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梅钦 《教师》2014,(3):41-42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创设口语交际情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采用多种方式把口语交际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并能用英语做事。  相似文献   

2.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运用此种语言进行交际,听说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在听力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预测能力,认定各句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抓特定细节的能力以及正确的听的习惯。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英语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创造轻松课堂英语氛围,减轻学生焦虑情绪,鼓励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组织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语言实践,把听说能力的提高与读写等各项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听说实践相结合,在训练学生学习技巧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提高,坚持不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英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重视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使学生成为自由组合的学习群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展开和运用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志芳 《考试周刊》2010,(24):141-142
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生服务。 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学生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初中阶段主要重视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而高中阶段则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加文化底蕴的基础,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语言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语言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学习。只有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实践中去理解、运用,才能强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学习英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通过强化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而且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出发,侧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言知识,进行大量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把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是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教学的要求提高到了学生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围绕着学生学习方式而展开。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为  相似文献   

8.
词汇教学法是国外最流行的语言 教学方法之一,它主张语言教学 应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构成语 言重大部分的词汇性短语、固定 搭配、成语、固定或半固定短语等 多词预构语块的学习上。词汇教 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语言能 力,还可以使他们发展自己的社 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策略能 力,有利于他们语言交际能力的 提高。然而,词汇教学法没有把语 汇的学习与整个语言系统的学习 相结合,更没能把语言的使用与 其语境相联系,是它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蒋峰 《考试周刊》2011,(61):114-114
新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来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能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要为学生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互动平台。在课堂上合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自由地运用语言,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互动模式下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坚持把互动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旨在通过调查探讨网络背景下的项目语言教学(PBLI)能否促进ESL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220名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受试对象,进行两个学期的项目语言教学,通过前测和后测的调查问卷及半结构化访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项目语言教学,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策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把语言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邵桂萍 《考试周刊》2011,(74):132-132
英语课程教学过程及其模式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和使用能力的关键.要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悟文本知识.加深学习感悟,提高学生理性运用思维的能力。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潜能,体现学生课程学习主体价值意义.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中学生英语学习语感能力培养作探析,旨在阐述该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转化生成能力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这种语言学习感知能力培养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心理活动,具有内生性和延伸性。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培养是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和思维,增强综合语言使用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因此,我们在学习或教学英语时,要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它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可以把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贯穿于语言学习中,把语言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学生正确英语语言感知能力培养方法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认知心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语言学习心理的正确引导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形成正确学习表达思维,提高运用能力。通过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学习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邱玲玲 《考试周刊》2011,(64):111-111
中学生口语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是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语法规则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提高语言交流运用的准确性和生成性,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交流需要。学生在正确语言交流思维引导下能够更好地运用文本知识。提高语用技能水平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的桥梁、交流的工具、一种可以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此外数学语言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鉴定。之所以小学低段的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十分重要,是因为他们认识的字少、理解和组织语言能力弱、缺乏锻炼。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由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数学符号、数学术语组成的科学语言。最终要由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以便掌握和理解,数学语言还用来表述各类数学公式和性质、概念和规则。教师应该把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和学习数学知识紧密结合,把培养数学语言看成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培养,进而使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进步。  相似文献   

18.
谢正婷 《考试周刊》2011,(18):132-133
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素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就是在关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这种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英语二期课改的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中心转移到交际能力为中心,以满足社会对于交际型英语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能否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条件,在不增加学生课时负担的前提下,通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把隐性课程作为外语学习的环境、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提高外语学习的趣味性,最终培养学生向社会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国内外语言教学界都开始认识到。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外语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把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