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一凡 《新读写》2010,(9):47-47
当读到她的《稻草人手记》时,我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古灵精怪的东方女子,她的名字叫三毛。当我还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喜欢疯玩和吵闹时,三毛的文字却能使我安静下来,来自撤哈拉的温暖阳光透过黑与白的纸页,穿过光与影的间隙,静静地洒满我的心房。  相似文献   

2.
《撒哈拉的故事》是著名作家三毛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她生前身后一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读者。本书收录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写的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沙漠生活艰苦荒凉,三毛却能以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写出妙趣横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小读者可以透过三毛的眼睛去探寻别开生面的沙漠世界,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感染到三毛在艰苦环境下乐观生活的精神。三毛,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给了我们曾经梦想过的,也让我们失去了曾经拥有的。——题记旅游是重要的休闲方式,人们在选择目的地时往往会选择名胜古迹。令人费解的是三毛居然选择了撒哈拉,那个颇有名气却很少有人问津的地方。我想,三毛的撒哈拉之行决非一种休闲之旅,而是一次精神的流浪。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物质文明,而人们的精神空间正遭受着污染与侵蚀。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三毛为什么选择撒哈拉了。三毛是明智的,她以行动实践了作为一名优秀作家的追求,同时也似乎在提醒人们守住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有人曾发问:“现在为何幸福越多而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中国大陆“三毛热”迅速席卷开来,笔者也被“卷”了进去。前边虽已写过《真情应在淡泊中》,对三毛及其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评介,但总感到意犹未尽,想再写点什么与广大读者共勉。著名作家郁达夫说得好:“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三毛的作品,是她自己货真价实的“白叙传”。这种“自叙传”,一方面在作品里保持住三毛的鲜明个性,另一方面是作品里所描写的内容都经过了三毛自己的内心体验,是她自己的内心里折射出来的光芒。正如美学大师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5.
温故三毛     
正一直很喜欢三毛的文字,前不久温故她的散文集,再次被她的文字所感动,尤其是她的《不死鸟》,写出她对生命的看法。可是三毛违背了这些从她心底掏出来的文字,她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生,经历了母亲的十月怀胎,是世间最奇妙的事。我现在所拥有的,真是到了失去的时刻,才知道我该如何面对?当人们面对失去亲人的事实时,又会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6.
说到撒哈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人和一本书。当我们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的时候,是否也曾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上架:《撒哈拉的故事》作者:三毛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 年5 月三毛,英文名Echo。有人说,她是撒哈拉迷人的天使,是沙漠盛开的玫瑰,是特立独行、将浪迹天涯视为宿命的奇特女子。而我总觉得"流浪"才是她真正的名字,由她填词的《橄榄树》,在齐豫旷远的声音中淋漓尽致地  相似文献   

8.
再读三毛     
三毛的书对我来说是不陌生的,很早就曾读过她的《哭泣的骆驼》《撒哈拉之恋》等集子,只觉得她是一个奇异的女子,选择了一种奇异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虽然她的书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总觉得她离我们很远很远。后来知道她来到了大陆,又很快回到了台湾,最后惊闻她自杀。三毛去世后,曾引起很大一阵子的三毛热,然而我想,三毛终究是寂寞的,因为我们不懂三毛。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在书店里随手拿起了一本《三毛经典作品》,随便地翻了翻,那些熟悉的文字忽然于我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于是便买回家,以便好好地再读三毛。因为知…  相似文献   

9.
品读三毛     
我不知道此刻的三毛悠悠的情丝又在怎样缠绵的一隅喁喁而语。她自从48岁告别这个世界,告别她的读者,她那些记录于世间的文字,就已化为了这个世界的一道永不消逝的清丽,化为了我为她涌动的感动,化为了我心灵深处的感应。今晚,夜凉如水,一支笔,一页纸,我试图寻到些点点滴滴,品读我挚爱的三毛。我漫游在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去拾那散落在沙间的点点闪光,拾那她与荷西萦绕在风沙中的恋情,去寻她遗落在沙漠中的梦的小屋。三毛,她是怎样一个女子,细腻而又感性,单纯而又活泼。文如其人呵,是怎样一份细腻的心思才能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中找到…  相似文献   

10.
以"小人物"自居的台湾女作家三毛,是深受台港、东南亚和中国内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欢迎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早被台湾《每月书摘》译成十五国语言,畅销海内外。三毛,原名陈平,祖籍浙江,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于重庆,一九四  相似文献   

11.
我喜欢三毛     
我爱三毛的书,我喜欢三毛的写作风格,更佩服三毛这样的作家。三毛所写的书全都是她的真实生活经历。有些同学不爱看别人的自传体文字,可我不然,对陈平女士的作品十分喜爱。她的性格、脾气无一不在文章中表露出来,让人看了有喜有悲有笑有泪。三毛19岁离家,49岁回国定居下来,30年来在外行走江  相似文献   

12.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孤寂的大沙漠让她心驰神往,于是她独自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寻找生命的真善美。她,就是三毛。  相似文献   

13.
三毛 《中文自修》2012,(1):12-15
如果你渴望冒险、渴望浪迹天涯,那么请读"三毛";如果你渴望思如泉涌、渴望感染他人,那么请读"三毛"。三毛的足迹会带你《万水千山走遍》;三毛的文字会让你知道俯仰皆文章,让你明白是什么使《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读三毛的作品吧,就从这两篇开始。本期主持:上海市黄浦学校张英  相似文献   

14.
大漠星空     
小时候,最喜欢在仲夏的夜晚仰望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然后昏昏睡去……长大后,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就深深爱上了广阔的大漠,向往着在那里无拘无束地仰望神秘、美丽的星空。总有些搞不懂,为什么地理书上讲的撒哈拉沙漠那么酷热难耐,荒无人烟,可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却风情万种,美丽无限?其实,我当然知道地理书的内容最真实,但我宁愿相信那大漠中永恒的美丽幻影。我更不想让自己深藏于心的幽幽美梦在现实中裂为万千碎片……我想,三毛大概是一个水的精灵吧?她能为炎热的大漠撒一片清凉。她那神奇的水就是——爱。我知道了,如果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正导语:三毛,原名陈懋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中国台湾。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代表作有《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等。  相似文献   

16.
任何写作都是一定语境下的写作。问题的区别就在于这种语境是否化作了作者内在的血肉,是否成为作者自己的呼吸。“撒哈拉”,因为台湾女作家三毛成为一种流浪的象征和爱情的见证,她既意味着苦难,更意味着坚守如一。我不能肯定,年轻的凌一定是在这种语境的暗示下写出这首《撒哈拉的故事》的,但她长期的“流  相似文献   

17.
三毛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定位的一个人物。她算不上伟大.然而在她的有生之年却一次又一次掀起席卷海内外的“三毛热”.并拥有一大批的“三毛速”。她的一生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却又荒凉。选取三毛的三次自杀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对三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三毛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对她的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三毛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定位的一个人物。她算不上伟大,然而在她的有生之年却一次又一次掀起席卷海内外的"三毛热",并拥有一大批的"三毛迷"。她的一生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却又荒凉。选取三毛的三次自杀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对三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三毛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对她的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我的撒哈拉     
每次想起三毛的沙漠之行,总会从心底涌起一股羡慕.远离都市的喧嚣与繁杂,到浊浪黄沙中去接受自然的洗礼,感受造物的神奇,寻找人生的真实,这是怎样的一种睿智呀?我想象着那样的画面:一个女孩、一袭长裙、一头长发、一条长纱巾,就这样坦然地面对着漫天的飞沙,自信、从容,并以此为乐.  相似文献   

20.
星雯 《大学时代》2005,(4):58-60
著名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中,描述了戴西的一生。这个历尽沧桑的女子,终生保持着美丽、优雅、乐观,她的经历让人惊奇,让人思索: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品质是怎样生成的?今天,这个叫黄圣依的女孩,心中最想演的就是30年代繁华落尽的金枝玉叶,像戴西一样的女人。她说,“我觉得自己身上还是有那气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