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到假期开展小队话动,家长总是不放心我们自己开展活动, 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同意同学来参加活动,我的爸爸还说:“你一个小队长有这样的能力把活动搞好吗?能保证活动过程的安全吗?”他的担心使得我对我们小队的假期话动缺少了信心。我想大队有辅导员,中队有辅导员,有了他们的辅导,大队中队活动才搞得有声有色。如果我们小队也有位辅导员那该多好哇,爸爸的担心会减少的,家长也会对我们的假期活动放心了。可怎样才能聘请一位小队辅导员呢?我请辅导员小龙老师给我出个主意。  相似文献   

2.
郝强是一所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周末回家同妈妈讲到学校的语文老师时,说:“我们班这个老夫子,太固执了。前些天,语文课代表建议他周末带我们文学小组去茅山采风,你猜他怎么说——‘带你们去,其他同学不难受吗?’还有上星期,我请他自习课带我们去阅览室读报刊,他又予以拒绝——‘这事得校长点头!’搞得我这个班长在同学中间一点面子都没有。”  相似文献   

3.
我们社区小队过去总是有队员违反纪律、我行我素,有的无故不参加小队活动,还不请假,活动的时候又打又闹,严重影响我们“紫龙小队”的“光辉形象”。小队长刘艳、刘芳异口同声说:“我们小队的纪律早应该整顿一下了。”她们的意见得到我的赞同。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四年下半年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当我抱着十分愉快的心情同这班孩子见面的时候,使我奇怪的是班上的21个队虽都不戴红领巾。课后我同几个孩子聊天,问他们为什么不戴红领巾?有的说:那块红布围在颈项上没有意思,有的说:我们戴了它人家就笑;还有一个孩子告诉我说:我的红领巾放在家里不见了。中队委员和小队长对队的工作也漠不关心,怕管“闲事”。原来这些孩子虽然已经入了队,可是还还有真正了解少先队是一个什么组织,不愿意参加队的活动。我在中队改选的过  相似文献   

5.
真不敢相信     
六一前夕,我来到北京一所小学校参加活动,因好久没和学生接触了,倍感兴奋的我和孩子们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开心极了。说着、聊着不知谁说了一句:又到期末,考完试又放假了。顿时笑容从孩子们的脸上一扫而光。不解的我说:放假多好呀,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想玩就玩。“阿姨,您不知道,如果考不好,假期就没有自由了。”一个小男孩认真地告诉我。“什么叫没自由了?”我继续问孩子们。“要考95分,假期才可以玩,考不上95分,看你这个假期的……”“考不好,放假读语文、数学各100遍,读不完别上学。”“如果会的答错了,放假天天罚站…  相似文献   

6.
如何面对暑假里的“办班热”●河北石家庄一位家长朋友来信说:暑假还没到,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的办班信息就铺天盖地了。我有一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不知道该不该送孩子去参加;面对假期里的办班热,我们当家长的该如何面对? ●答:家长该如何面对假期里的“办班热”,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发的老医生对我说:“可喜你已大好了。城市于你不宜,今夏海滨之行,也是取消了为妙。”这句话如同平地起了一个焦雷!学问未必都在书本上。纽约、康桥、芝加哥这些人烟稠密的地方,终身不去也没有什么。只是说不许我到海边去,这却太使我伤心了。我抬头张目地说:“不,你没有阻止我到海边去的意思!”他笑说:“是的,我不愿意你到海边去,太潮湿了,于你新愈的身体没有好处。”我们争执了半点钟,至终他说:“那么你去一个礼拜罢!”他又笑说:“其实秋后的湖上,也够你玩的了!”我爱慰冰,无非也是海的关系。若完全的叫湖光代替了海色,我似乎不大甘心。…  相似文献   

8.
常听一些中学生说:“在学校里,我天天盼望着假期到来。可真要放了假,又不知道做什么事。”还有一些中学生说:“有时我真觉得无聊。无聊极了,就想上网。一个假期下来,我不想上网都不行了……”由上可见,多出的闲暇,学生又常常不知道怎样打发。而没有引导的闲暇,恐怕是会让中学生滋生许多不良习惯的。  相似文献   

9.
想做运动员     
在体育活动课上,李老师要我们班为田径运动会出四名跳高选手。我们排着队来到操场。李老师说:“不想参加的女同学请到后面去。”这么一说,所有女同学都走了出来(包括我),大概都害怕跳高时的“高”难度吧。李老师又问:“一个想参加的都没有?”见没有人应声,李老师只好先去问男同  相似文献   

10.
在消魂与销魂之间,还有没有灵魂?我几番弱智地去理解,消魂就是“消灭灵魂”,销魂就是“销毁灵魂”,经过消魂与销魂,我们也许只能去瞎混。可是,当我经历了几回商家的促销活动之后。便反复追问自己:老参加促销,自己是不是也被促销了?我都被“促消”了,还有什么吃不消?今宵,我还没酒醒呢,你就问我酒醒何处?  相似文献   

11.
张利 《学前教育》2022,(23):23-25
<正>“长长的假期”结束了,升入中班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快速的发展,在过渡环节经常自发聊起假期时喜欢做的事情。一天,区域活动环节,一一询问班里的娃娃家去哪儿了,孩子们都没有回答,而是互相之间笑了笑。一旁的小小说:“小班才有娃娃家呢,我们都升入中班了,该玩别的游戏了。”我看着角落里的角色区,紧接着问小朋友们想玩些什么游戏。一一说:“我最喜欢艾莎公主,我想开个艾莎公主的商店,里面摆满艾莎公主的东西。”米芳说:“在假期的时候,妈妈总是带我去买蛋糕,我想开个蛋糕房,每天都卖很多漂亮的蛋糕。”鑫鑫说:“在假期的时候,妈妈总是带我一起坐公交车转一转,我想当司机去开车。  相似文献   

12.
“十一”假期过后,我组织班上的孩子进行“爱国”主题的谈话活动。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都很兴奋,有的说爱看国庆阅兵,有的说爱天安门,有的说爱国旗,喜欢去看升旗仪式……活动进行得中规中矩。可田田忍不住插话:“我爱护环境,不乱扔糖纸。”这句似乎“跑题”的发言一下子让我愣住了。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胡锦涛爷爷的“八荣八耻”后,队员们的反响很热烈,纷纷表态。李龙抢着说:“以前,我花钱像流水,从今天开始, 我把零花钱攒起来。”有队员说: “我再也不欺侮小队员了!”还有  相似文献   

14.
我参加全国老少先队工作者座谈会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的紧迫性。这也是近几年来,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会议其间,河南安阳总辅导员韩风珍说:“无锡的泥人都有研究所,而少先队、少年儿童却没有个研究机构.不搞好理论研究就没有出路.凡是少先队工作搞得好的省、市,都是理论上去了,这已经成一条定理。”上海就是一个榜样。当我们去拜访上海代表时,段镇(上海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同志说:“现在令人担忧的是,少先队系统,奇缺能  相似文献   

15.
提起湖北省宜昌市西坝小学二(2)中队的“快乐健身团”,队员们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健身团的团员!” “快乐健身团”成立之初,队员们纷纷踊跃报名,但仍有几个平常不爱参加活动的队员对此无动于衷。于是,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了“中队是大家,一个不能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队员们,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开学啦!《少先队小干部》又和大家见面了。你们的假期过得如何呢?我想肯定是优哉游哉、乐趣多多吧!嘿嘿,这个假期我们杂志的小记者也没闲着哦,他们有的参加了红领巾心向党——寻访光荣足迹少先队员暑期活动;有的参加了全国各族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他们寻访了那么多好玩的地方,采访了那么多有趣的少数民族小伙伴,快来跟随本刊小记者的镜头和文笔,一起去了解和感受吧。  相似文献   

17.
茫然     
开学了,感觉很累。其实,我不应该说“开学”这个词语的,我们在假期一直补课,没有放假,所以并不存在“开学”这样的说法。在QQ上,那些享受了几十天假期的朋友告诉我:“过得好快,还没有休息够就开学了。”听完这句话就觉得特别向往。以前我们也会这样,在  相似文献   

18.
案例: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正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忽然听到一声“报告”,我回头一看,发现有三位学生站在办公室门口,我问他们:“已经放学了,你们有什么事吗?”三位学生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后来还是一位男同学对我说:“王老师,你这里有废纸吗?”“废纸?你们要废纸干什么?”我一时不知道他们的意思,我想,我没有请他们来帮忙清理废纸呀!看到我发愣,三位同学连忙补充说:“我们是五(6)班‘废纸工程’的志愿队队员,为全校老师和同学服务。”“好!谢谢你们,你们五(6)班为教育活动和环境保护开了好头。”我一边说,一边将纸篓里的废纸给了他们。第…  相似文献   

19.
杨雄 《上海教育》2009,(13):10-10
“六一”期间,少先队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为充分体现少先队组织职能,发扬少先队民主,表达全市广大少先队员的意愿,市少工委在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了“代表提提案,队员表心愿”活动。市少工委共收到代表提案1414份,附议队员数达14482人;另有4898名队员参与了网络心愿调查。我注意到位列十大心愿之八的竞是“双休日能让我们做自己的事,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许多队员表示,中小学生在双休日自由度不高,所从事的有意义的活动不多,生活质量不高,课业负担繁重,双休日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休闲与快乐。有队员说:“但愿能在双休日抽出半天,让我们痛痛快快地玩。”  相似文献   

20.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黄帅同学的信和日记,象一颗有力的炮弹击中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要害,使我深受鼓舞,激发了我反潮流的革命精神,使我想起了我们班上师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天我们班上有些同学上课没有遵守课堂纪律,把课堂搞得乱哄哄的,老师看到这样便嚷着说要跟我们“硬对硬”,要把我们“治服”。到底“硬对硬”、“治服”是什么意思?我们真不明白。我们不是说老师对违反纪律的现象不要提出严格的批评,而是要批评的。但是怎么能说要“硬对硬”、要“治服”呢?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呢? “硬对硬”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本质是“师道遵严”,渊源于“孔孟之道”,不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