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乾隆后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士人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其行为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因而被称为狂怪之士。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士人被称为狂怪之士的原因,指出这种士人群体的存在是盛世政治的独特产物,也是清朝社会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文章之士"与其它士人群体一样热衷于对文道关系的探讨,但其探讨文道关系的重点集中在文的独立性与功用性,意在强调文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他的思想一生经历了不少变化,比较复杂,其中不乏自相矛盾的方面。学者对章氏思想多有论述,而对其晚年思想的评价,往往颇有微词,认为他晚年退居书斋,与时代隔绝。然而这种评价未必公允。通过对章太炎晚年在苏州等地学术演讲中所包含的思想进行梳理,可以看出他在讲学和实践中所贯穿的对民族经典、历史及语言文学的重视,对士人气节和力行精神的强调,无不透露出章太炎对当时国家危亡的忧虑,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士"之人格理想的追求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现实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了解服刑人员的人性观,为矫治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是以《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Wrightsman,1974)为主要的调查工具,对200名进监不足一年的服刑人员进行人性的哲学的调查,并以80名在校大学生为对照。结果表明:服刑人员在愤世嫉俗因子上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大学生;在值得信任因子上,犯故意杀人罪、财产罪和盗窃罪的服刑人员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所有服刑人员与大学生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服刑人员对他人的行为的看法,一方面表现为偏激、非理性;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盲目信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霁云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4):22-24,50
席勒认为,学生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禄之徒;一类是哲学之才。前者的特点是"隔"和"浅";后者则为"通"和"深"。席勒所指的"通"和"深",早已经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为此,从席勒的教育观出发,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种运行模式及误区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通识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育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育科学越发展,越需要建优建强教育哲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黄济先生是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的重要见证者、亲历者和建设者。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教育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认真思考和总结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建设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实践,主张要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新体系。为此,他自觉谋划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他主张面向教育实践开展教育哲学研究,推动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与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协同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推动教育哲学研究工作和教育哲学学科的规范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教育哲学研究的动力。这些工作的开展,深化了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为新时代教育哲学学科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黄济先生对教育哲学研究学术自觉的反映,体现着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教育哲学学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公私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政治论题,崇公抑私、以公灭私曾被推行为主要的执政原则,明清之际的王船山对公私之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指出公寓于私、公通过私而实现,统治者应保障民众的土地私有权,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主义认识论转向与教育生活的知识化转型,引发教育对哲学的游离,并导致现代教育哲学的深层危机。社会生产对知识和知识人的单向度依赖下,知识取代人成为教育的核心主题,进而形成对教育中道德理性和人性的显性压抑。教育游离哲学的本质是教育与人的分离。知识本身没有改变社会运行的道德基础,人性完善仍是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也是构建知识社会生活秩序的基石。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发展变化,教育与人的关系始终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教育哲学的终极命题是思考教育何以为善,教育的善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人的善。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中西哲学的相遇已经成为一个本体论的事实,会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也成为学术界的共同追求。不仅治中国哲学的学者一定要研习和借助西方哲学,许多最初专治西方哲学的学者后来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深刻并富有启示作用,对我们认识儿童、帮助儿童成长具有现实意义。王阳明以儿童的良知,即自然本心为前提奠定儿童的成长之基。在考德、读书、习礼和歌诗的儿童成长之序中,以考德正其心、立其诚,复归其性情本体,佐以自然环境之陶冶,使其入于中和;以书开智,明心见性,培育修养工夫中良知辨是知非的智力基础;以礼约行,导引儿童外在行为规范,以达精气日足的体貌状态;以诗兴情,涵养儿童自然流露的情感,保持中心喜悦。由是培养儿童生命的精神内核,从"自得之美"出发,达至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气象,展现生命的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11.
分析部分教育类学术期刊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或部分转载的论文的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有助于我们从具体的研究成果中抽象出我国教育理论的研究状态和学术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防止学术腐败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健全学术道德规范,正确区分和行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 防止学术腐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学术论文除了自身带给社会变化的价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传播价值。高校教师自己写论文的过程就可以归结到科研活动中,他们使论文的传播性加强的过程就可以归结到教学活动中。高校在管理上要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对教师进行考察时,要综合考察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水平,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两者的结合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学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建立健全大学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工作的方法,认为把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能促进学术规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业羞愧情绪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破坏性"情绪,具有学业羞愧体验的学生会在认知和行为上有一系列的表现。对学业失败的知觉、不可控的归因方式、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知觉都会影响学业羞愧情绪的产生。学业上的羞愧情绪虽然具有消极作用,但也可以对部分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羞愧情绪的双刃剑作用,并采取具体措施,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羞愧韧性,发挥羞愧情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业评价是一个价值的判断和确认的过程。学生的学业以知识和能力为评价对象,知识的性质和知识、能力的载体及其价值取向无疑是评价的前提。本文根据目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比较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空前繁荣,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跨跃式进步,为大学教师成就自己的学术梦想,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和树立自己的学术声誉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大学教师学术梦想的实现,学术地位的提升和学术声誉的传播又会极大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的形成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个高等教育高度市场化、分权化和多样化的国家,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美国学术职业流动的类型与特征多种多样.从历史上看,美国学术职业经历了高流动性到相对稳定的流动,再到高流动性的过程.从学术职业流动类型看,大体可以分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两大类;从学术职业流动的特征看,制度化与规范化,开放性和合约管理、流动管理的自治性、稳定与流动相结合是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分析数学教育研究的两种取向的特点,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高校被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低、学习意识不强等因素困扰。本文阐述了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学业指导教育体系,对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最终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