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发展变革的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妨碍社会安定团结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刻把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建立健全相关的调处机制,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当前日益频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考虑的重大现实问题。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转型期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要从源头上杜绝其发生,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纠正收入分配不均;规范公共权力的运作机制,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提升民众文化素质,增强民众法制观念;构建理性化的社会沟通系统和社会缓冲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进行研究,重点探索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对理念及应对机制的构建。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降低此类事件导致的社会伤害、高校不和谐、个人损害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动因十分复杂,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从社会代价支付与补偿机制缺失、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结构的调整、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相当复杂,大体有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学生自身因素、高校内部管理不善等,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可控、可防的。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要构建预防体系,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是人群密集型场所,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城市出现的大学城更是聚集着大量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人数众多,对待事物敏感、热情高、关注社会事务,易冲动。而且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和大学城的新建,在校生人数短时期内迅速增加,使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这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造成较大影响.以2011年3、4月间的"抢盐事件"为例,分析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产生机制、传播机制以及歪曲机制,有助于提出相应的谣言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彭涛  陈丽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98-101,122
近年来,我国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而这些事件中,谣言起着极大的反作用。以湖北石首事件为例,对这一事件中谣言的形成、传播与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试图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以减少谣言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矛盾将在一定层面一定范围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如何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调处机制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解析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路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达到社会矛盾的法律有序调处,以从根本上、多渠道、多角度地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校园欺凌是在主导欺凌者、从属欺凌者、旁观者以及受欺凌者共同影响下生成的。在欺凌事件的发生过程中,主导欺凌者通过各项动员措施引导从属欺凌者共同参加欺凌事件,而旁观者与受欺凌者在面对欺凌群体力量时,只能陷入一种被动局面。而在治理群体性校园欺凌的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于群体力量的运用,在事件处置过后欺凌群体依旧存在于班级,而旁观者群体也未被引入欺凌治理之中,这也是导致欺凌事件无法根除的重要原因。并且,受欺凌者在欺凌事件发生以后也难以重新融入群体。有效治理群体性校园欺凌,应当由群体力量入手,通过瓦解欺凌群体、构建保护者群体以及培养受欺凌者的群体能力来帮助受欺凌者摆脱欺凌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风险社会"时期,群体性事件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以安徽省曾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伦理的角度分析了当代群体性事件,给出了伦理维度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内部个体矛盾及周边社会矛盾容易引发高校突发事件,为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高校突发事件成为高校安全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事前"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针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结合高校安全应急管理实际,必须从预防组织机制、健全预防制度机制、教育机制、安全联动机制、动态巡查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进而更好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成因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群体性事件日趋严重,已成为现阶段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利益博弈失衡、社会保障缺乏、诉求渠道不畅、预警机制不全等社会因素的存在是其发生的社会根源。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应该采取优化分配格局,成立农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法治建设、健全防范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内涵和自身演化规律,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时既要考虑机制的目标选择,又要考虑机制的单元组成。充分考虑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要素和环节的关联度、层次度、影响度和动态度的价值诉求,在常态管理过程中的预警预防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机制协同过程中的应急决策机制的应用与实践和公共治理中恢复评估的组织变革与创新等基础上,进行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此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教园区内高校高度集中,学生跨校间、跨系间交流频繁,使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增高.要预防高教园区群体性事件,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全面了解高教园区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意义、特点及高校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不足之处,建立科学的预防机制和具有针对性的处置机制,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指高校中突然发生的,由于自然、人为因素导致的除老、病死以外的其他各种死亡事件,从而将要或已经引起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后果严重,影响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本文在分析此类事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从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和法制教育,加大高校安全工作管理力度,积极有效应对事件等四个角度来预防和应对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及其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的再认识——以公共危机管理为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突发事件的风险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如何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提高对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危重性、复杂性、关联性、广泛性、政治性、不确定性和基于新时期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形式多元化、规模扩大化、形态群体化、目标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泄愤事件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集中反映的焦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在对社会泄愤事件发生过程进行全面考量和细致解读的基础上,着重就社会泄愤事件的发展阶段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为寻求化解和应对社会泄愤事件的有效策略提供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6,(4):72-75
群体性公共突发事件是社会转型期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2014年9月初,由于邢台道达尔加油站油品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车辆受损,导致以车主维权为特征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事件爆发后,政府、企业积极应对,赔偿到位,危机化解。分析此次公共突发事件,企业社会责任担当问题已经成为预防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站在民生高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加大企业自身的责任机制建设,也要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建设和监督,以期以民生为导向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挥,共享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