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某高职院校10级新生入校半年前后适应性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了解团体辅导或拓展训练在提高新生适应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10级新生277名,分成三组.对团体辅导组(39人)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团体辅导,对拓展训练组(41人)学生进行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对照组(197人)学生不做任何干预.在新生入校初及半年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大学生新生适应量表》测评.结果 半年前后,对照组学生在学习方法、独立生活和职业目标困扰上的得分显著升高,而在资源利用和人际关系上困扰的得分显著降低.半年后,团体辅导组在学习方法上的困扰显著低于对照组;拓展训练组在学习方法、独立生活和职业目标困扰三维度和整体适应性困扰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入校半年来,对照组和团体辅导的学生整体适应性无显著变化.而拓展训练的学生整体适应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460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查,结果表明:1.大多数学生295人(占79.3%)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2.高职新生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p〈.01);3.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城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80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测查结果表明: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3%,从具体项目上看,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强迫症状和焦虑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心灵成长Ⅰ》课程,确定课程目的和价值取向,以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为主题,灵活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团体拓展活动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与,心理健康自护水平,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构建方面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生进行全样本调查,分析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以及人口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优于非疫情时期.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是否贫困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恐怖因子的得分上,专科生显著高于高职本科生,少数民族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提示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特点,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推进心理教育精准指导,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决策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实验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52名学生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SCL-90各维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方法:对12名经筛选获得的高校贫困生进行6次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SCL-90、SAS、SDS、SES量表,于团体心理辅导前和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在SCL-90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或p<0.01);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p<0.05);SDS抑郁得分显著降低(p<0.01);SES自尊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12名经筛选的高校贫困生进行6次心理和行为训练,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SCL-90、SAS、SDS、SES量表,于辅导前和辅导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在SCL-90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或p〈0.01);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p〈0.05);SDS抑郁得分显著降低(p〈0.01);SES自尊得分显著提高(p〈0.05)。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大学生进行测试并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研究发现:在面临压力或应激时,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男生“解决问题”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女生“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学生在“合理化”应付因子上的得分存在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学生的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症状,本人对漯河医专36名大学生进行了8次系列团体辅导,在辅导前后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并对两组的得分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成员在社会支持评定得分、社会回避与痛苦、抑郁自评和自尊得分等方面显著性高于控制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在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调查者在上述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意味着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状况,有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问卷对564名护理专业新生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全国青年组进行比较。结果:(1)护理新生F2和F7因子高于全国青年组并有显著差异,而F3、F4、F6、F8等各症状因子都显著低于全国青年组。(2)五年专新生与高职单招新生比较,在F1、F2、F4、F5、F6、F9、等因子上差异显著、(3)在F1、F6二因子上五年专新生得分显著高于高职高招新生。(4)高职高招新生在多个因子得分上都高于高职单招新生,其中F2、F5等因子差异显著。结论: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高于全国青年组。在五年专、高职单招、高职高招新生间存在某些症状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选取职业倦怠程度较高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小学教师20名(10名为实验组,10名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团体辅导与测评,探讨团体辅导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团体辅导,实验组小学教师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焦虑、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升,情绪衰竭水平、去个性化水平显著降低,可认为团体辅导能改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套提高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稳定性的培训方案,并针对某高职院校07级部分毕业生实施该方案,从而验证其效果.方法:设计一套团体辅导方案,提高学生的积极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素质.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07级毕业生128名进行为期半年的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应付方式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量表》测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和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团体咨询的训练方法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人际关系训练,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羞怯量表、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入组大学生SAD、IAS、羞怯量表、SES、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结论: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 716名90后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90后高职新生中有15.2%的学生存在有心理健康问题;90后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城乡、家庭子女数量差异;在培养模式方面,订单式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订单学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性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学院大学生32名,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自然实验,进行了为期五周的两性交往团体辅导活动,活动前后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进行测试。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各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各量表的各项得分前测与后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两性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本次研究以462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父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高职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概念量表上,来自农村和城镇的高职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高职生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道德自我,其余因子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高;自我批评能显著预测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86):191-192
为了解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用特质元情绪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1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新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较高。女生在情绪修复、情绪辨别和整体上均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情绪修复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理想。在敌对和偏执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男生。(3)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越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情绪修复能够有效预测心理健康,情绪修复得分越高,心理越健康。  相似文献   

18.
刘邦春  王雪娇  巩伟 《教师》2013,(32):123-124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对于改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方法: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通过5次团体辅导活动,对20名军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训练,并运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团体辅导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前成员自评症状得分显著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成员对团体活动效果评价较高.结论:心理健康管理团体辅导对于军校大学生自身快乐心理健康管理能力以及心理助人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心理测试工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11级641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态处于正常水平,但也有25%左右学生的测评数据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方面,且学生性别及成长环境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高职院校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有一定比例,应重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训练.探讨其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交友小组”法.对64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人际关系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查SCL-90,并用Q分类法检验自我评价效果.结果:小组人际关系训练后,在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坦率心态、开放程度、责任心、口头表达、对人欣赏、说话技巧及拒绝技巧等方面均比训练前有显著提高.自我评价的SCL-90各因子分比较,训练后比训练前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人际关系训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