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天 《少年月刊》2011,(7):29-30
“妈妈的生日,该怎么庆祝呢?”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可能会得到无数种答案。“给妈妈买个蛋糕”、“为妈妈唱支’生日快乐’歌”、“给妈妈做顿饭”……如果这个即将要过生日的“妈妈”是党,我们又该如何为“她”庆祝呢?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准确地把握住关键句,就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关键句在哪?我们又如何把握关键句,进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纵观如今的应用题教学,过分强调创设生活情境,忽视学生思维训练的教学案例比比皆是。虽然做法上有违新课标要求,但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这说明一线教师已开始在转变教学观念了,只不过是因为部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度”上还没有把握好。那么,如何把握好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度”?又如何使应用题教学中“生活化”和“数学化”两者兼顾呢?  相似文献   

4.
李辉 《吉林教育》2006,(6):36-36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度”。因此,把这个理论引伸到新课程改革中来,检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度”的把握恰当与否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在将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些“度”需要我们把握。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哪些“度”呢?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王爱香王建俊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一、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把握好一个“度”字。所谓“度”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在某一学段教学中应达到的目的。只有控制好“度”,...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该是思维的活动”。缺失了“思维”的数学.就好比是无根的草木.迟早有一天会枯萎。那么,在今天我们该如何把握自己的数学课堂.如何把握思维本位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渴望受到表扬、赞赏的欲望非常强烈。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的亮点.及时抓住学生瞬间闪出的细微变化进行引导、激励评价。当学生说得不妥或说得不对时.教师该如何应对呢?而且又能使这个反应恰到好处,这个火候该如何把握?下面是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几种情况以及由此而想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建构     
“建构”曾是一个被大家用滥了的概念。但是我仍然要将它作为心目中课堂教学的关键词。 对“建构”,我们实现了多大程度的理解呢?我们又如何在对热炒这个概念后进行真正意义的“建构”呢?我思索着,同时也在自我“建构”着。“建构”我们首先应将其看作是“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技能教学时体育教学的核心,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相似文献   

10.
梁海源 《新疆教育》2012,(5):117-118
正确、科学地把握教学起点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学起点呢?下面,笔者试图结合一些“导入”片段的分析淡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方霞 《教书育人》2008,(11):50-51
最能引起他们关注的,肯定不是跟他们生活无关的事情,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也就是他们身边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历史教学的方式又该如何改进呢?如何才能找到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呢?这是我们无数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技能教学时体育教学的核心.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相似文献   

13.
正确、科学地把握教学起点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学起点呢?下面,笔者试图结合一些“导入”片段的分析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我们该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做到省时高效,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呢?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生字呢?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  相似文献   

15.
吴放 《山东教育》2002,(30):25-26
吴放老师:我很想成为一名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可时间久了孩子们根本不“怕”我。我应该怎样把握亲切与严肃之间的度呢?请您指教。甘兰甘兰老师:你好。谢谢你的来信。正如你问题中提到的那样,“和蔼可亲”和“严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风格,这是一个应该如何来把握它们之间的“度”的问题。不过,在我们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明确一点,那就是让孩子们“怕”或“不怕”老师不是我们提出和讨论问题的出发点或目的。在任何情况下,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都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责,因为心理和生理上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钱小琳 《父母必读》2009,(6):113-115
有了孩子以后.是不是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呢?是不是也曾因为工作“挤占”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而愧疚?问题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主任工作的质量高低对于整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及学生本人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班主任如何才能在班级这个舞台上引导全班同学演奏出和谐悦耳的旋律呢?笔认为把握好工作中的“肚”与“度”是其中的秘诀之一。  相似文献   

18.
欧阳焕青 《现代语文》2014,(10):115-116
孙绍振先生说“阅读是一种专业,专业的修养不是自发的,而是要循序渐进、不畏艰难地习得的。”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理解和阐述是有无限可能的,但是文学经典本身形成了一个标准和内部结构,新经典的产生并不会彻底冲垮这个结构,而只是让这个结构内部的相对位置发生微调。文学经典本身公认的艺术高度成为潜在的准则,这是专业读者不断训练、不断积累才有的。由此可知,经典文本阅读不是随意的,当我们拿到一个文本时又该怎么去阅读呢?这是每个学中文的人必须好好去学习把握的,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去钻研的,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哪些误区,我们又该如何去解读呢?  相似文献   

19.
学然后知不足。思然后知困。读了《一盏一盏的灯》,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拷问: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而下所效”“育,养子施作善”。西方的教育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引导或导出之意.就是把人本来就有的潜能发挥出来。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章立早 《青年教师》2009,(11):25-26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蜗牛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来保护!”小蜗牛又问:“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蜗牛妈妈继续回答说:“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又不解地问:“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