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学校的重要任务。需要校长具有创新精神,激发教师的创新性,有创造性集体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创造力。学校应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一种新题型.这类问题主要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归纳、探索,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编拟探索性问题,因为这即是中考的需要,更是创新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编拟探索性问题呢?本文以2003年中考中的几何问题为例,谈一下编拟探索性问题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有效工具,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面对新的对象,新的学科教材,新的质量要求,教师需要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去处理一些问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构造自由的课堂,发展学生独立的个性;让学生创造性记忆单词,找出规律,机智回答.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需要教师有创造性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从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角度分类,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包括以下要素。1创造力。人的创造活动是复杂多变的,每个学生创造发展水平又是千差万别的,要使每个学生的创新素质都得到良好发展,就要求教师有很  相似文献   

5.
1教师自身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前苏联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是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新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失去生命力。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基础被育阶段,我们应在夯实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充分利用兴趣这个“启动器”的作用,想方设法点燃儿童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巧妙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首先应具有创造性.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的课堂情境中去,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的创造性学习的良好们境。 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草原的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轻…  相似文献   

7.
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不仅仅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品质.因此,对于数学教学的目标也不仅限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创新意识要加强,教学方法要日趋丰富.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教师在这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掌握创新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丽 《陕西教育》2010,(5):43-43
语文是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创新,创新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已被教师们充分注意到.然而学生的作业也同样需要创新。作业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人才。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面上就要特别注重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的研究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最终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