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张虹 《报刊之友》2012,(9):57-58,62
伴随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农民的社会地位、生存环境、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而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在农民的报道方面究竟是担承了一种构建其阶层(阶级)主体性认同的作用,还是在商业利益、市场博弈中放逐了农民这一最值得关注的群体。这成为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汪蕾 《新闻世界》2012,(10):62-63
新闻媒体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是安定团结稳定环境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媒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赋予弱势群体(农民)话语权。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法律观念,增强他们行使话语权能力的同时,齐心协力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魏毅 《新闻世界》2013,(6):39-40
当前的电视新闻中农民的话语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农民聚居分散,利用媒介的能力较差以及媒体更倾向城市有关,保护和加强农民的话语权,要从改变观念入手,为农民的话语表达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4.
农民平等话语权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农民群体在社会生活中话语权明显处于弱势,至少是无法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话语权.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应该为农民群体分发"扩音器",使他们的声音能被社会各阶层听到.在此基础上,本文阐释了选择电视担当为农民群体代言媒介的理由,并就农民电视台如何为农民群体行使话语权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牟旭 《大观周刊》2012,(33):74-74
农民话语权是一种公民权利,是农民在政策的知情权、发展的决策权、管理的参与权、利益分配的监督权和公平的诉求权等五个方面,充分、真实、公开地表达自己意志和想法的权利。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失衡,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话语权的缺失。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定到增强农民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我国媒体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还有所缺位,报道的视域还显逼仄,空间视域不甚开阔,纵深视域还缺少触及本质的新闻,没有充分发挥指导生活、引领舆论的功能.这些问题,与记者的媒介素养、媒体的社会责任、农民工的话语权直接有关.对农民工报道存在的缺位,反映了农民工真实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7.
翟秀凤  周智敏 《今传媒》2011,(10):41-43
近年来,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发出中国声音是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国际话语权并不简单等于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力,更是使自己的声音被广泛获悉的能力,因而了解并赢得国际受众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前提。在华留学生是国际受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华留学生的中国媒体使用和认同情况,进而为中国媒体有效地开展国际传播,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媒体影响力日渐提高,但是语言障碍、西方媒体为中心的传统国际传播秩序、内容吸引力不高、打入国际市场步履维艰的现状仍然制约着中国声音的发出。因此,建构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体系,必须针对国际受众的特征进行传播。既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又要促进文化交流和媒体传播的互动;既要遵循传播规律,又要融入国际话语体系;既要善于运用国际传播的技巧,又要正确处理"传播"与"宣传"的关系,综合提高媒体的国际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张帆 《新闻三昧》2005,(12):25-25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而与人口比例成反比的,农民的声音在电视上却是最弱的一个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捉民的声音很少在电视上听到,正在被媒介及其他话语权所湮没,这种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滥用媒体话语权行为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滥用话语权不但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和长期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健康运行也有一定的危害.之所以出现滥用媒体话语权的行为,与我国媒体自身的变革和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因而在我国媒体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媒体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严格杜绝媒体对话语权的滥用,形成一定的内外约束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陈睿清 《新闻前哨》2021,(5):104-105
近年来我国国家话语体系及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在新闻报道方面呈现出愈发多元的景象,新造词已经跃然到新闻报道的各个层面中,尤其是官方媒体新闻报道改革,破旧立新后大胆引进新造词尤其是网络新词.文章通过整理近年来官方媒体话语体系的嬗变、发声机制以及发声内容的转变,对新造词在官方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做初步探析,意在辩证地看待新...  相似文献   

11.
农民话语权的表达与传媒作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海涛 《新闻界》2004,(3):46-47
2004年初,安徽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历经三年创作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问世。由于作品深刻揭露了当前“三农问题”面临的诸多难题和矛盾,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心声,因此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新京报称作者的举动为“农民知识分子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翟乐 《档案管理》2021,(1):39-40
档案叙事不仅具有历史还原功能,还具有传承家国情怀的教育价值功能.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档案叙事对中国社会主流价值的挑战,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档案叙事进行应有的批判与反思.坚持"求真"的理性诉求和辩证唯物主义价值取向引领下的档案叙事,使叙事"想象"边界把握与价值引导并重,实现国家认同功能价值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城市慢直播正展现出很高受关注度。本文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城市慢直播具有构建受众的城市想象、影响城市认同、丰满城市形象的功能。未来城市慢直播可以通过内容多样化、增强互动性并采用多音响手段来提升受众的城市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为农民群体提供平等话语权,在我国当前环境下表现为一种政策性的惠农举措;但从更深层次上说,它是社会公平观念的理性回归——农民获得平等话语权是社会的义务,也是自身的天然民主权利。用美国学者费斯的话说:国家应该动用公共资源,使农民能享受到与其他社会群体同等的话语权,避免其在享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个典型案例入手,探寻农民群体从媒体视野中消隐的过程及深层次原因,并从观念转变与通讯员制度建设的角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媒介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状况,绝大部分媒介资源和受众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而人口占全国绝对多数,居住区域极其辽阔的农村地区,媒介资源却十分有限。农民周围缺少媒介,缺少接近媒介的机会,也缺少表达自己思想和观念的话语空间。农民与媒体的关系基本上是“疏离”的。媒体与农民的“物理距离”和“社会落差”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期,很多网友对某地一档综艺娱乐节目利用电话陷阱骗钱进行投诉,笔者通过仔细观看节目,发现这个节目有很多地方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赋予了农民物质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新形态,新农民的主体形象、精神诉求与社会认同感都在城市化进程中迅速破茧重生.新闻传媒工作者如何及时调整农业报道的视角,树立新理念,找准农民主体的新定位,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继而在构建城市化新农民主体形象及加速城市认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目前新闻媒体在农业报道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杨飞 《东南传播》2014,(2):86-88
本文试图利用媒介传播理论和舆论学的相关知识,以"乌坎事件"为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梳理提出针对性的舆论管控措施,以期对现实的农民群体性事件的舆论管疏起到纠偏勘误之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少在短时间内仍会是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但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信息待遇,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容中的缺失,这种关系的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媒体对农民的忽视;农民对媒体的漠视。大众传媒与广大农村受众之间的关系的疏远也成了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尴尬的局面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大众传媒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