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上启  魏星 《出版科学》2013,21(1):66-69
随着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出版业营销将从店面营销、互联网营销进一步扩展到"三网"营销(本文简称网络营销),这是未来出版业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三网融合下出版企业如何制订定网络营销战略规划,成为出版企业做好网络营销、实现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很严重,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量逐年上升。而出版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其应收账款拖欠更严重,坏账率也很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从企业内部管理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风险意识薄弱。近几年国内出版业竞争激烈,中国加入WTO后,外国出版企业有可能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国内出版企业担心竞争的加剧,急于扩大出版规模,希望在外企进入市场以前先壮大自己,因此,出现了片面扩大出版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现象。在事先未对市场作充分调查研究,未对客户资信作深入调研和对回…  相似文献   

3.
出版,从产业的角度看,是一个版权密集型产业。现代版权保护制度因应出版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生,反过来,它又构成了现代出版业健康发展的支柱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看,研究出版工作不涉及版权管理,实在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一、理论思考:版权管理在出版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现代出版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出版业是与版权保护制度的确立相伴而生的,在那以前,作品以实物贸易的形式完成商业化的过程,书商是  相似文献   

4.
范军 《现代出版》2006,(2):16-20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邬书林副署长在2005年中国出版业高层论坛上的演讲,谈到对出版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要有四个方面的“足够估计”,其中在第四个要有足够估计中论及西方发达国家在出版最新科技信息的内容上占有优势时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原如下:“目前,欧美期刊占据世界核心期刊的96%以上,反映科技进展的专业出版几乎被他们垄断。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应有的出版理念,更没有形成出版发行的良性运行机制。在我国没有承诺开放出版的情况下,仅版权贸易就已造成了巨大的出版逆差,如果现阶段就放开出版,结果可想而知。从长远看,如果我们在反映人类思想创造、科学发现、技术进展的专业出版中不占有一席之地,将有丧失话语权的危险,必将构成对我国化安全的威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出版界的重要职责。”这里,邬书林副署长是对全国出版业讲的,但我认为更是对大学出版社讲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出版社在反映科技进展、化创新的专业出版方面是国家的主力军,担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我们这里所说的专业出版,主要侧重于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社在专业出版中的重任,我们从国内出版业现状以及与国外出版的对比中可以得到更清楚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出版历史的发展中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翁昌寿 《出版科学》2007,15(5):35-37,16
出版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商业出版的形成,第二次是现代出版产业的形成.商业出版出现的背景是大众阅读市场的形成、版权保护的完善.商业化使出版摆脱为宗教服务的狭窄范围,以市场销售作为出版业发展的赢利模式;国际出版市场的形成,在出版企业、出版资源配置、出版利润、出版技术等方面,使出版业产生了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飞跃都是历史性的,第一次使出版业得以成形,第二次则培育了现代出版业.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出版业资本化现状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上 ,长期以来 ,一直没有出版企业的身影 ,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从管理层方面的角度来看 ,出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的考虑 ,并不希望看到出版社的产权过度分散化 ;另一方面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 ,现行体制下 ,出版社大多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还是守业最为稳当 ,有人比喻说现在的出版社是在高收入下睡觉 ,好像资本市场同出版社没有关系。的确 ,现在出版社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些资源上的优势 ,但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国家对于书号资源的垄断性保护。而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 ,虽然说加入WTO…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版与文化产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压力。随着政府对文化市场的保护政策逐步取消,中国的文化产品市场将成为全球文化市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原来的文化事业政策、管理体制等必将进行深刻变革,出版业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新技术应用于新闻出版领域,出版业既获得了发展的良机,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又对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出版社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从新的世界格局和新的发展现状的大背景的角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出版物的需求日益增加的…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使出版进入了新的时代,随着网络书、电子书、手机书、digibook等新型出版物诞生,传统出版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纸质图书的市场逐步萎缩,寻求传统出版与新兴技术结合成为传统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MPR图书带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业的大势所趋,传统出版社如何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是出版人需要正视的问题.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利用110年来所积累与沉淀的资源,从自身的特色出发,在数字出版方面开展了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英语世界网络学习平台等一系列探索.在数字出版实践中,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努力将在传统出版领域多年来建立起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延伸到数字出版领域,力争在数字出版领域打造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0.
胡杰  陈伟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40-142
教育出版业在我国出版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出版机构以教材、教辅的形式把图书发行出去,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数字化成为教育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无疑警示教育出版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做好数字化准备.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出版的现状并给出了教育数字化出版面临的挑战,然后就如何实现数字化出版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台湾著名创业家何飞鹏的企业是以出版为主体,最初是由一本《商业周刊》开始.在这几年台湾出版业萧条、甚至有出版将死的预言之说.他的企业不但没有被击倒.并且被收购、上市、向大华人地区扩张,从他创业之路可以看到近二十年来台湾出版市场的变化.也可以见识到媒体人如何发挥洞烛先机的经营远见.他这一路的经验也正是传统出版业与新媒介交战、融合的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建议》还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深化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由此我想到:深化化体制改革,化产业能否借助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机制?具体地说,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出版业能否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李文邦 《中国出版》2012,(23):22-24
我国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除明确为公益性的出版单位外,其他出版社均已转企,这为出版社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是,毋庸讳言,在出版业全力迈向市场化的进程中,还有很多非市场化的手段和现象在阻碍着出版社的发展。笔者认为,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出版社的退出机制,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版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虽然曾有少数几家出版社因出现严重的出版导向问题而被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出版许  相似文献   

14.
江苏在成为出版大省之前,就已经是闻名遐迩的教育大省了。这里高校林立,学府众多,不但为人才密集型的出版业不断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也形成了对高品位出版物市场的旺盛需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版市场的趋于成熟,使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高校出版  相似文献   

15.
有市场就有竞争,随着出版市场化的推进与成熟,出版业的竞争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尝试着从以单纯拼杀为主的竞争走向以“优势互补,多形式联合”为核心的竞合。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是上个世纪留给我们的影响最广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工具。“网络”已经成为今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的海量信息存储、远距离跨时空传输、多媒体交互性个性化使它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时代”的提法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大到国际组织、国家政府,小到单位、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和主页,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主体。出版业一直是先进技术的利用者:造纸术、印刷术、蒸汽机、机器制造等这些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都很快被出版活动所利用,并且深刻改变了出版业的面貌,扩大了出版…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已是不争的事实。出版产业化的发展就是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及出版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组织出版活动,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实现出版经营的良好效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无不以科技进步、现代企业结构形式和市场运行机制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出版产业的发展也应夯实这三个基础。一、加快出版产业的技术进步国民经济任何一个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无不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同样道理,现代出版产业也有与之相应的科学技术基础。传统出版…  相似文献   

18.
《出版大崩坏》一书深入探讨了日本泡沫经济后出版产业行之有年的运作模式所暴露的问题。这本书已成为海峡两岸出版人热烈讨论的行业专书,尤其发展模式与日本近似的台湾出版业,在景气的低潮形势下,相继爆发新学友书局、锦绣文化企业、光复书局等知名出版业者受到财务危机的重创,东方出版社和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图书贸易的新时期世界图书贸易的繁荣,促进了世界出版业的繁荣;没有图书贸易的发展,就没有出版业的进步。这是考察近现代图书事业的基本着眼点,同时,在翻阅世界出版业史料时,也会发现,世界图书贸易是与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比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图书出版贸易的发展解决了原材料,技术、劳动协作方式,管理方法,资本和市场以及运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图书出版和贸易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十三、四世纪,商业、银行金融业首先在意大利的各共和国兴盛起来,以后又发展到荷兰、英国。从1550年至1700年,荷兰开始成为殖民扩张的强国,商业和制造业资  相似文献   

20.
出版业的资本运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2007年起,资本运作成为出版业的主话题之一.上海新华传媒是我国出版业第一家借壳上市企业,辽宁出版传媒通过IPO形式以中国出版第一股实现上市.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办主题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未来"的高层论坛,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出版产业融资的制度瓶颈与出路,国有资本在出版业的控制方式、代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出版产业的资本运作与政策规范、文化产业的融资经验与启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的未采等问题.这一年还有几家出版集团表达了上市的意愿并着手运作,成为出版集团发展新态势.资本意识日益觉醒的中国出版企业,萌生了强烈的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资本运作的欲望与冲动.然而,进入资本市场需要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