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红人是指网络中最受网民关注、喜爱的草根偶像,其编码模式与消费心理的草根文化特征表现为:以滑稽与调侃的表演获得狂欢与娱乐快感;以顽强与励志的事迹获得成功与激励需求;以洒脱与浪漫的情节获得自由与任性满足。这种网络文化现象既展示了草根文化景观,又满足了普通网民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话说“草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草根”一词频频见诸报刊。特别是今年暑期.“超级女声”、“莱卡好男儿”、“雪碧我行我秀”、“梦想中国”等“全民选秀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草根”更是流行于民间.成了大众流行语.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例如:  相似文献   

3.
网络红人: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草根偶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红人是网络中产生的"草根偶像",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它展示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景观.网络红人与榜样、偶像密切相关,但在生产主体、情感取向上不同.其编码模式深深打上了后现代的烙印:通过去背景与背景重置,消灭了历史感;通过碎片化,呈现出肤浅化;众人狂欢式的集体生产令主体消亡.其生产和消费中的娱乐心态和放纵心态亦具有后现代的特征.网络红人的文化意义变动不居,同样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网络红人反映了普通网民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满足了青少年群体追求自我的需要.但是,网络红人消解或消弱了传统榜样和文化偶像的影响力,会对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总之,网络红人的出现表明网民对话语权的拥有和实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取消了先前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间的界限,表明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即大众媒介与科技文化和大众文化汇流,造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这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肯定对“超女”“快男”“快女”这些名词不会陌生。从2005年开始,电视里每年暑假即有一次的造星运动牵动了万千青少年的目光。但随着岁月流逝,几年过去.当初大部分被戴上“偶像”光环的选秀明星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甚至沦为路人。人们喜爱的“口味”也一换再换,心中偶像不再持久。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组合、深圳农民工街舞队等草根明星的冉冉升起,“草根”一词很快成为生活热词。更令无数国人为之感动的新疆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在8年间将自己卖羊肉串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被誉为——草根慈善家。那么,“草根”一词的由来是什么?何谓草根文化?  相似文献   

6.
孙佳 《音乐世界》2010,(7):60-61
在传统的印象中,“偶像”似乎是那种外表无与伦比,所有事情都尽在掌握,如漫画主人公般的人。然而被誉为“野兽偶像”的2PM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定义,带动了一种新概念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拿“草”作联想的很多,比如“草”一词旧时可指山野、民间,如草民、草贼、落草等,贬斥意味十足,现在基本不用。它还可以比喻人的弱小和不为人知,如大家耳热能详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草尚且如此,草根更微不足道。它既无花之妖娆,又无草之葱翠,当然更易联想到人的弱小低微,只是在汉语中很少拿草根这样说事。但在英献中,当需要表示和主流相对的组织或活动时,人们常常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有很多白手起家的人物,东晋的陶侃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积极“入世”是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普遍的草根情怀,“新基础教育”研究者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以平凡事叙说着草根人的追求,从容不迫地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于平淡中彰显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风格和气度。“新基础”人是“普通”的,“日常”的,“坚韧”的,于中国当代普通学校的现实生活之上,知难而上,执著追求,不断迎接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赵子林  王正 《中国德育》2023,(21):38-42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长期以来,榜样教育起着立德树人、凝心聚气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以偶像塑造“包装”化、偶像形象多面化、偶像崇拜娱乐趋利化为主要特征的“泛偶像”时代悄然到来,榜样教育受到严峻挑战。应对这一挑战,亟须从榜样教育自身入手,完善榜样选树机制,提升青少年榜样认同度;改进榜样宣传机制,提升榜样精神沁润效果;更新榜样教育理念,推动偶像与榜样的耦合,进而探寻出一条榜样教育立德树人实效的切实可行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代职校生》2011,(10):18-19
自从“草根”一词红了之后,很多自食其力的打拼者也跟着红了。胡亭和辜应勇作为“草根创业者?的优秀代表,成为了青年创业者的新偶像。  相似文献   

12.
虚拟偶像是基于数字时代下先进动画技术与偶像文化、二次元文化的结合产生的,是一种极具时代文化特征的视觉艺术表现。虚拟偶像的诞生在二次元文化语境下,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发展,其逐步突破次元壁,一跃成为一种大众流行文化,引发了一场新文化浪潮。以虚拟偶像的诞生作为研究起点,分析了虚拟偶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并对虚拟偶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从中获取虚拟偶像文化为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太仓市实验小学的草根化校本研究使研究和反思成为常态,它主张校本研究贴近实践,根扎学校,根扎课堂,根扎班级,根扎学生。草根文化是在草根化校本研究中积淀形成的,是融合了地域传统、学校历史和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其精神内核为"坚韧、质朴、灵动、舒展"。"草根情怀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价值的自由精神教育,是一种尊重多元文化的、民族情感与国际理解相融通的教育,是一种尊重社会进步的、追求人格完善与智能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模拟任何想象的事物。拟像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角色渗透到当代文化和生活中,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现实。美国导演安德鲁.尼科尔的作品《虚拟偶像》,以一个落拓的好莱坞导演与计算机合成的"完美"女演员西蒙妮的故事,形象地演绎了消费时代拟像与真实、明星传播现象、大众传媒与娱乐经济的共谋、真实与谎言等多重涵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一直认为学校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特别是网络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大家“搅进来”——我们提出了“我们一起做研究”的理念,“我们”代表平等,“一起”表示合作,“做”意味着行动;“研究”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安芳柔 《初中生》2014,(7):8-10
万千宠爱,“粉丝”效应 李云迪的计划是今年下半年进行30场巡演。他说,全世界范同内没有一个演奏家在自己的祖国演出这么多场,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那么多演奏厅。“这次我也希望去开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里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课堂教学硬件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将草根学具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既经济又实用的好办法。制作学具的活动过程,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何崇见 《考试周刊》2011,(68):29-30
电视“真人秀”是近年来西方最火爆的节目形态之一.《美国偶像》是福斯广播公司从2002年起主办的美国大众歌手选秀赛。英国电视节目《流行偶像》的美国版,人气非常高,近年的收视率牢牢占据着美国黄金时间段电视节目榜首。本文将“真人秀”置于消费社会的宏观视野下,以文化背景和心理动因作为切入点.试图从宏观的社会层面和微观的心理层面考察电视“真人秀”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匹从来没有跑赢过的赛马,居然成为日本人狂热迷恋的新偶像,被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当成了自己的化身。它就是日本高知赛马场一匹连战连败、名叫“春丽”的雌马。这匹已经九岁的名驹.从1998年11月首次出场比赛后便每战必败,但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依然坚持小懈的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董小勇的“草根”味很浓——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成才在农村。他说:“班主任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专业,越‘草根’,越需要专业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