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德胜 《教育研究》2006,27(11):58-63
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表明,道德是有“性别”之分的,男女两性在道德价值重心、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上均有差异。但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客观存在的性别歧视,导致道德教育的性别失衡和性别冲突,从而限制了道德教育的发展。实现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应该消除性别歧视,重新定义道德和有道德的人,使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包容女性气质。在此基础上,重建道德教育大厦,使其矗立于理性和情感的根基之上。  相似文献   

2.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看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全 《教育研究》2006,27(12):12-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市场经济的本质奠定了二者和谐共生的客观前提,德育与社会和谐共生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制度保障与经济伦理根源。为了实现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必须进行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认为,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对此,应加以全面理解:一要准确定位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二要认识到人在能动改造自然的同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三要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伟大战略,这是因为当代中国的战略性挑战就是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所带来的发展性问题。因此,新时代背景下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民普及、高质量现代化、法制保障、全球治理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观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打造绿色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和发展都是与当时要解决的时代课题相一致的.生态伦理学就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怎样相处而产生,并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生态伦理学的中心就是要为人和自然进行合理的定位.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萃取先秦时期蕴含在荀子思想之中的生态智慧——“敬天”“顺天”“用天”思想,实现了其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哲学观”“生态消费观”三个维度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入挖掘荀子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智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之一。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演变与教育的进展,提出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下,科学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必然。通过对新课程科学学习领域内各科目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课程改革后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正确理解科学的价值,通过生命化教学激发情感,多种活动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9.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综合能力.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产力,必须正确处理需要与生产的关系,避免在追求一部分需要的满足时损害另一部分需要的满足条件;大力提高认识自然的能力,防止在遵循利用一些规律的同时违反另一些规律;转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方式,摒弃不合理方式;从微观和宏观层次增强保护自然的能力;力求从整体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构建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相结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关系;加强保护自然的国际合作与斗争.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课堂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课堂具有系统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全面开放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它需要以和谐的关系伦理观作为理论支撑。当前对和谐课堂以及和谐关系伦理的探寻有利于实现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当然它也要求教师的课堂管理在理念、学生、内容与精神环境等方面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和而不同、情理交融和宽严有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刘显著 《文教资料》2008,(15):90-92
和谐世界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和多领域.其中各国文明闯的和谐是和谐世界理念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本文从世界文明的角度对和谐理念进行了一些诠释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形态,也是构建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以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创建新时代下人与自然互利互惠、共生共荣的和谐社会,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视野下的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高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理解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促使大学生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经历了从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时期到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时期,再到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时期,最后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形成发展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能够不断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环境基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学校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性趋善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要发挥道德对社会的能动作用,以人为本,追求心性之善,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要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念,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深入了解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共生,充分信任学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尊重与理解教师,使师生的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是:重视人际道德关系对改造自然的作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健全法制,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审视及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经历了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如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使得将伦理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道德思考成为必要。所以人们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理念,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注重道德实践,推行生态伦理,从而走向深层环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建立在人类对其自身交往经验的反思与归结基础上的实践理性。从传统道德的发生机理看,道德的主体应该并且只能是人类自身。道德主体总是处于不断扩展之中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和人类理性的发展而日益泛化,然而道德的拓展与泛化是有限度的。当代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迫使人类必须抛弃对自然只是盲目征服的错误观点,建构新型的天人伦理关系。天人交往与人际交往的殊异性决定道德不能简单地外推到自然界。因此,新型天人伦理关系的实质不是人类道德的简单翻版,而是人类在开发与运用自然物过程中对自身的有限理性节制。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正确看待以及正确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更加重要。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意识层面深刻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实践层面出发在实际中切实创造与维护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