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本课题基于国学视角下对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研究,呼唤用国学内涵塑造当代大学生精神品质,从而唤醒当代青年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意识。国学教育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学问的增长,更是人格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79):164-16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包含国学在内的中华文化正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加强大学生国学教育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明确国学概念的丰富内涵及国学与儒学、传统文化、经典、国子学、中国学、国粹等概念的关系,则是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国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国学复兴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情况下加强国学教育恰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接轨,适当采取国学教育的思维、设计和方法,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不仅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校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为了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用,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包括近期方案、长期方案和相关方案三大类六个子方案,从局部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到全面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从成立国学研究团队到招收国学四年制本科学生,从国学师资队伍建设到国学教学质量追踪等,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划,以期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承传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文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少儿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义务,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阵地,少儿图书馆在少儿国学教育中具有其它教育机构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国学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当前少年儿童迫切需要加强国学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少儿图书馆应不断创新观念,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积极开展国学教育,承担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本文就当前少儿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少儿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认真地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国学有重大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学教育中,必须搞好国学教育内容的定位,明确学习国学的方法,国学教育必须付诸实践。通过国学教育使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培育民族精神,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国学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传统思想教育和国学教育的价值应有冷静的思考,要认清大学生目前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个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学教育的历史文化功能和成败得失,探索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之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人文素质提升是重要的.挖掘国学传统与大学生思想相对应的积极因素,充实到现代教育中去,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李儒文 《课外阅读》2011,(12):332-332
国学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在经济高速发展、拜金主义日益严重的今天,对青少年进行国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美德,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敦厚善良的心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强调了国学教育不仅要多读,更要践行,将国学中的理论精髓,内化为行动和气质,从而达到学习国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当代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开展国学启蒙,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只有从立法、教学安排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置、校园文化建设、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的形成等几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真正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社会上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还有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内涵、思想品德修养、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不足。国学经典作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瑰宝,它所承载的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思想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契合。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发挥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国学教育是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国学教育理应蕴含在语文教育中。目前,虽然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断受到重视,但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国学教育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可以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可以塑造学生人文品格。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按学段规定有序列的国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拒绝功利性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国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包涵了爱国主义情怀、自强厚德精神和团结统一追求等民族精神质素,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资源和途径。开展国学教育,塑造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应当处理好历史性与时代内涵的关系和知行关系,筑牢大学生的精神长城。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国学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中华文明成果,出现了"国学热"现象。随着国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完美结合,幼儿国学教育得到重视,幼儿国学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也发生革新。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将幼儿国学教育的方法多元化、生活化,将其进行创新,有利于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如今的教育环境是高考一统天下,以高考成败论英雄,所以现行高中语文教学与国学教学直接关联的内容很少。就文化传承而言,高中语文中开展国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促进国学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张夏 《高教论坛》2014,(12):101-103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教育丰厚深邃的精神内涵,可以被有效吸入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对弘扬爱国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培育健全人格产生重要影响。从国学教育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视角,探索其融入的必要途径,对丰富校园环境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与当代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大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时代大学生精神信仰缺失,重塑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提高社会凝聚力都至关重要。重塑大学生信仰体系,需要从道德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三方面逐步递进,需要从群体影响和内在激发两方面塑造,从动力、渠道、反馈和有目的引导四方面来建设信仰教育的有效机制,结果可以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大学生选择和形成正确的信仰,并内化到行为方式,形成固化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不但可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有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另一个侧面更加完善的发展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  相似文献   

18.
国学热的兴起为我们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利用飞信平台在大学生中传播国学,将现代通讯手段与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切实提高国学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增强国学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基础性工作,能在知识拓展、品德培养、思想传承、为人处世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举办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校园空间文化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是被历史证明最具备价值,最具备重要性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瑰宝。中国语文教育对于国学经典教育向来十分注重,无论是教材的编辑还是日常的使用,国学经典可谓无处不在。本文主要就学前教育中开展国学经典特色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