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人于靖康元年,攻陷北宋都城开封后,烧杀抢掠以及宋室南还是开封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的主要原因。开封人口大规模的南迁有两次高潮。南迁的开封城市居民有皇帝及赵氏宗室、嫔御、外成、官吏、军人将校、宫女、内待、士人、学校生员、僧尼遭冠、坊廓上户。而数量最多的是劳动人民。开封人口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临安是开封移民最多的地方江西、浙江地区从开封来的移民亦占相当大的比例,建康和镇江也有不少开封移民。  相似文献   

2.
晋永嘉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移。移民的最终定居地 ,有着地域选择的鲜明特点。移民一般选择政治上较为稳定 ,社会、自然地理条件类似甚或优于迁出地的地带居住。移民迁入地接纳移民越多 ,这种倾向越明显。京口、晋陵一带有着与黄河流域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 ,复因政治上的种种便利 ,遂成为南迁移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移民地域选择完成后 ,封建国家面临诸如安置流民、处理土客关系等新问题 ,其诸种政策对此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3.
费涛 《考试周刊》2014,(2):20-20
<正>京口、晋陵地区在六朝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系东晋时期晋陵郡辖境,相当于今天的镇江市、丹阳市、常州市及无锡市的一部分。该地区在东晋南朝之前的开发水平长期落后于黄河流域。晋永嘉之乱后,大量移民为了逃避中原的战乱而聚集在此地,极大地改变了京口、晋陵地区的政治经济面貌,推动了京口、晋陵地区的发展。本文仅就永嘉南渡后北方移民对京口、晋陵地区的开发及其影响做初步探索。一、缓解南迁移民与江南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潇贺古道”是沟通中原、岭南和东南亚地区的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秦汉时期,在政府政策的干预下,中原移民南迁至贺江流域,增加了那里的人口和劳动力,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耕作技术,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秦汉江南人口流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少数民族被政府大量迁到江北,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向江南。流向江南的人口分突发式移民和渐进式移民,突发式移民主要是由政府行为或灾荒所致,渐进式移民则与北方中原地区人口密集而资源相对不足有关,当时江南的滨湖地区地广人稀,是吸纳中原移民的主要地区。中原人口流向江南导致江南人口的增加,从长期趋势看,渐进式移民是江南人口增加的主体部分。中原人口流向江南开始了江南的开发,也使中原文化流向江南  相似文献   

6.
安史乱起,中原沦为战场,北方人民为避战乱,纷纷南迁,所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北人南去雪纷纷”,“避地衣冠尽向南”,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自安史之乱始的这次北人南迁主要集中在南方哪些区域?对南北人口比重的改变究竟有多大影响?对唐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加以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本文试拟就唐后期的人口南迁与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一些考察。  相似文献   

7.
客家土楼及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民居。这种民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它是由北方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建造的。由于南迁这些移民与当地土著人融洽而形成汉民族的另一民系——“客家人”。在异域的荒野中,客家人采用生土夯筑形成自己的独特家园——土楼。土楼历史悠久、形态各异、布局合理、坚固耐用。它不仅组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更构成了独特的“土楼文化”。  相似文献   

8.
隋以前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学的发展钟仕伦著名文化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在考察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时曾说,迫使汉文化中心南迁有三次大的波澜,一是东汉末三国时期的长期战乱和永嘉南渡,人口大量南迁;二是唐代“安史之乱”,人口南迁亦多,成都这样的城市已成为新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9.
韦浩明 《红领巾》2005,(2):42-45
“潇贺古道“是沟通中原、岭南和东南亚地区的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秦汉时期,在政府政策的干预下,中原移民南迁至贺江流域,增加了那里的人口和劳动力,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耕作技术,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靖康之难"后形成了中国移民史上的第三次南迁高潮.江浙作为南方地区的代表,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发展,至宋代已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高宗立南宋于江浙后,江浙也因此成为众多移民的归附之地,其中不乏河南裔的文学家.移居的文人群体在受江浙地域影响的同时也对江浙的文学文化走向以及繁盛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以往学者对客家族群及其文化形成的解释,主要是从移民史的角度,认为正是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才给赣闽粤客家地区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于是这些学者十分强调移民人口的身份结构和文化素质,他们以族谱记载为主要资料,提出客家先民大多是来自北方中原的望族,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论点。学者的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客家族源争论的影响。在客家族源的问题上,"客家汉族论"(即认为客家人是来自北方中原的  相似文献   

12.
汉吾时期,由于中原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大量南迁。黄巾起义后,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孙吴政权平定山越,客观上开发了丹扬(今微州)地区。晋永嘉之乱后,大量中原士人渡江南下,徽州因四周重峦叠嶂,自古少遇兵 ,成为战乱时期人们理想的避乱之地。汉晋间迁入徽州的中原世族,对徽州宗族重视族谱的修撰、保持儒家道德伦理准则与生活方式及严密的宗法观念等风俗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彭文宇  陈名实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4):F0003-F0003
福建最早的先民是闽族,春秋战国时期,越人南迁入闽,汉代时形成了闽越族。此后,北方汉人不断南迁福建,形成三次入闽高潮。第一次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是唐代前期,第三次是唐末五代时期。宋代以后,福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而在他们迁徙和定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唐末五代之际,干戈扰攘、国土分裂,素有"乱世"之称。在武夫称兵、悍将嗜杀的混乱时代,许多文人士人为了躲避战火摧残纷纷选择避地南迁,这些南迁士人以迁入江淮和巴蜀地区居多。唐末之际的巴蜀文坛主要以中原地区播迁而来的移民文人群体为主,这些身处特定时空地域和历史背景下的文人士子在流寓和侨居巴蜀地区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卓立挺出、特色鲜明的生成聚合态势和人格思想心态。  相似文献   

15.
安庆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等因素对于安庆地区的发展起着结构性的基础作用。由于安庆处于南北过渡带长江之滨,倚靠大别山,境内平原、丘陵、高山依次分布,为安庆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自东汉末到南北朝的战乱时期,随着人口南迁,技术涌入南方。安庆地区因其南北过渡带的位置以及山深林密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人口前往垦殖,而南北政权也纷纷在沿江平原丘陵地区治水屯田,安庆在此期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造成了汾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大量流亡,给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晋室南迁,二十余万落的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匈奴、羌、氐等民族聚集在这里,致使汾涑地区的居民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经济由农业区变成了半农半牧区。  相似文献   

17.
民户大迁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然而史家多注意西北各少数民族内徙和“永嘉之乱”后北民南迁的情况,对北魏的移民活动留意甚少。本文在对北魏移民做概括性介绍的前提下,着重论述北魏政府对移民的处置措施。文章认为:北魏移民总数达500万人,构成复杂,流向呈内聚性特点。北魏政府对移民的处置主要有四种情况:对自发移民纳入郡县体系;对京畿移民实行“计口授田”;对北镇移民实行双重管制;对移民上层中的汉族地主阶级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多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材料二 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  相似文献   

19.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区高于边远山区;四川移民省籍来源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化背景与空间距离的因素湖广籍占了约60%,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对生态移民的理性思考——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移民的概念众说纷纭。一些学认为生态移民是“环境移民”的一种,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区域人口环境容量不足以承载过多的人口而造成的移民。因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环境移民可称为“生态移民”。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移民实际情况考察,可以看出生态移民涉及生态问题、生产问题、生活问题等。因此,生态移民需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