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拿”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是由于动词“拿”由原来独立作谓语开始进入连谓结构,“拿”经常被用作次要动词,并于清代经历了一个双重分析的阶段,五四以后经过重新分析,最终确立了引入所处置对象的介词用法。  相似文献   

2.
孔倩 《黑河学院学报》2023,(4):124-126+131
在高淳方言中,有标志被动句的典型标记词是“讨[th?33]”和“把[pa33]”,典型的句法格式是:NP1+讨/把+NP2+VP,由这一句式衍生出不同的句式变体,典型句式中各成分也各具特点。同时,在这两个标记词中,“讨”经历了“索取→遭受→被动”的词义演变过程,“把”经历了“给与→使役→被动”的词义演变过程。此类句式通常表达不如意、不期望的感情或描述中性色彩事件。  相似文献   

3.
豫东各县市距离较近,交往密切,方言中的语法特点大致相同。豫东方言语法与普通话有不少相异之处,我们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该方言语法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先秦到现代的语料,结合句法和语义综合分析,描写出"给"从"供给"义发展出"给予"义,再从"给"的"给予"义产生了致使义,并逐渐产生虚词用法,最先产生介词用法,随后产生标记施事,最后产生助词用法,这一完整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6.
黔阳方言的被动标记有三个,即“着[ts‘o45]”、“让[laη24]”和“把乞[pA31t‘i45]”,其中“着[ts‘o45]”是从表遭受意义的动词演变来的,“让[laη24]”是从表使役意义的动词演变来的,“把乞[pA31t‘i45]”则是由表给予意义的动词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7.
咸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阳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关中片,与普通话相比,咸阳方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为:单音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可以重叠并且这些重叠一般是和儿尾结合起来的;代词构成成分和使用方法特殊;有一大批具有方言特色的虚词;正反问句、把字句表达形式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等。  相似文献   

8.
枞阳方言中,来源于动词“遭受”义的被动标记“着”进一步虚化为表示“追悔”的话语标记,同时,其句法表现和人称限制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阜阳方言接近于中原官话,与其近邻的江淮方言差别很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阜阳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语法现象,重视研究这些方言语法现象,可以补充语音词汇调查的材料,解决语音调查中的疑难问题,也可以为探索某种方言的语言系统提供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是汉语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自8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已有不少学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的语法化过程。试图通过“”在明清闽南方言戏以及今闽南方言口语中的各种演变(包含字形和字音的演变:“”[tш^4]→“除”[tш^0]→“处”[tδ^0]→“咧”或“嘞”[1δ^0])的描写与分析,对学们的推论起到印证、补充或修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常宁方言中的“得”是个兼类词。可以作动词、助词、助动词和介词用。这些不同用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得”的词汇意义和句法功能的演变在共时平面的投射。常宁方言中“得”的语法化有两条路径:一是词义引申泛化;二是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递进连词"不说"及其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写了“不说”的句法语义特点后,证明“不说”已经是一个独立的、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它出现的时间较晚,所以语法化的各种形式共存。文章最后分析了它语法化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毕节方言中重叠构词形式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词根语素重叠和附加式重叠,其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十分丰富,并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语法化的倾向。毕节方言重叠构词受共同语和贵阳话影响,而又呈现出一定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天水方言的“着”,以动词为起点,在语法化过程中,产生出了作为动相补语、介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多样用法,从语法化等级的角度来考察,语法化等级最高的是语气助词,整个“着”的语法化斜坡具体显现为:语气助词〉动态助词〉介词〉动相补语〉动词谓语;语法化进程中“着”没有发展为完全意义的介词,也缺失了作为动态助词在历史上广为表达完成貌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于凤 《文教资料》2008,(17):35-37
龙口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的登连片,其语法与普通话的语法大体相同,但也有一些语法现象很有特点.本文将具体介绍龙口方言中较有特色的三个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河州话属中原官话陇中片,无论在西北方言还是在整个汉语中都较为独特.它与西北方言的主要差异不在语音词汇方面,而在语法方面.  相似文献   

18.
晋北的大同县、山阴县、应县、左云县、右玉县等方言中,人称代词我、你、他(她)用在亲属名词前表领属时,都可以重叠,重叠为我我、你你、他他(她她)。如:  相似文献   

19.
语法化是现代汉语中实词演化为虚词的一种重要途径。给作为语法化的典型代表,从动词向介词、助词发展,处于未完成且同时具有几种词性的状态,我们试从各个共时平面对其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0.
郑雷 《现代语文》2006,(9):34-35
语法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个是历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语言演变的一部分,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一个是共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一种句法和语用现象,考察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决定语法关系的各种手段。语法化理论(Hopper&Traugott)认为,语义相宜性和特定的句法环境是诱发一个词汇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并不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词语都一定会语法化。语法化受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呈现复杂的状态,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共时的平面上往往可以窥探其历时演变的轨迹。本文就试图通过共时的分析来构拟动词“看”的历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