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民间复仇现象甚为普遍.这种现象在乐府诗中也有所反映.从乐府复仇诗入手,试探民间复仇现象的根源及其缘何于汉晋时期如此普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发生变性的原因主要有:遭遇突发事情而变性,大病后而变性和因孝亲行善的阴德果报而变性几种。对变性人的记载,魏晋和明清时期较多,而唐宋元时期相对较少;魏晋时期,人们对于变性人现象的记载显得较为简单,而明清时期记载的相对较为具体而详细;对变性人的态度,明清时期较魏晋时期的舆论更为开放,也更为人性化。相对于魏晋时把变性人现象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明清时期更加关注人性本身。  相似文献   

3.
食人即把人作为食物来食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食人现象存在.自先秦以来关于食人的记载不绝于史书,但是数量相对较少.至五代时期食人现象大量出现,这是当时社会动乱的产物.战争和自然灾害导致缺粮、社会秩序败坏导致复仇以及恐吓行为激进化等,都是五代时期食人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五代时期食人方法多样,对人肉的处理基本上借鉴了时人的饮食方式,且生食人肉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他人对相关教育现象的认识之提示,对新疆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民、汉之间的语言学习现象进行分析,在对双语教学的涵义进行界定之后,根据相关史料,判定北朝时期高昌地区的兄弟民族学习汉语的教育现象,就是新疆最早出现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后评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后评估"时期是高等学校接受专家评估后的一段特定时期,所出现的特殊现象为"后评估"现象,它具有持续性、发展性、转移性、倦怠性等特征.在.后评估"时期,要确立三大原则、五项内容来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并采取六项措施确保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广韵》异读字中含有大量反映中古时期各地方音的信息,由于现存资料有限,还不具备系统研究这种语音现象的条件;但是对传世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零散材料进行收集,通过考证的办法,还是可以窥见其中的部分现象,通过对这类现象的考释可以为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史研究积累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7.
浅析青少年早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成 《现代教育科学》2004,(4):53-54,51
青少年时期正是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性意识觉醒、性冲动较为明显的时期,早恋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并对待早恋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早恋的成因、早恋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早恋人手,对早恋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阐述,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广韵》异读字中含有大量反映中古时期各地方音的信息,由于现存资料有限,还不具备系统研究这种语音现象的条件;但是对传世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零散材料进行收集,通过考证的办法,还是可以窥见其中的部分现象.通过对这类现象的考释可以为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史研究积累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正是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性意识觉醒、性冲动较为明显的时期,早恋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并对待早恋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早恋的成因、早恋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早恋入手,对早恋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阐述,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便是卖身现象.在经济落后的时期,百姓靠卖身以维持生计;然而在经济发展的时期,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仍需卖自己或亲人才得以生存,即便在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时期,也不乏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却充斥着困苦,一张张卖身契便是鲜明的例证,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以自卖、卖妻及自己的子女.  相似文献   

11.
秦汉帝国四百多年间一直存有食人现象,这种食人现象分为两种,即天灾性食人与人祸性食人.二者交替出现,是秦汉时期食人现象的新特点.通过对秦汉时期食人现象历史演变轨迹的梳理,人们可以认清当时食人现象的一些内容.为了食人惨剧不再重演,一方面应努力提高科技,发展经济,以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功能,提高其服务水平,改善其行政能力.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那么食人惨剧或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有的专家称之为危机期或第二次断乳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逆反心理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论先秦史官与神话历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历史化是先秦时期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发生是和史官紧密相关的。先秦时期的宗教神学是史官进行神话历史化的重要条件,史官的职掌以及那个时代的学风都使神话历史化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隋唐石刻楷书用字中的同音替代现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这种现象已经比较少见,且大多是之前用法的沿用;二,这一时期所独有的同音替代现象大多出现于造像记类石刻之中。前者显示在隋唐时期楷字的使用已经渐趋规整,后者则表明即使是在楷字发展的成熟时期,民间用字仍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见于史料记载的黄河"河清"现象约21次。从时空分布和发生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北宋时期的"河清"现象。经过分析,发现北宋时期"河清"现象的发生时段集中于北宋初期和末期;发生季节上,中游集中于冬季,下游集中于夏季和秋季;多发地段集中于龙门口—陕州—同州、澶州—滑州—冀州一带。影响黄河"河清"现象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且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黄河特殊河段的地质地貌基础、干旱、决口与"河溢"、宋金对峙下的军事屯垦这四项因素极有可能与北宋"河清"现象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7,(4):60-64
同性恋现象在中国自古而有。明清时期,受性别倒错的审美追求和时代异端的婚恋模式的影响,同性恋行为盛行,明清小说中对于同性恋现象的描写也颇丰。明清时期首次出现了关于同性恋的刑事立法条例;同性恋的法律条例萌芽于明朝,在清朝得到发展。中国对同性婚恋立法依然处于相对漠视的阶段,对明清时期同性恋法律条例的梳理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现代同性恋立法。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影响其教育现象或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定时期的教育现象或政策又会折射出该时期的文化价值取向。从文化价值取向角度分析美国的双语教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错综复杂的变迁过程,以及影响其变迁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本文只就明末清初时期的西学东渐现象简述一二,以加深同学们对此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创造力在当今社会似乎比过往任何时期都更必要,而中国的学生似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缺少创造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20.
郭元祥 《今日教育》2008,(10):22-23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考察人类教育的发展历史,我发现,座最近五六百年来,几乎每到世纪更替的时候,都是人类教育变革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重大教育思想论战、教育理论转向最激烈的时期。我把这种独特的现象称为“教育的世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