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旁和部首     
丁丁和冬冬为偏旁和部首的关系争吵起来了,一个说部首是偏旁,一个说部首不是偏旁。到底部首是不是偏旁?它们又是什么关系呢?一、什么是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指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湖”字,左边的“氵”,右边的“胡”,都是偏旁;再如“国”字,外面的“国”,里面的“玉”也都是偏旁。部首是什么呢?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分,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为部首。如上面例举的“湖”字的“氵”、“国”字的“国”,都是部首,而“胡”和“玉”就不是部首了。二、偏旁和部首的关系。偏旁和部首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总…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听课,老师在分析“叛”字的结构时问学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而在给“戎”字查字典时又问:这个字应查什么偏旁?有的时候干脆“偏旁部首”一起说。由此我想到,由于教师分不清偏旁与部首,学生也就错误地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偏旁与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偏旁:“旧称汉字中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  相似文献   

3.
一、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忌概念混淆。偏旁和部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的概念。在小学的识字课上,时而有人把偏旁统称作部首,时而有人把部首称作偏旁部首,两者经常混淆不清。什么是偏旁?偏旁这个名称自古有之(不晚于五代)。古人就有把字的左半部称为“偏”,右半部叫做“旁”的说法。新版《辞海》说:“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  相似文献   

4.
杨金媛 《甘肃教育》2001,(11):24-24
在小学语文课本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册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练习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或“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学生在做这类练习题时,往往按意思完全相同的题来完成,误认为偏旁、部首属同一概念。其实偏旁与部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什么是偏旁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中的“亻”,“国、固、圈”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拎、翎、零”中的“令”,都是偏旁。我们知道,汉字绝大多数是合体字。而偏旁则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一…  相似文献   

5.
“偏旁”与“部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旁”与“部首”常连在一起讲 ,但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很容易混淆。“偏旁”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构字的基本单位。汉字中绝大部分的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搭配而成的 ,结构不同的合体字 ,它的偏旁位置也不同。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的字就分别有左右、上下、内外两个偏旁 ,如“品”字结构的字有三个偏旁。“部首”是偏旁的一部分 ,是偏旁中表示意义的形旁。它具有归类字形的作用。因在字典、词典中把这些表义形旁列为同部的首字 ,所以叫部首。如“峰”字 ,有左右两个偏旁 ,“山”是这个字的形旁 ,是“山”部一系列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这对小学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时而把偏旁称作部首,时而把部首称作偏旁,对学生的识字极为不利。其实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什么是偏旁?偏旁这个名称自古有之,古人就有把字的左半部称为“偏”,右半部称为“旁”的说法。新版《辞海》中说:“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左右上下统称偏旁。例如,日和月是‘明’字的偏旁;立和日是‘音’字的偏旁。”可见,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基…  相似文献   

7.
部首法是汉语字、词典根据汉语的字形特点,利用它的偏旁同一性来安排字头或词条的一种方法。同一偏旁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偏旁列在开头,所以叫部首。这种查字法的最大优点是运用字形标准,把结构形态极为复杂而又不规则的大量汉字分析归纳在二百个左右的部首里。它基本符合汉字形态的发展和特点,符合人们用字形结构的方法学习和查找汉字的习惯,使不了解字音的人能够据形查字,了解字义。我们根据部首,可以辨明汉字的一些属性。如“广”,原为就山石的厓(同崖)岩作屋,因而许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一些从“尸”字的考辨,探求了部首“尸”所代表的类意义,从而说明了汉字在组合造字时、在篆书成形的过程中经历了偏旁的同化与类化,而这种同化与类化正是汉字部首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认真搞清楚偏旁和部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偏旁——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合称偏旁,但在习惯上,对汉字的上下左右统称偏旁。 2.部首——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其相同部位,称为部首。 3.偏旁和部首的关系: ①同一个汉字的某个部分,既是偏旁,又是部首,但在不同的场合,它们的叫法各不相同。如语文的  相似文献   

10.
一、部首与偏旁的关系是逻辑学上的交叉关系。大部分部首是偏旁,有些部首只是汉字的笔画;偏旁中也只有一部分可以作部首。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中的有关阐述失当。二、《列子·汤问》中“视微如著”的注释应为“看隐蔽不显的东西就象看显著的东西”。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十代汉语》上册选文后注不切。  相似文献   

11.
二、偏旁、部首的错误这类错字 ,主要是因不了解汉字偏旁、部首与它的本义的关系而记错了偏旁、部首。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就要记牢常用偏旁、部首的含义 ,不可只见形体差不多 ,提起笔就写 ,归根结底还是未弄清字义。例如成语“病入膏肓”中 ,“膏”和“肓”这是两个形声字 ,形旁都是“月” ,“肉”的意思。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脂肪叫膏 ,把心脏与隔膜之间叫肓 ,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病入膏肓”指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怎么“月”旁是“肉”的意思呢 ?原来 ,秦始皇统一当时六国文字 ,采用的是丞相李斯的小篆体 ,李斯写的“肉”极似…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结合插图理解“身、月”的本义,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形象理解字义;学习带有“身”的生字,感悟部首表意的特点;通过说—说、演—演、记—记的方式,识记身字旁和月宇旁的字;比较月字旁与肉月旁的差异,填写偏旁表;复习、巩固查字典的学习方法,尝试按部首归类识字,提高认字效率。  相似文献   

13.
龙文希 《培训与研究》2006,23(4):18-19,56
古人从汉字的排列和检索的角度归纳出了部首。“手”在汉字中是偏旁,是部首,是部件。本文探讨了汉字中关于“手”的表示法及其形变的源流,既有历时的梳理,也有共时的比较,同时对现代汉字中“手”的部件的简省、代用和混同现象也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14.
笔画命名应有一个原则 :单一笔画命名只用一个字 ,复合笔画命名每折转一次就增加一个字。笔顺规则应为 :从上到下为主 ,从左到右为辅 ,横竖交叉先横 ,撇捺相交捺收 ,先写中间主体 ,再配点撇横竖 ,重叠嵌套结构 ,根据层次分组。应纠正“偏旁就是部首 ,部首就是偏旁”和“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部首是正确的部首”这两个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关于偏旁和部首的教学○邬建华(宜春地区教研室)一、认真搞清楚偏旁和部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偏旁———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合称偏旁,但在习惯上,对汉字的上下左右统称偏旁。2部首———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其...  相似文献   

16.
许多同学对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区分不清,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古代把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称为“偏”,右边的组成部分称为“旁”,合称“偏旁”。后来把一个字的上下、左右、内外各个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如“城“”资“”国”字中的“土”“成“”次“”贝“”口“”玉”,都可以称为偏旁。汉字的偏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名称和读音。一般左称“旁”,如(木)木字旁;右称“边”,如(欠)欠字边;上称“头”,如()竹字头;下称“底”,如(皿)皿字底;外称“框”,如(门)门字框。部首是字典、词…  相似文献   

17.
会认“羞”“遮”等38个生字,会写“脱”“冻”等39个字。学习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汉字,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不少同学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这种看法是偏颇的。因为偏旁、部首并非完全等同。在古代,人们把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称为"偏",把右边的组成部分称为"旁"。后来,随着人们对汉字构成的进一步认识,才把一个字的左右、上下、内外等各组成部分统称"偏旁"。如果这个字是形声字,就把表示字义的部分称做"形旁",把表示读音的部分称做"声旁"。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教本及丛书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尽明了的阐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对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部首编排法是汉语字、词典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利用汉字偏旁的统一性来编排汉字的一种方法。从许慎创立此法,至今已一千八百余年,其所以经久不衰,是同汉字的特点及其同部首编排法的内在联系分不开的。汉字是音形二者相结合来表意的“意音文字”,“形”是汉字的一个重要因素。部首编排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运用字形标准,把在形体上有联系的字编排在一起,据形查检,这就克服了汉字音序编排法在知形不知音的情况下无从查检的弊病。此外,汉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