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心理科学自身的发展,我们更多地发现,教育对个体的关注尤其是对个体心理的关注实在太少了,中国的教育之路所承担的"道义之责"太重了.道德本没有错,但道德不能从外面去"灌",而应该从心底去"引".我相信人性本善,但这种道德观念须从受教育者内心"自然"流出,而不能像传统儒学一样硬塞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心理科学自身的发展,我们更多地发现,教育对个体的关注尤其是对个体心理的关注实在太少了,中国的教育之路所承担的"道义之责"太重了.道德本没有错,但道德不能从外面去"灌",而应该从心底去"引".我相信人性本善,但这种道德观念须从受教育者内心"自然"流出,而不能像传统儒学一样硬塞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生命道德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教育学的“视界”.但教育究竟应当如何关注生命,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从多种视角深入思考的问题。从伦理层面梳理生命、道德、教化三者的关系.谈论道德的教化问题,关注教育整体对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是讨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塑造人健康的人格、灵魂,把人放在首位,关注个体的拓展、培养、塑造.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其一,重道德规范的宣讲、政策的灌输,轻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时下,有些学校大搞“形象“工程,对德育工作只讲形式的轰轰烈烈,而无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和丰富内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躬身自省,去深刻洞察道德的本质,去体悟道德的真谛,忽视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这种道德教育只是一种被动的“应试德育“,学生被动接受了政策的条条框框,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看来,荣辱观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而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是真实的、基于心灵的。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真教育要“打到心里去”。不能“打到心里去”的教育是伪教育.最后不能真正地影响学生的人生信仰。荣辱观是价值观的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讲。荣辱观教育正在守卫我们的价值底线。“知耻”“晓荣”是人生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群体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个体生命处于依赖与压制的关系样态,群体生命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形成了一种群体性道德范式,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更关注群体生命层面,压抑个体生命的整体主义成为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得以尊重,个体从造反走向彰显,道德及道德教育开始关注生命的个体层面。从群体本位中走出,超越个人本位,走向类本位,以实现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共融。道德教育从培养“依附性”道德人格转向共生性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从外延界定的角度分析道德教育的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因“材”施教,提出了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可行性,理清了与易混淆概念的界面。并在此基础上,从“材”和“教”的界定、“材”和“教”的关系两个角度赋予道德教育因材施教以新的内涵,提出了道德教育因材施教应具有的教育意义:将“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考虑道德个体差异的存在,关注道德个体并关注道德教育与心育的交叉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陈联 《文教资料》2012,(19):142-143
社区教育的内涵和本质都是指向个体发展。但是,目前因为社会对其认识不充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欠缺等原因,影响了社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落实和进程。社区教育指向个体发展,需要从关注个体,获得社会各方的支持;了解个体,提高专兼职人员的素质;尊重个体,体现“以需定供”原则等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教育学者Kieran Egan研究指出,个体心灵的发展,遵循由“神话阶段”、“浪漫阶段”向“哲学阶段”、“讽喻阶段”发展的内在节律前进,教育只能在适应和配合这个内在节律(或发展顺序)的前提下,去促进个体心灵的发展。本文研究认为,Egan提出的这种思想,从一个侧面对古老而常新的“循序渐进”、“遵循自然”作出了独特而令人信服的解释与论证。这种富含原创性和洞察力的教育见解,值得我们关注、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徐萍 《中国德育》2007,2(2):14-17
任何不囿于工具理性概念的教育都很关注个体的道德之维。情感的生长是个体道德形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历来受到中西方思想家的共同关注。由于哲学上对情感的解释不能达成一致,情感与情感教育的边界不很清晰。文学与艺术代表着人类的感性能力,它们在道德情感的养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刘建荣 《湖南教育》2011,(12):53-54
现代社会,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教育更应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德育,是促进学生感性生命自我成长、作为完整的生命体健康幸福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往往更多地表现为要求学生按一套既定不变的、不容置疑的道德规范,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去思、去做,孩子的个性、情感被压抑,主体性丧失,成了道德容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状况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民道德教育长期定位于道德的社会功能的教育,忽略了道德的个体功能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同时道德的个体功能的作用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以道德的个体功能为切入点,做到道德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理想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对道德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个体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道德情感,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分辨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理论研究要走到教育实践之中,但需要问责:“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的正当性是什么?”、“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对于教育理论意味着什么?”、“教育理论是否自觉‘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后果?”。否则,“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并不明晓。“走到教育实践之中”须得对教育实践之本质有明白的概念,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目的恰恰在于此,在于形成“对实践的知识”。这是“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前提和基础。这显然是“思”的事情,绝非简单易行。“知识即美德”,教育理论关注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一种道德重负。它拒绝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任何失重行为。  相似文献   

15.
品读     
<正>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拥有知识的多与少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人的灵魂的高尚与否。道德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教育。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在当下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道德教育正在被“轻视”,很多教育者选择把知识的灌输工作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一个学生如果空有知识,而道德不全,是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礼仪教育中的德育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与道德密切相关。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但我们现在的许多高校学生只“知书”而不能“达礼”者多。所以,礼仪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要以重视加强礼仪教育为起点,深入挖掘礼仪教育中的德育内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个人修养准则,从而为将来成为高尚道德的实践者、示范者、传播者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7.
班级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发展,这种发展虽然依赖于学生个体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但又绝不仅仅是这些,而是超越于这几之上的、且涵括了这些方面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即个体人性的全面发展,其内涵甚为广泛,最为重要的应该是个体道德的发展。理解与教育,应该成为当前班级活动的价值取向,管理和灌输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的需要,不能促进道德主体的完整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对待学生需不需要道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协调相互关系、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以及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一种平衡机制和实现方式。”概括地说,协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求得共同发展,以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道德产生以及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道德之于教育有更为深切的必要性:首先,道德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在需要。教育目的本身已经蕴含了教育伦理在内,教育应该是道德的。“大…  相似文献   

19.
“尊重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一直以来被广为提倡。尊重作为人性之需和伦理准则,是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在当前社会道德风气滑坡、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频发、学校德育工作不利的背景下,“尊重的德育”的理念理应被关注并给予理性思考。“尊重的德育”从目标追求上看强调要把道德价值、德育地位和人的尊严高高挺起,并要从尊重道德、尊重德育和尊重学生三方面去认真践行。  相似文献   

20.
至善是被人类普遍追求的东西,具有绝对的价值,教育对善的向往自古以来通过各种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取得实际的效果。然而反观今日教育的现状,却发现教育所设定的价值目标和规范并没有切实转化为教育的现有。虽然人们对道德原则和规范介入教育生活已达到了一定的理性自觉,但我国不应只停留于反省与思索的层面,更应关注教育的实践活动,从教育者个体的内在德性保证和社会的外在保证两个主要方面去实现善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