中写了她;40年代初期,我以“男士”的笔名写的《关于女人》这本书中写了她;同时在那时候,应《大公报》之约,再写《儿童通讯》,在“通讯三”中又写了她。这些文章在《冰心文集》中都可以找到,也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我想,天下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最好的母亲(当然也有例外)。但是母亲离开我已经57年了,这半个世纪之中,我不但自己做了母亲,连我的女儿们也做了母亲。我总觉得不但我们自己,也还有许多现代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研论文对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现实中有不少中学教师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受困于“写什么”,这实际上是不知如何选题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论文写作的实践,就中学教师论文写作如何选题。从“选题的来源”和“选题的原则”两个方面谈些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明确学期习作目标课标关于第一学段习作教学的定位是“写话”而不是习作,我们绝不能按习作的要求来教写话。能写出一句到连续的几句话,这就是写话,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觉得写话不难。我们要着力培养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写。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人生无草稿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寻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年少时我练毛笔字,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说起这个故事,觉得平淡无奇,未加寻思。蓦然回首,才知其蕴含深意。记得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就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地发挥自己。许多时候,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草稿还有很多很多。其实,属于我…  相似文献   

19.
听了《我们要做合格的小公民》这首歌,我觉得: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永远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奋斗目标,而良好习惯总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我们要做合格的小公民》这首歌词写得非常有教育意义。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我们在初中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撰写生物小论文活动。一年内全年级的98名学生写有生物小论文12篇,每人至少写了一篇,多的写了三篇。经过师生评选,选出了十篇打印成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并推荐这些小论文到《生物报》报社,其中初80班何悦英写的“水插月季花试验”、欧余先写的“谈蚂蚁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初81班付阳辉写的“一次蝗虫的小实验”、余智琼写的“高压法培育米兰的小实验”等四篇优秀小论文,巳在《生物报》(初中版)上公开发表。这对于身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