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先生留给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财富。钱老逝世之后,这一疑问热度不减,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不断发出追问。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几乎成为众矢之的。钱老的质疑与社会各界的不断追问反映了什么教育问题?其发问的实质是什么?为破解这一疑问,大学教育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除了大学,还有谁应共同直面"钱学森之问"?围绕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  相似文献   

3.
【话题引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一疑问。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已驾鹤西去,他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如  相似文献   

4.
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  相似文献   

5.
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相似文献   

6.
安恒华 《人民教育》2012,(Z2):57-58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接触并深入了解了孟照彬教授的MS-EEPO有效教育理论体系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效教育改革实验成果后,你就会发现孟照彬教授已经回答了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的求学轨迹"跨越东西"。他曾说过,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几年。钱老认为,北师大附中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6年时光。实际上,使钱老一辈子忘不  相似文献   

7.
王蓓 《教书育人》2010,(1):76-77
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钱学森向总理谏言,批评现在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钱老去矣。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悼念这位曾改变中国科技命运的大家。愿我们在怀念他的离去时,同感于他的激动,同化于他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金起文 《教师博览》2011,(11):12-14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里钱老所说的实际上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在钱老看来,国家有了许多创新工程和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如何让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美国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披露,便引起了教育界的热烈讨论!在探寻钱老的成长轨迹时,人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据钱老回忆,在北师大附中初三年级听傅种孙老师的几何课,使他第一次明白什么是严谨的科学.傅老师说:“你只要承认公理,那么定理是逻辑推断的必然结果.”他一再强调,  相似文献   

11.
鸡的令名不雅,历来无人自比,可文学大家钱钟书老先生是个例外。有一次,一位对钱老崇拜之极的英国女士来到中国,给钱老打电话,意欲拜见他。钱老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幽默中,我们读懂了钱老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老人生前一次又一次发出的天问,钱老所说的杰出人才是指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前沿领域有过开创性或突破性成就、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才。众所周知独创精神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我们的现行教育重视对学生独创精神的培养了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像钱老所说的大批的杰出人才?这决定着我们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命运。胡锦涛总书记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先生晚年接受北京师大附中教师访问时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钱老所说的人生两个高潮,一个是为他奠定人生基础的中学,另一个是为他奠定专业基础的美国高校。  相似文献   

14.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我国国防科学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开创了我国思维科学的研究,并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思想。由于钱老年事已高,他委托妹妹钱  相似文献   

15.
高校视窗     
珠峰计划催生中国大学新格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所有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  相似文献   

16.
《新教育(海南)》2010,(2):12-13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相似文献   

17.
地理学家眼中的钱学森--兼谈钱老的地理科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世界力学大师.他不仅在"两弹一星"方面功勋卓著,而且在地理科学方面也建树颇深,我们从地理学家的评述中可窥见一斑.在庆祝钱老回国五十周年之际,现将有关评述摘录如下,并就钱老的地理科学思想做一浅谈.  相似文献   

18.
佚名 《课外阅读》2011,(12):28-29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时,钱老曾发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据悉,温总理曾为此认真求解,聘请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学情,明确目标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生:钱学森。师:(板书课题)谁来说说通过读书,钱学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导弹专家。生:钱学森是位精忠报国的科学家。生: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钱学森的这种爱国情怀,课文是怎样通过描写他的"归国路"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温家宝总理去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钱老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接着,钱学森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在钱老的眼中,民国时期培养出许多大师,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至今无人能超越。我们不禁思考,像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华罗庚、冯友兰、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难道只有那个时代才有?时势造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