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003年6月,团中央启动了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到西部去”的口号响彻校园,我毅然决然地报名来到了西部,而且是条件最艰苦的西藏。当时的想法.说大一点是为了为国家西部建设服务,小一点就是想锻炼自己,实现自我。我很幸运,能够从众多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来到了梦寐的西藏。  相似文献   

2.
历史洲源:从青年奔赴延安到大学生村官制度 引导青年学生到西部、到底层、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政策.在建党92年的历史上,曾经掀起过组织和领导青年知识分子到西部基层一线就业的历史浪潮.同时,从人口变迁史角度来看,这也是大批青年人口从城市到农村的三次大迁徙.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年就业进行时,是去北上广漂,还是到基层一线艰苦创业?广大毕业生感觉很矛盾,犹豫不定。其实,从刘永好等商业巨子的成功事例、袁隆平等科学大师的创新历程及诸多高级干部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这些社会精英无不是在基层一线实践、锤炼多年,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创业,厚积薄发,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职业》2005,(8):80-80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日前联合作出决定,参加2004年西部计划的志愿者除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外,还可以享受十项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都说现在要找一份好工作很难。的确,这是国家教育制度改革——高校扩招后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引入更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形下,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志愿服务、支援西部的热潮。这为刚毕业正准备走上工作岗位的毫无经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组织西部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服务锻炼,这是中央培养大学毕业生骨干的重要决策。2005年胡锦涛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计划实施十年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定期选派、接力轮换,为西部基层输送了青年知识分子生力军。累计有1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6万名服务期满留当地工作,目前在岗17万人。二是通过在中小学校、县乡医院、农技站等基层一线的服务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懂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青年骨干人才。三是为有志青年到西部基层服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对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探索了新时期共青团动员广大青年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有效途径,西部计划已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一个靓丽品牌。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组织实施西部支教扶贫工作,是团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年轻人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富有成效,要长抓不懈、抓实抓好”。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西部计划,引导有志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青春梦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7.
到基层去     
大学生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的实施,使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入西部,接触到基层。尽管是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们的感慨也颇多——“经过大漠风沙的洗礼、经过和西部人民一起摸爬滚打,我们已经收获常人难以得到的财富。”“从苦堆里爬出来的人,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要从现在起就注意培养自己坚韧刚毅的品质。”“刚毕业,阅历不够,盲目、高水准的就业要求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西部志愿是提高我们综合素质的绝佳机会。这样的锻炼机会真是难得啊。”…………西部计划仅仅是大学生走向基层的序幕。国家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艰苦…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术》2005,(8):11-11
200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录取工作近日结束,8602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入选。加上2004年两年期服务的志愿者,志愿服务西部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1.13万名。  相似文献   

9.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2008年7月15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可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毕业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数量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2007年495万高校毕业生就有144万待业. 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有高校过度扩招,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造成的传统就业渠道萎缩,学科设置不合理,以及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等原因,但更多体现在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固守大城市、开放地区,而不愿意去老少边穷地区和基层单位,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唐子惠 《教育》2011,(11):41
2011年4月2日,《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淑玲,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解读当前新政策。《教育》旬刊:请您谈一下什么是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2.
参知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咨询周活动,深深地被广大毕业生主动要求到西部、到基层工作的热情所感动,同时也发现许多同学只是一种愿望,甚至是一种很急切的要求,但又不知道怎样去做,综合大家咨询的内容,这里就我所知的情况,从政策层面说说如何去基层就业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5,(8):11-11
胡锦涛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4.
国家促进就业政策温暖了就业的土壤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比如,就国家计划两年内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决定,虽然长期效果仍待观察,但毋庸质疑对就业市场而言有着较大的正面影响.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下发<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公告>,还有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项目的开展.都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5.
练玉春 《教育》2006,(3):48-49
戴着眼镜、身材敦实的小个子邹乃杰,脸上还透着一股孩子气,让人一时很难把他与他的经历联系在一起——来自山东青岛,毕业于烟台大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将近两年,并已经提出留在新疆就业,继续服务基层。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又一个毕业的日子,我校迎来了2010届赴西部和基层表彰大会,6月25日下午由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在怀士堂为17名赴西部和基层就业毕业生、11名“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11名“服务西部”毕业生、2名志愿服务山区志愿者和11名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7.
在重庆市教委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重庆各大高校也全力以赴、各显神通,积极探寻就业良方,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一大批优秀青年大学生奔赴祖国的西部,追逐自己的人生价值。新一批的西部志愿者马上就要奔赴西部了。作为该计划派出的第一批"两年期"志愿者,我  相似文献   

19.
“西部计划”与大学生就业体系并轨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真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研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同大学生就业的内在联系和机制,弘扬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思想道德修养,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北上广"是否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流向?"北上广"吸引什么类型的大学生?近日,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就此对7万8千多名"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北上广"就业形势呈现出"围城效应":985高校中超三成的学生会放弃留在中心城市;相反,临近省份的毕业生却会向"北上广"聚集。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大都市围城之惑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