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最早的专业书店怕要算上海“少年儿童书店”了。1959年10月,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曾为她题写了店名。三十多年过去了,上海又有了“音乐书店”和“科技书店”,隶属上海图书公司的还有上海书店和上海古籍书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海陆续建立了13家专业书店,其中有按图书门类划分的如“学术书苑”、“艺术书店”、“工具书店”等,也有按出版社地域划分的如“省版书店”、“上海图书贸易中心”等。上海专业书店,建立的时间早,.数量多,门类全。市新华书店系统有16家,其它还有由企业办的“经济书店”,部队办的“军事书店”,个体承包的“生活书店”等,共有20家,遍布上海各个角落。双渠道的图书流通现状  相似文献   

2.
郭丽 《出版广角》2015,(17):36-38
实体书店在经历倒闭潮之后,并未就此轰然倒塌。本文总结2015年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实体书店在转型道路上的三种探索模式——“书店+”模式、“阅读服务+”模式、“书店+互联网”模式,以期给传统实体书店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实体书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文章从实体书店的“寒冬期”及“回暖期”的外部环境和书店的形态分析着手,通过对比诚品的商业模式,分析研究中国大陆实体书店当下的商业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大陆实体书店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8,(8):39-42
在韩国,书店行业“两极分化”严重:中小书店苦苦挣扎,大型书店却展开“巨型化”竞争。 (一)中小书店持续减少 据韩国书店组合联合会调查,截至2007年底,韩国全国的书店(相对于网络书店而言,即传统型书店)总共3589家,这个数字还包括了兼营文房四宝的书店。在3589家书店中,有2200家以销售杂志、单行本图书等一般出版物为主;有1389家以销售面向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教科书、学习参考书和各种文具为主,这1389家书店因此又被称为“文具型书店”(见表1)。  相似文献   

5.
书店 澳大利亚有不少大型连锁书店,包括:“安古斯与罗宾逊图书世界”(Angus & Robertson Bookworld)、“戴茅克斯”(Dymocks)、“考林斯”(Collins Booksellers)、“鲍德斯”(Borders)、“书城”(Book City)、“ABC商店”(ABC shops)和“纽斯林克”(Newslink)等。“安古斯与罗宾逊图书世界”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连锁书店,该店为英国的W·H史密斯书店拥有,现有96家公司,62家特许店和5家标有W·H史密斯招牌的书店。“戴茅克斯”书店是澳大利亚第二大连锁书店,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在只有两个书店,一个是新华书店,一个是快要倒闭书店。”此话出自爱书之人“坚果兄弟”之口。近日,他在深圳华侨城创意园雅库艺术空间发起开办一家叫做“30天就倒闭”的书店。说是书店,实则是一项艺术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对于新媒体而言,网上书店已经是张“老面孔”,“卓越网”、“当当网”均已成为大家所熟知的网上书店;但对于许多专业出版社,自办网上书店却是新鲜事物,多数刚刚起步。笔者以水利水电出版社为例,通过总结经验和数据,简单探讨专业出版社网上书店(以下简称网上书店)的经营和未来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实体书店经营困境入手,梳理分析实体书店“书店+”的新尝试,建议通过“书店+互联网”“书店+场景化”等路径,巩固发展粉丝社群,从而稳固书店的消费基础。在数字化阅读的持续冲击下,文章提出,书店可以通过用好政府扶持政策、多业态经营模式、私域客户巩固稳定客流等外生性发展理路,以及精简无益衍生经营、智能化手段优化岗位、新技术赋能营造智慧化空间等内生性发展理路,共同实现实体书店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上书店是借助互联网络进行的图书销售行为,其良好的发展形势不仅体现在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方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本文以“龙之媒读书网”为例,针对网上书店的一种类型——依托专业实体书店所办网上书店——进行研究,分析了专业实体书店所办网上书店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了专业实体书店所办网上书店在经营中要以“网络”为重点、以“专业”为利基,重视网站建设与发展专业特色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书店业务的高质高效化,1995年东贩开发出两种新型书店业务系统:“新书店实用终端”与“新CD—ROM”,计划于1996年1月逐步纳入书店自动化系统推广。 “新书店实用终端”实现本体小型化、通信充电一体化,可长时间连续作业。此外,通过触键扫描器可大  相似文献   

11.
探寻实体书店的生存之路,必须摒弃“祥林嫂式”哀怨思维,深入分析其凋零的内外动因。实体书店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是生态环境的转变。互联模式席卷全球,实体书店专营的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速度贬值,但互联时代并非实体书店的“冰河世纪”,凭借其体内强大的文化基因,实体书店能够在新世纪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当然,它必须重新占位。作为人类知识的售卖者,它必须重新回答“卖什么”和“怎么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标榜专门销售某一类主题图书的专业书店纷纷出现,成为台湾书店经营的新潮流。去年,位于台北重庆南路书店街的老字号书店台湾中华书局首创“传记之家”这一主题性书店,颇受读者和同业好评,经营业绩日益增长。迄今该书店已拥有3000多种名人传记,备书量达1.5万册以上。“传记之家”不仅经营别具一格,环境上也努力追求舒适和温馨。店内设有咖啡座,供读者小憩。“传记之家”还根据售书情况每月推出“畅销传记排行榜”。  相似文献   

13.
被谑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书店的竞争却日趋白热化,继二楼书店纷纷增设分店,争得难分难解之际;网上书店亦开始出现竞争,继博学堂网上书店及天域书店后,香港商务印书馆亦于近日开设新分店——“商务文化网站”。商务印书馆推广部副主任唐秀连指出,“商务文化网站”内将具备有多种资讯,除书籍销售  相似文献   

14.
李济平 《出版参考》2024,(1):68-71+79
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重要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的实体书店,虽然做出了不少转型升级的积极探索,但并未达到自身期待和预期的目标。本文结合多年的书店管理实践以及对中外实体书店转型案例研究,提出了实体书店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策略,认为,实体书店经营者需要强化书店的文化属性,成为服务全民阅读的“知识经营者”;需要深刻理解数字化与新媒体发展规律,成为“线上+线下”“私域+公域”“内容+社交”的全域流量运营高手;需要成为多业态融合发展和构建共生型价值网络的积极践行者;需要围绕“体验、连接、融合、共生”四个关键词,积极推进实体书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上书店在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网上书店的特点 1.类型多、初具规模台湾网上书店主要有四种类型(1)大出版公司的网上书店。目前台湾的网上书店大都是出版社为了推销自己出版社的书籍而设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远流出版社的“远流博识网”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的“天下网上书店”。这些出版社依托已有业务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发行与零售,对图书的发行和读者的心态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分析预测图书销售的走向,并且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证。(2)虚拟网上书店。这是一种纯粹的网上书店,主要特征是没有物理库存管理,通过与出版社或书店进行物流合作来实现图书销售。严格来说,这种书店只有“博客来网上书店”和“台湾亚马逊  相似文献   

16.
图书发行应当“多渠道”,现在大家的认识已经基本上一致。但对“多渠道”应当如何理解,看法并不一致,甚至还有比较大的分歧。有的同志认为“多渠道”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既有国营书店,也有集体的、个体的书店。这种理解我感到是不全面的。“多渠道”确实和“多种经济成分”有关。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形成“多渠道”,既要有作为主体的国营书店,也要根据各地区、各城市的不同情况,发展适当数量的集体、个体书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些集体、个体书店的货源那里来?除了向当地的国营书店进货外,可  相似文献   

17.
就在台湾出版界喊出未来的出版社或书店经营走向应该是“大者愈大,小者愈小而精”的时刻,莫非书店、光统书店、黎光图书公司都相继在台大附近的书店版图上消失。最近又有10多年历史、曾是台北市的大学师生必定要前来“朝拜”的书店圣地——唐山书店,因为生  相似文献   

18.
两年多前的今天,原中国科技图书公司经营部副经理姚振甫离职去承包经营以机械工业出版社为挂靠单位的“机工书店”。从那以后,这件事曾几度引起书店内外的种种议论,社会舆论对此也十分注意,不断有所报道,对姚一致肯定。去年5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记者谢军题为“热情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姚振甫个人租赁开办一家专业书店”的报道;10月11日文汇报接着也刊出了记者周了连写的题为“打破科技图书单一发行渠道——姚振甫承包书店路子走对了”的文章。两篇文章都附有短评或“编后”语,提倡“加快现行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步伐”。但这些报道的某些提法是不确切的,如:“租赁开办一家专业书店”,事实上原来并没有“机工书店”,他也无从租赁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书店概念服务"的设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计俊 《图书馆杂志》2005,24(2):33-35
图书馆、书店与图书都有着不解之缘,皆是提供文献资料利用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社会功能差异,一直扮演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角色。21世纪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双重需求,本文提出了取“书店”之长,补图书馆之短,使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向“书店”拓展,本文拟对图书馆将如何引入“书店”概念服务理念进行阐述,并提出创办具有图书馆特色“书店”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三小联”,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二百多家私营书店分别按照出书类别(通俗读物、连环画、儿童读物)联合组织的三家书店——通联书店、连联书店和童联书店。为了称呼上的便利并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相区别,人们往往简称它们为“三小联”。“三小联”存在时间并不长(仅四年多),但它们是上海书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