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甬剧,作为地方性传统小剧种,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革新道路上亦做了多方面的尝试。作为戏曲家族中的年轻一员,只有不断打造精品、创新形式、培养年轻演员,正确协调作品与观众的关系,加之专业化的传播。方能使甬剧再起涟漪,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甬剧发展变化的历程出发,具体阐析甬剧在每个发展时期与当时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意识、民间风俗、审美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甬剧的深刻影响,和甬剧对时代、社会环境变迁的反映与记录,揭示两者之间深层的沟通与碰撞,探寻其中的规律,以作为戏剧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甬剧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甬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甬剧《半把剪刀》为例,从地方方言、古文词汇以及戏曲唱词结构出发,探讨甬剧字幕翻译过程中的难点。本文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探究甬剧字幕翻译是否能被英语读者所理解。  相似文献   

4.
地方小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现象,而甬剧《典妄》的成功也绝非偶然。通过对甬剧《典妻》和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分析、比较体会它们所具有的欣赏价值。进一步思考地方小戏的文化背景和目前的窘况。最后在人文的角度考虑中国戏曲的审美缺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以甬剧《典妻》剧本的英译文为语料,以汉英两种语言的各自特色为基础,分析了《典妻》中特色汉语结构的英译。针对剧本译文中的典型译例,本文提出了其他的翻译选择,希望能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7.
为戏而狂     
<正>"清晨夏蝉叫喳喳……"在这个被流行音乐笼罩的时代,一个稚嫩的童声唤起了几代老宁波人的回忆。她在歌唱那只传奇的双玉蝉,也在倾诉着,她对戏曲的痴狂。晨欣从小就和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母亲的缘故,五花八门的戏票是家中的常客,她的童年总是溢满去剧场看戏的回忆。绍兴越剧、安徽黄梅戏、西北的秦腔……当然最多的还是宁波的地方戏甬剧。每次幕布打开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今夜无眠     
“别抢我的灯笼,别抢我的灯笼——”我揉着惺忪的睡眼,看到四周黑乎乎的,我知道我又在做梦了……湛蓝的天空,繁星点点,银光一泻千里。家乡的小镇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交流会,霓虹灯、广告灯,五彩缤纷,将整个小镇装点得异常繁华,真正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大街上溜达的、购物的接踵摩肩,川流不息。按着家乡的习俗,每个人都挑着象征吉祥的灯笼,火红的烛光映着白绸,欢快地跳动,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条闪光的舞龙在街上穿梭。夜,是这样的美,这样的热情,置身其中,令人流连忘返。戏台上,甬剧悠扬悦耳;商场里,百货琳琅满目;小摊边,吆喝此起彼伏。我在一…  相似文献   

9.
作品的法律定义是衡量人们的智力活动成果能否成为作品,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保护范围的法律标准;弄清法律上的作品概念的含义,有利于维护作者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从可以产生作品的领域或范围、作品的形式或种类及作品的本质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律上的作品的概念,指出对法律上规定的产生作品的领域或范围、作品的形式或种类应作扩大解释。并对与作品概念有关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品的载体及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是一个应结合具体实际加以考虑的现实问题,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方式来评价所有作品的独创性。在不同种类的作品中,独创性的体现方式不同,程度也不同。独创性的判断会因作品是原创作品还是二次作品,是汇编作品还是演绎作品,是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作品还是功能性作品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作品是指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非表达个人思想观点为创作目的的作品。与一般文艺科技作品相比,功能性作品的功能性使其在创作空间、商业生命等方面有诸多不同。根据功能性作品自身的特点构建功能性作品的保护条件、权利内容、权利限制、侵权责任等制度规范,是功能性作品著作权制度的应有之义。文章从《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对于建筑作品、实用艺术作品、图形作品、立体作品的修订入手,对比分析《伯尔尼公约》及具有代表性的外国相关规定,介绍我国功能性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历程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阅读,我们不但要读古代、现代经典,还要读当代的作品——时文,最终是写出自己的作品。写出自己的作品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读古代、现代作品,是为了更好地读当代作品。阅读能力最终是体现为解读当代作品,对当代作品作出自己的评说,阐明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题材中也充分考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蕴含了汉语言类作品、古典文学类作品、传统历史类作品、传统民俗类作品、传统艺术类作品、传统科技类作品。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类别分析发现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情况和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应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作用,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类型,均衡分布传统文化作品,优化各种题材作品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品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品开发应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本依据,既要注重开发学涯规划类作品、榜样教育类作品、警示教育类作品,满足大学生的专业成才需要,又要注重开发理论教育类作品、文化浸润类作品、社会关切类作品,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需要。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品开发要在满足大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内心需要和发展期待中真正实现走进大学生心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二胡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二胡发展一百年来,出现了非常多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这些作品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即传统及民间乐曲、原创性作品和移植作品。其中,二胡移植作品指将已创作成型的某一声乐或器乐作品,通过一定的手法,移植到二胡上进行演奏。这些作品以地域划分,可分为中国作品和西方作品;以移植本体划分,可分为声乐作品(包括戏曲唱段)和器乐作品。这些作品数量庞大,风格、种类繁多,在二胡曲目库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并在各大音乐赛事、演出中上演率极高,形成了特有的移植作品现象。移植作品从早期移植传统作品或古曲的《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到五六十年代移植其他个性较强的民族乐器或民族唱段的《江河水》、《洪湖人民的心愿》、再到八十年代至今的移植大量外国作品《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卡门主题幻想曲》等,对二胡的演奏技巧的开发、音乐内涵、风格、音色、律制、张力、审美定义的多元、以及对创作作品的技术、乐思、发展需要,教材建设需要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国器乐作品中,胡琴、唢呐一般是由扬琴、笙伴奏,古筝、琵琶、扬琴、中阮等弹拨乐器独奏。现代中国器乐作品的伴奏乐器大多使用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演奏家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作,都有了新的高度和难度。本文以二胡作品《雪山魂塑》,琵琶作品《花木兰》,中阮作品《云南回忆》,竹笛作品《中国随想曲No.1-东方印象》,古筝作品《如是》为例就艺术指导角度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杏坛风采     
正我们知道,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除了数学课上得好,还有许多其他优秀才艺,如摄影、绘画、文学创作,等等。为此,从下期开始,我们不定期在封三开辟"杏坛风采",展示老师们的才艺创作。特向老师们征集如下作品:1.摄影作品;2.绘画作品;3.书法作品;4.篆刻、雕塑作品;5.诗歌;6.其他便于展示的作品。作品要求:1.所有作品应为原创作品,主题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18.
要唱好艺术歌曲,除了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如: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色和创作风格等.同时,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度;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且要内化为内在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款题的构成与作用,结合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绘事后素”思想,阐述了传统书画鉴藏款印对原作品的影响,并从鉴藏款印对单方落款形式作品、短题作品、方题落款作品、长题落款作品、无题落款作品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作品制作课是把作品制作作为授课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旨在让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信息技术过程,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去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或者完成其规划、设计、制作等不同的阶段。作品制作课的基本模式是,学生从某一现实问题或主题出发,经历完整的作品规划、设计、制作和评价的过程,最终呈现出具有一定容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