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步入高尔基情感深处》重新审视了以往高尔基研究成果,廓清迷浸在高尔基身上的层层迷雾,解开了高尔基晚年的种种疑团,作出符合实际的诠释,使我们不断走进高尔基的情感深处,把一个真实的高尔基活脱脱地呈现在读面前:高尔基曾站到人类的思想峰巅,也同时难以摆脱历史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学"在俄罗斯文艺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都是一门"显学"。中国的高尔基学也经历了百年的漫长历程,大致形成四个阶段,陈寿朋先生的高尔基研究隶属于第四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由《高尔基美学思想论稿》、《高尔基创作论稿》和《高尔基晚节及其他》三部著作构建了陈寿朋先生研究高尔基的理论体系。陈寿朋先生持论公允、资料翔实的论著为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小摄影师》一文所表达的,是高尔基爱护少年儿童的思想感情。但是,课文并没有一句直接写到高尔基爱护、喜欢小男孩的话,爱护小男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表达出来的:一、行为表达法。例如当高尔基打开纸条,看见纸条上面写着“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时,高尔基就“从窗口向外望去”,并同意让小男孩进去;当小男孩要求高尔基坐在沙发上看报时,高尔基就“拿了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当要开始摄影时“,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高尔基年纪大,是个名人,竟然“听从”一个小男孩的“安排”做动作,这种行为足以看出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欢…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学”在俄罗斯文艺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都是一门“显学”。中国的高尔基学也经历了百年的漫长历程,大致形成四个阶段,陈寿朋先生的高尔基研究隶属于第四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由《高尔基美思想论稿》、《高尔基创作论稿》和《高尔基晚节及其他》三部著作构建了陈寿朋先生研究高尔基的理论体系。陈寿朋先生持论公允、资料翔实的论著为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乡土情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出了一个大文学家高尔基。高尔基童年坎坷,生活艰辛,寄养在外祖父的家里。所幸的是高尔基有一个很慈祥、很善良的外祖母。外祖母疼爱高尔基,常常让高尔基倚坐在她的身边,一面手捻毛线,一面口里轻轻哼唱俄罗斯乡土歌谣,讲述民间故事。高尔基听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地学着外祖母的口气哼唱。不知不觉中,高尔基的心田里撒下俄罗斯乡土文学的种子。无怪乎高尔基在其全集最后一卷《回忆录》里写道:“外祖母是我的真正的启蒙老师,是她打开了我的心窍,使我认识了人生,理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1868——1936)是无产阶级文艺大军的旗手。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对高尔基曾做过高度的评价:“高尔基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对无产阶级艺术作出了许多贡献,并且还会作出更多的贡献。……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权威,这是无可争辩的。”(注1)本来是“无可争辩的”,可是万恶的“四人帮”却污蔑高尔基是“同路人”,他们丑化高尔基,狂吠要把他的作品“倒过来看”。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7.
对高尔基的印象,一直滞留于那只在暴风雨来临之夜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勇敢《海燕》,而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更强化了这一印象。事实上这也是高尔基及其作品在中国传播的主流方向,高尔基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为中国人民所景仰。中国读者知道高尔基的《母亲》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1929年夏衍根据日文首先翻译《母亲》,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8.
小男孩又一次来到高尔基的窗下,秘书说:“你是昨天来的小男孩吗?”“是的。”小男孩点点头。“快进来,高尔基先生等你好久了。”秘书欣喜地说。小男孩走进去,向高尔基敬了个礼,连头也不敢抬,说:“高尔基先生,昨天我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实在抱歉。”高尔基微笑着说:“没什么,其实你不用走,我这里有很多胶卷嘛,可是你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小男孩听了高尔基的话,也忍不住笑了。这时,高尔基拿出很多胶卷,说:“这些都送给你了。”小男孩惊喜地接过胶卷,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心中对这位伟大的作家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高尔基说:“还愣着干什么?快照…  相似文献   

9.
1高尔基(1868—1936)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工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在裁缝店里,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2有一次,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夜深了,高尔基就点燃小油灯继续看。不料被老板发现,老板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的灯油都快用光了!"老板娘闻声,开始殴打高尔基。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等了一天又一天,就是不见小男孩的身影。一天,高尔基意外收到了小男孩的一封信,信上说:“……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生病了,不能给您照相,很遗憾!我现在住在医院里……”高尔基看完信后,马上叫秘书去买一束五彩的鲜花和一篮新鲜的水果,然后带上装好胶卷的照相机,亲自去医院探望小男孩。当高尔基高大、瘦削的身影出现在病房门口对着小男孩微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今年6月18日是高尔基逝世20周年的纪念日。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者,伟大的作家,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导师和舵手。从1891年一直到1936年,高尔基始终辛勤地从事艺术劳动。他所写的作品和文艺论文、文艺批评、政论、杂文,在数量上是空前的。高尔基对于儿童和儿童教育事业,是非常关怀的。他一生中给孩子们写过不少的童话和其他读物。这篇文章介绍了高尔基对教育工作的一些言论。  相似文献   

12.
苏联时期的城市,第一条主干道叫列宁大街,第二条通常就叫高尔基大街。高尔基这位苏俄文学的泰斗,一生曾有过多次自我否定的价值观大跳跃。对他的评价像来回烙饼一样不停地翻个儿。在1992年否定高尔基的浪潮中,高尔基、法捷耶夫等人的书作为思想上有害的  相似文献   

13.
邓矿明 《教育导刊》2003,(8):120-120
《小摄影师》一课讲一个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有照成的故事,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小男孩照相,他非常尊重"小摄影师"的意思,并尽量使他满意,但小男孩因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  相似文献   

14.
时间:1928年夏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地点:列宁格勒城里,高尔基的办公室。 人物:高尔基,小男孩(10岁),高尔基的秘书,晚报记者等。 布景:将教室的讲台稍改装成一个窗台。一张小圆桌靠窗摆放,桌上有书籍、报纸和水杯。桌旁摆一个沙发。 (幕启。高尔基坐在桌子旁,聚精会神地工作。秘  相似文献   

15.
一天,高尔基正和一个客人谈话,秘书进来告诉说:“外面有个青年作家要求见您。”高尔基点头答道:“让他进来吧!” 青年作家进来,见高尔基正在认真地听一个老人讲话,就肃穆地垂手站立一旁。 高尔基说:“不要拘束,请坐下,大家一块儿谈吧!”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1868—1936)被迫流亡国外,寄居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一次,列宁来到这里看望高尔基。高尔基对列宁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流浪生活。当时列宁全神贯注地倾听着,那双习惯地眯缝着的眼睛灼灼发光。他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这些全写下来,老朋友,应该写!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非常有益……。正是在列宁的倡议下,高尔基创作了三部自传体小说《童年》(1912—1913)、《人  相似文献   

17.
过了几天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有一个小女孩想见您。”高尔基忙说:“让她进来吧。”小女孩拿着照相机走进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问:“你是谁?小姑娘。”小女孩说:“我是上次来给您拍照的那个男孩的妹妹。”边说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你哥哥呢?他怎么没来?”小女孩哭着说:“那天,哥哥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被汽车撞了,他的一条腿被撞伤了。哥哥一直记着要来给您拍照,所以就让我来帮他完成任务。”听了小女孩的话,高尔基的眉头皱了起来。小女孩很快给高尔基拍完了照,她收起照相机感激地对高尔基说:“谢谢您,高尔基爷爷,我哥哥知道…  相似文献   

18.
书的比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 泉。"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 扑在面包上。" 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  相似文献   

19.
《小摄影师》一课讲一个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有照成的故事,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小男孩照相,他非常尊重“小摄影师“的意思,并尽量使他满意,但小男孩因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   ……  相似文献   

20.
一、情境导入1901年11月7日那天,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他们是来给自己喜欢的作家高尔基送行的,沙皇政府这次破天荒地没有审讯就急匆匆地把高尔基放逐到库尔斯克去,高尔基刚来,人群中就爆发出了欢呼:"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