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老师当起来却不那么轻松惬意:既要"养其身、健其体",使孩子长大成人;又要"育其心、励其志",使孩子顺利成才。可是,孩子的性情一日三变,"养身"难,"育心"更难。教育孩子是爱和智慧的艺术。现代家长们都知道对孩子实施"棍棒教育"是下下之策,耐心说服、细心教育才是上上之策。所以,当你遭遇到"有理说不清"的尴尬时,请不要意气用事,"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妨先试试以下几招,也许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终达到"该出手时不出手,孩子照样跟你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当老师难,当好老师更难。要当好老师,就要用“心”、用叶分”、用“智”、用“法”。当好老师虽然辛苦,但也很快乐。  相似文献   

3.
刚刚接触习作的学生,大多畏惧作文。“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孩子的口头禅。他们犯愁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写。即使有话又犯愁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担心自己的习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如何减轻孩子的作文心里负担,让孩子扬起习作的风帆快乐起航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4.
借力使力     
人近中年与朋友聊天。教育 孩子往住成为中心话题。而且每 每发出“独子难教”之叹。 栽曾学过教育学。也曾当过 教师。痛感教育学生并不困难, 教育自己钓孩子却如负重登山。 常常力不从心。似似乎教育息己孩 子的难度远在教育学生之上(或 者说家庭教育远远难于学校教 育)。其中差别就在于学校存在 一个庞大群体。学生可以互相为 师。老师也容易利用孩子的自尊 心,施展比较、激励等教育手段。 而家庭的情形则通然不同。家庭 不存在庞大群体。多数孩子是独 生子女。稍有头脑的孩子都会为 自已设计出两种做人策略。一种 用于学校。另一种…  相似文献   

5.
周滢 《学苑教育》2012,(17):12-13
经过思索和实践,个人觉得,老师需具备“三心”:“父母之心”、“孩子之心”、“精神导师之心”;并要分别站在父母、孩子自身和精神导师的立场对待孩子。教师还需具备“二意”,即“严”与“爱”。  相似文献   

6.
田茂宏 《湖南教育》2001,(17):21-21
读田老师的“呼吁”,心潮难平,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叹的是,在某些地方,我们可爱的孩子根本就没有“书山”可登。“书山”只是孩子们不可企求的梦想,为了孩子,我们确定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农村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欢迎像田老师这样的“呼吁”,因为其情可嘉,其心可敬。  相似文献   

7.
教师做的是育人的工作.而育人必先育心。常言说得好.谈心容易动心难.不动其心也枉然。如果不动其心.采取强硬措施.强迫学生接受你所灌输的思想、理念.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造成学生仇视学校.仇视老师。  相似文献   

8.
帮助孩子学会排除性困扰刘荣才不久前,《现代家庭报》报导了一位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性困扰无法摆脱而发展成性变态,最后自缢身亡的事件。他在日记中写道:春天来了,我的心莫名其妙地躁动难安。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听话的“三好”学生,而我内心的痛苦又有谁...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更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满怀爱心,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用爱心铸造师魂。一、热爱学生,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优秀教师不仅要热爱学生,更要懂得爱的技巧。与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所谓“育人育到心里边,谈心容易动心难,不动其心也枉然”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1.
坐在低年级的教室里听课,老师在引导学生用“好像”造句,一个学生说:“老师好像我的妈妈。”老师微笑了一下,就让孩子坐下了,可能是因为这种句子听得太多了,已经不足为奇了。可是,我的心却被触动了一下,那个孩子的面孔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2.
德育与心育脱节,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针对于此,我们华阳中学选择了从“人”的教育解读入手,围绕“人本关爱的育心文化”建设,将心育与德育结合,确立了“育德育心,育心养德”的德育核心价值和力量取向。  相似文献   

13.
陈晓娟 《早期教育》2009,(10):24-27
我园通过“心育游戏”对幼儿心理行为与现象进行优化与早期干预,以提高幼儿的心理品质。心育游戏与区域游戏相比,更加凸显其心育功能;与心育活动相比,教师则更加关注个别幼儿。  相似文献   

14.
“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是班华教授提出的心育宗旨。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心育团队以此为理论指南,结合五中的教育理念,创生了福流心育生态模式,成为班华教授心育思想在高中阶段的活态转化。福流心育以班级为基本心育单位,以自觉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为培养目标,通过“大国母亲”和“21天双陪伴”的心育实践,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合育的心理教育生态系统,助力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实现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师生发展的需求、学校特色优势与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2011年我们明确了一条“将优势转化为特色,用特色凝聚文化”的学校持续发展之路——从“心育”到“育心”,深化、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打造“育心教育”的办学特色,实现“育心飞翔”的目标,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育心教育”把“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提高生命价值”作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心”的培养,将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育“心”、育德、育“情”,使学生拥有幸福童年,感受生命美好,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快乐地飞翔.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已有几年时间,每一年都接手一年级的新生,都得面对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将这堂课上得有艺术,使“心如白纸”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留住他们的心?下面谈谈我这几年的教学心得。一、课堂上需要一位面带微笑的音乐教师第一堂课老师是不是应带着微笑上课,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老师说要从一开始就“板”着脸进教室,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然孩子是不会怕你的,特别是一年级的音乐课,游戏众多,课堂秩序很难维持。其实我觉得没这必要,要孩子真正信服你,并不是一脸凶像就能达到目的的。即…  相似文献   

17.
一、不要过多地对老师提要求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学画的时候,喜欢对老师提一些要求,最常见、最笼统的就是:“老师您多为孩子操点心工作为教师操点心是应该的,关键是怎么操法。学美术跟学一般的技能不同,如果孩子的悟性达不到教师操心的起点,这心是没法操的。教师只是起启发点拨作用,艺术能讲出来的只是知识的一部分,好多感觉的东西是很难讲出来的,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感悟。如果这个孩子在学画上先入为主,之前接受了简笔画的教育,习惯了老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的被动教育方式,这样的孩子就更难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杨登宪 《贵州教育》2009,(22):16-16,23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如何使幼儿园成为孩子真正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徜徉在金色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我努力地探究、寻找、尝试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已有几年时间,每一年都要接手一年级的新生,都得面对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我时常在思考怎样将这一堂课上得有艺术,使“心如白纸”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留住他们的心呢?一、课堂上需要一位面带微笑的音乐教师第一堂课老师是不是应带着微笑上课,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老师说要从一开始就“板”着脸进教室,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然孩子是不会怕你的。特别是一年级的音乐课,游戏众多,不然课堂秩序混乱,以后很难收拾。其实我觉得没这必要,要孩子真正信服你,并不是一脸凶像就能达到目的的。即使现在孩子怕…  相似文献   

20.
张国安 《湖北教育》2004,(12):61-61
孩子从哇哇落地,家长就不可推卸地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自然也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鲁迅曾这样定义过家长的责任:父母对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家长担负着繁忙工作以外的养子、教子的双重任务。作家长难,难就难在时时处处都要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进行“心灵的旅行”,通过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