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 《湖北教育》2006,(3):22-22
学生为什么会顶撞教师呢? 1.有的学生想以“顶撞”证明自己的个性与独立。中小学生处于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证明自己已长大了, 他们期盼摆脱老师与父母的“唠叨”。于是,有少数学生在老师面前显得不耐烦,往往在与老师谈话的过程中顶撞老师。这类学生,往往平时比较调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03,(16)
123456:一般来说,小学生总是喜欢对他们和蔼的老师,不太喜欢对他们严格要求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点,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教师争相比较谁对孩子更“温柔”,这样就会造成教学工作上的另一个极端——课上太民主,教师太“温柔”,该批评的不批评,不该表扬的瞎表扬。wfykw:有的高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平日里哪位老师对自己严了,哪位老师不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教育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此,如果说从量的方面解读尚有一些积极性的话(要求授知的老师知识储备一定要大于学生,激励老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那么,从质的方面理解,就会感到大有问题。同样由比喻切入,我们熟悉的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以“春蚕”和“蜡炬”将教师比喻成最无私奉献的人。的确,教师对待学生是最无私、真诚的人,他们总是希望倾其所有、所知、所能传  相似文献   

4.
赵建明 《甘肃教育》2014,(17):35-35
正中学学生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他们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现陈述如下。一、育人先塑己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上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影响。学生通常会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楷模。因此,我们教师更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平时严格要  相似文献   

5.
老师们对学习好目一听话乖巧的学生往往偏爱有加,有时甚至宠着、惯着、护着,怎么看怎么喜欢,就算发现他们身上有缺点,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小痛不痒地说几句,生怕他们受了委屈。评选各类好学生时,老师们也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给他们开绿灯,就因为“这是好孩子,评不上多可惜呀”。老师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讨论,让“优秀生”成为教育的盲区,只会使这些“好孩子”被宠出“骄”气和“娇”气,使他们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从而不能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更不能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优秀生”自身暴露的问题应该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讲课时,教师称自己为“老师”这在常人看来非常普通,也较为普遍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然而,这样的“答案”在上海市实验小学却是“不合格”或行不通的。新教师来校数周后,校领导必听一节随堂课,此时往往都会听到这些教师称自己“老师”,或在“老师”前加上自己的姓。课后,这些教师都会被问:“你和同事说话,会不会称自己为‘老师’?”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们会获赠这样一段话:“你和同事在一起,你认为你们是平等的,因而你会不假思索地称自己为‘我’,而与学生在一起时,你为什么会脱口而出以‘老师’自称呢?”实验小学的“小题大做”,还是很…  相似文献   

7.
王志芬 《新疆教育》2013,(7):184-184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中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使他们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虽然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但是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总想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因此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会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中学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差,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的?”、“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学,怎么想,他们的疑难会是什么?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等问题,而不能自己成了老师便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做好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往往具有“成人感”,主观上他们觉得自己是成人,有能力、有知识、有气魄,但在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还不脱稚气。如果教师不了解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这个特点,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行动,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或敌对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要细心观察,尊重学生人格,遇事和他们商量,不包办代替,让他们的“成人感”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中学生正是青春发育期,身体迅速成长,思想上有“成熟感”。但是,中学生还处在长身体阶段,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教师要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10.
黄海英 《中学教育》2003,(7):35-36,31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抓好班级的教学质量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 ,许多班主任的一个普遍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这不失为班级工作的一种好办法 ,但多数教师在“带中间”这一环节上比较薄弱。其实在班级中占比重最大的应是中等生 ,中等生由于他们不成熟、不稳定 ,所以各方面都处于一般水平 ,平时表现平平 ,常不被老师重视。但他们身上也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 :要求进步 ,羡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赖 ,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等。因而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 ,如果我们什么时候“放一放” ,他们…  相似文献   

11.
一、缘起1988年 ,我以一名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身份下幼儿园时 ,有“因为一种使命而自豪”的感觉。扛着一块有硕士学位的大学教师的牌子 ,我经常喜欢暗暗地享受一线教师“仰视”的目光 ,也经常暗暗地享受滔滔不绝地向一线教师“发布”新言论的过程。可是有一天 ,一位幼儿园的老园长打电话告诉我说 :“我们幼儿园的小老师既希望你来 ,又害怕你来。你讲的话他们听不懂 ,但又不敢问你。他们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 ,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所以 ,听说你要来 ,他们会因为害怕上不好课而哭。你一走 ,他们又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弄不明白而哭。…  相似文献   

12.
花季青少年的心理是脆弱多变的,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在校园度过,非常需要老师的理解、关爱和呵护,他们的向师性也使他们对老师的言行举止加以模仿,作为非权力因素的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如果你性格不成熟,喜怒无常,甚至让人感到有点暴戾,你的学生就会觉得你琢磨不定,对你敬而远之,从而使你失去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难以造就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成熟、稳定的个性,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安全港湾。作为教师,你能给学生一个成熟稳定的性格吗?下面有25道题,每道题都有几个备选答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题目下面…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新老师对学生而言总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在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期待.期待着有一个让他们喜欢的老师出现.期待着有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意外惊喜的老师出现。当学生在课堂上首次见到教师时,他们对教师的品德、学识、才能、个性尚无了解,他们会从哪些方面来形成对老师的最初印象呢?一般来说,教师的仪表、身材、表情、谈吐、姿态、年龄等都是学生构成对教师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外表、言谈和行为这些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最佳诠释。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这一过程中.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例。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看来.老师的形象是无比高大的,老师的威信是无可怀疑的,老师是真理和美德的象征。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他们期盼着从老师信任的眼神、微笑的脸庞、亲切的话语中,得到鼓舞和教诲。他们确信老师是自己可资仿效的榜样。然而,在教师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英语。我认为,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已失去了自信心。所以,只有重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才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根本。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师善待学生是与人为善,诲人不倦。有些学生属于班里学习较差、很少得到老师表扬的,有些甚至经常招来老师的挖苦,他们大多数有很强的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心不在焉,不发言也不学习,思想在别的地方“漂移”。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原谅他们,并努力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6.
李霞 《今日教育》2013,(7):106-107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着装尤为重要,因为这个职业所面临的对象最为特殊,他们会把教师看做榜样,模仿教师的穿衣打扮,对自己的老师评头论足。如果教师不注意着装打扮,甚至会给自己和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瑞士日内瓦的幼儿园,一向注重给孩子自由,以培养自主能力为主。吃饭从来不喂每天中午,由老师给孩子们分配食物。但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老师从不会以营养健康”为由进行“强行摊派”。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很不喜欢,老师就少给或不给。领到食物后,大一点的孩子拿勺吃,小一点的也会自己抓着吃。除了身体不舒服时,老师可能帮助他们吃饭以表示安慰外,基本不会出现喂饭的现象。老师只会比划着用勺的动作,启发孩子吃饭。一旦午餐时间结束,不管饭菜有没有吃,都会被收走。此外,即使在别人家做客,瑞士家长也会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曾有一对当地朋…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敬重他(她),见面就会主动向他(她)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对有的老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她),尽管他(她)“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人响应。 同样是老师,为什么学生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实,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吸引学生。 这里的人格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为什么这些因素会起这样大的作用呢?这要从教师的劳动特点说起。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感动的事情大家谈。我园有一个惯例.就是每周的例会上,在管理人员总结回顾上周工作之前,先请教师谈谈一周来发生的令自己感动的事情。有的教师说:“自己打饭经过大厅门帘的时候,x老师会主动帮着把门帘拉开,虽然是一个小动作。但是感觉非常温暖。”有的教师说:“我们班的生活老师会利用午休时间主动把孩子衣服上掉下的扣子缝好.并主动帮我们做教具。”  相似文献   

20.
晏红 《家庭教育》2006,(4S):30-31
有一个教师家庭,孩子很聪明,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跟人打招呼。学生经常会有问题到老师家里请教,出于礼貌,学生们常常跟老师的孩子说说话,但这个孩子很少接话、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学生觉得挺尴尬。学生不明白,老师常常教育他们要有礼貌,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提这样的要求呢?但这话只能憋在心里,谁好意思向自己的老师提意见呢?这位教师的家庭教育误区可谓“当局迷,旁观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