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构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完善政府导向机制,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建立校企双方利益驱动机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建立企业优先选才制度和校企人才共享制度;强化行业协会监督协调服务机制,为校企双方搭建信息交流和人才共享平台;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校企紧密型合作机制,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要突破吸引力的瓶颈,政府、学校应该协同行动,共同解决,各自要定好位,发挥好各自应有的功能。政府应建立高职本科教育层次;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重点要做好专业品牌建设工程、卓越团队建设工程、校企合作推进工程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宏观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无法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的需要。在法律或政策层面,亟待建立权威、科学的校企合作组织协调制度,认可和规定职业院校的多元办学制度,制定或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独立的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制度、独立的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地位和待遇提升制度、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在学校规章层面,亦迫切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教育性不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企业指导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校企合作基础薄弱等问题,其中,企业参与动机复杂、校企双方存在博弈行为、制度建设滞后是主要原因。文章认为,应从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建立准入资格和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激励保障与利益共生机制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构建"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用人的满意度。"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明确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组建校企合作共育组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拔学生组建"订单培养班"、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以及优选毕业生安置就业等六个部分。"订单式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又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能力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高职教育激励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校企进行深层次合作,才能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校企进行深层次合作,发挥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必须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发挥诱导因素的动力,激励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确立行为导向制度,激励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合作平台;建立保障制度,使校企双方利益都能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办学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建立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构建校企"目标共同定,资源共同建,人才共同育,成果共同享,责任共同担"的"五个共同"紧密合作机制。以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载体,探索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之路。为解决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我国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为此,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通过组建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为我国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树立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大,只有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校企合作共同体为平台,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双主体”育人模式,推行“创新型教学改革”,构建第三方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能从事ICT行业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各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必要合作模式.近年来,国家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校企合作的重要政策文件.校企合作作为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实现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组织社会学是社会学分支学科,从组织社会学这一新兴视角分析校企合作面临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制度三大瓶颈,并从三方面构想其突破路径:转变合作理念,寻求目标平衡点;完善组织结构,建设职能明确的多元联合组织;构建合法合作机制,提升校企合作规范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的宗旨为服务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促进就业,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按需组合,共同发展,相互支持,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发展模式,在校园建立企业营销与人才储备基地。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职业教育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着法律支撑度不强、行业规章欠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经费投入不足、企业对产学合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据此,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必须建立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统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须进一步强化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必须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短缺不仅体现在人才的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的质量上。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没能达到与行业企业充分接轨,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脱节。因此,高校和企业应进行深度合作,瞄准行业所需人才特点,建立校企联合的管理模式,组建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69-70
随着全球高铁时代的到来,我国铁路建设与运营项目多、规模大等特点,各铁路局及施工企业项目任务繁重与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技能岗位人员缺额的矛盾,尤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的矛盾日益凸显。铁路职业院校应紧抓机遇,立足校企合作一体化,建立共同发展、校企双赢的动力机制,联合创新铁路施工与维修养护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双赢既是校企合作的切入点,也是校企合作的落脚点。建立政府保障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共同投入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人才优先选用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等多元合作动力机制,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多元化合作的深入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和突破口.校企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体制创新,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开放式办学体制,组建与产业链时接的职教集团;必须进行机制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学校、人才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从校企合作的根本性目标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高校就业资源分配机制均衡性发展的有效评价,通过深入挖掘就业资源,对校企合作就业资源分配机制构建全面性进行完善,加强该机制对高校人才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双重推动作用。研究表明,高校就业资源分配机制构建的核心在于校企合作状态下,对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的有效完善,科学确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发展关系,突出资源分配机制构建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9.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是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院将企业引入校园,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投资,建设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展项目引导的教学组织方式改革;了解企业需求,建立稳定的顶岗与就业基地。提出了“人才”供给与需求是校企合作的纽带,技术更新与应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双方合作框架的构建、组织机构及制度的完善是合作成功的有力保障的基本构想。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当前职业标准开发滞后,证书管理不够规范,在就业中作用不明显等原因,实施难度较大。因而职业院校应转变办学思想,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社会上也要完善职业分类标准体系,严格就业准入及人才激励机制,才能保证该项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