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德”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南宋永康学派的陈亮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功利德论:反对理学空谈道德性命之说,肯定道德的功利性。在伦理层面上,主张“功到成处,便是有德”,提倡才德并美、济时达务的理想人格;在政治层面上.主张德化为本,杂王霸、会事功的富国强兵之说。陈亮的功利德论在中国古代“德”范畴的演进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全面理解道德的内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特征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党性和科学性、理论性与应用性、创新发展与超越性的辨证统一,具有鲜明的理论特,以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德育理论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操作典范。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中贬抑功利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人们的功利追求与市场机制交相作用客观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功利的追求容易失范而走入唯利主义的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人们的功利行为,积极采取措施,培育人们形成合理的功利观。  相似文献   

4.
"以彰显功利的方式超越功利",构成了当前时尚文化既与传统艺术根本一致、又有别于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充分显示了审美超越功利不仅有去功利的方式,而且有彰显功利的方式,从而揭示了审美与功利之间的双向性辩证关系,并将促使现有美学理论的"超功利性"观念摆脱其片面性,以适应和推动当前时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探索"真"、寻求"善"、实现"美"是人之超越性的体现,是人不断生成的动力.作为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事业--德育的根本任务应是唤醒人们沉睡的或被压抑的超越意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曾经刊发过这样一则新闻:15岁的荷兰女孩劳拉·德克计划于2009年9月起航,笃驶一条8.5米长的帆船在两年内完成环球航海之旅,以期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单人环球航海者。这一计划得到她父母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趋功利与去功利作为一组两歧性的矛盾不断纠缠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就业观中,对现实利益的追逐催生了"趋功利"的倾向,然而理想并未完全丧失,而是以一种反思的姿态彰显出"去功利"的倾向。分析大学生就业观中这一思想矛盾的生成与交锋的过程,并主张通过一种理性审度的方式来划定两者的合理性尺度,从而达成统一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价值必将上升为教育的主导价值,而推动这一上升的使命历史性地降临到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身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功利观作为带有阶级属性的意识,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中拥有迥异的内容.包括学生党员在内的所有党员同样具有功利观.但是,我们发现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党员的功利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值得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论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对德育的借鉴意义,素质教育主导理念对传统德育的理性反思,素质教育思想对新世纪德育建构的指导,都昭示着德育需要在素质教育的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是一种终极价值取向,是生活中唯一的善。现代人的实存状况和现代德育的困境,反映了德育与生活的断裂和人对自身存在缺乏终极的问询。德育应是以人为目的的德育,并在德育过程中引导和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和选择意识,成就人的德性品质。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性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道德教育论与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分别从社会性和主体性角度揭示道德教育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二者又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割裂了道德教育中社会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片面地将其一方视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实质上,主体性道德教育与社会性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主体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主体性需要方面确认道德教育;社会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社会性需要方面把握道德教育;我们应当超越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和社会性道德教育论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理解,站在更高的视点和更广的视野中去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德育目标论     
德育目标是德育目的向德育实践转化的中介,它的科学合理,是德育富有实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在对其定位,性质,内容,途径,结构,体系和依据充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必需的基本教育、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指导,重整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生命的基本依凭,离开了道德,人何以堪?同样,规范的道德也蕴藏着一种规范秩序至上、集体至上、精神至上等远离生命的危险。基于生命立场的道德教育应是:在秩序与自由之间,从规范至上对生命自由的僭越中走出;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从群体至上对个体生命的干涉中走出;在身体与精神之间,从精神至上对生理生命的漠视中走出。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教育是提高全民道德素养的一项基本工程,也是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势必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将高校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探析,目的是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使公民道德教育与高校德育切实的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建国60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先后采取的是政治取向、经济取向和文化取向模式,它们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模式更多地暴露出它们的不适应性,建构新的德育模式成为今天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心理取向模式正是适应这一形势需要的产物。这一模式强调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注重道德生活实践,讲究道德评价的激励性。相信它不仅会被愈来愈多的德育工作者所看好,也会受到高校学子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李小鲁 《中国德育》2007,2(5):18-20,36
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忽视道德的个体性,窒息了个体德道学习的自觉能力,割裂了道德生长的整体精神空间。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要求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创新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论德育创新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德育创新,因为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统帅和灵魂的作用。德育创新体现在德育的本质、德育目标的定位、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和德育方法的创新上,德育创新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处理好与传统美德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