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地市党报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和增强,然而,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由于仍在走“照搬照套”的老路、版面不能保证等多种因素,其影响力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有读者直接问我们:中央、省级党报时事版面多,信息全、办的又好,可就是要好几天才能看到。而你们地市级党报离我们最近、当天就能看到报纸,可时事报道为什么缺乏影响力?这也是我们地市级党报时事编辑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方党报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守住阵地,必须强化自己的固有优势———内容,在采编上下功夫,突出"内容为王"的原则,为读者提供好的新闻作品、好的报纸版面。在这其中,党报新闻编辑的作用不可忽视,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报新闻编辑,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又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并且还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处理要闻版时要防止走进误区办好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市级党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之一,党的声音必须  相似文献   

3.
正要闻版,是一张报纸的"龙头"版面。面对新媒体的挤压和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地市级党报要闻版如何舞起这个"龙头",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整张报纸的评价。地市级党报要闻版如何创新报道内容、排版方式,舞动"龙头",带活整张报纸,赢得"首位效应"?笔者在《定西日报》要闻版从事编辑工作数年,一些尝试和探索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起点"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就要求地市级党报要闻编辑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地方党报编辑一定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平时选稿和版面策划中,严把政治关、导向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地市级党报的记者、编辑,长期奔跑在基层一线,也就成了基层通讯员零距离接触的"老师",不仅要能自己写好稿件,又要帮助基层通讯员编好稿件。如何才能帮助通讯员把稿件从内容到形式上达到完美统一,使之引人入胜。这就要求地方党报记者、编辑要对稿件进行认真思考、精心写作、细心修改及润色,提高稿件的宣传效果和质量水平。文章出彩方能夺目一个称职的地市级党报记者、编辑,不仅应该有对自己写的每一篇稿件严格  相似文献   

5.
张利平 《新闻窗》2012,(3):108-109
地市级党报如何突围?如何走出困境?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张报纸要想赢得读者青睐,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那么,地市级党报应该展现给读者什么样的特色呢?笔者认为,办好地市级党报,在突出喉舌特色、精品特色的同时,还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以《毕节日报》为例,《毕节日报》就是要突出:毕节是胡锦涛总书记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时,亲自倡导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是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在新时期参与经济建设搭建的一个平台这一主题,这一特色,围绕毕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乌蒙山愎地、乌江发源地的地理特点以及毕节独有的民族文化、人文特点,来定位报纸样式,来组织策划版面和文章,不能干报一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的强烈,中击永无止境的报纸革新开始走入多版化、彩色化的时代。时下,新闻版面正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五彩纷呈促使副刊版面设计的传统理念也得到新的调整。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副刊对提高一张报纸的品位已显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打造副刊版面形象,包装精品副刊,让副刊在争奇斗艳的报纸版面中独树一帜?作为株洲日报这张地市级党报的副刊编辑,在本报实行彩色印刷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点心得体会。一、色彩运用颜色,是现代报纸版面重要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传统的报纸版面因无色彩,只能在黑白两色的对比关系上作文章,强调庄重质朴、厚文薄题,少用线条、花边、底纹。现代报纸彩版编排则相反,强调鲜活浓重、厚题薄文,多用装饰性表现手段:编辑对版面语言的运用,要求从字符选择,线条安排、网纹铺设到题文配置、稿件构成、版面布局,都必须遵循色彩运用的规律,因  相似文献   

7.
党报作为党的宣传喉舌,决定了必须走群众路线,具化到新闻编辑身上,就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走群众路线就要不断强化新闻业务学习,树立百姓视角,要把重要版面和重要位置给基层群众,切实改进文风,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在稿件和版面的编排设计上要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8.
廉卫东 《青年记者》2016,(34):35-36
作为一名党报编辑,我这两年的一个鲜明感受,就是媒体融合不断加快,从一开始形式上的简单“相加”,转入了全方位的“相融”.2011年我刚到大众日报总编室时,编辑的日常工作比现在单纯得多,主要就是修改稿件和编排版面.2014年迎来第一次大变化,大众日报联合大众网、山东24小时客户端等,推出了融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9.
梁利杰 《青年记者》2016,(26):38-39
如果说在传统媒体内部培育发展新媒体,是一种“新生”的话,那对处于转型期的党报地方新闻版编辑来说,即便自身不在新媒体岗位,其职业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从迷茫、焦虑到顿悟乃至重生”等阶段的磨练. 笔者作为一名深耕党报地方新闻版面多年的编辑,一年多来紧扣“转型融合人人有责,客户端建设全员参与”的理念,在应对转型、对接新媒体上积极探索,有了一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办好报纸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市级党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之一,党的声音必须在要闻版“唱响”;政府的重大举措必须在要闻版“报透”;代表社会正当要求的群众心声必须在要闻版中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1.
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三贴近”一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三贴近”既表现在版面元素上,也表现于我们从业人员的思想作风和采编理念上。所以,“三贴近”不是口号,不是教务,是具体的新闻实践。作为一名驻站记者.常感到要做到“三贴近”,必须实些,再实些。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报纸版面创意与策划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广州日报》和《周口日报》为例,对当今地市级党报的版面创意与策划进行探讨,认为地市级党报应积极应对厚报时代报纸杂志化的趋势,并提出要根据报纸的特点合理设计地市党报的阅读节奏,重视营造版面的视觉次中心,引领轻阅读潮流。  相似文献   

13.
<正>市级党报时政新闻,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反映社情民意的重大责任。那么,如何做好市级党报时政报道呢?笔者以四川《广元日报》为例,从时政新闻写作、编辑、版面配置合成、版式等维度,略论做好市级党报时政报道路径。一、时政编辑是关键常言说,时政版是一张报纸的脸面,必须用心用力用情“装饰”好这张脸。要做好时政报道,时政编辑扮演着“关键先生”的角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些关键角色,需具备四大素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版面就是报纸的“脸面”,这张“脸”美不美,活不活,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宣传效果。笔者结合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讲”好版面语言中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好的编辑思想 一个好版面,首先要有正确的编辑思想,其核心就是较为完美地体现编辑部的报道意图和倾向,合理准确处置版上的所有稿件。这就要求组版编辑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较好的理论修养,具备较高的评估新闻稿件价值(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水平,以及基本的审美和欣赏能力。版面编辑的素质对报纸宣传效果的影响不可小看,熟悉和掌握版面语言,是组版编辑必备的本领。而这一切必须以正确的编辑思想作指导、作前提。  相似文献   

15.
地市级党报的时事编辑,面对新华社大手笔们的稿件,是一成不变地“照搬照抄”、原封不动地堆到版面上,还是创造性地给原稿动“手术”、“改头换面”,甚至是经过“艺术”再创造,然后“卖给”读者呢?我们选择了后者,并在实践中做了大胆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一、精心策划专栏,寻找最佳“卖点” 报纸是最先运用“栏目”  相似文献   

16.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要想让地市级党报重新"活"起来、拥有更多读者的关注,就必须深入基层"找源头"、"抓活鱼",创新报道手段,保  相似文献   

17.
胡萍 《新闻窗》2013,(5):29-29
编辑是报纸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编辑水平对版面和报纸的整体质量影响甚大。作为地市党报的版面编辑在工作中,要注重编辑质量,强化精品意识,服务读者和社会。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打好扎实的文字基本功,要以极高的热情,践行“走、转、改”,深入基层投身新闻现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报纸编辑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首要的工作是出好思路、选好稿件、组好版面。只有高质量的报纸,读者才会认可,报纸发行量才能上去。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得出这样的体会:编辑也能当好发行员。  相似文献   

19.
图片(这里指新闻摄影)是报纸版面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前,“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成为报人的共识。作为地市级报纸,新闻专业队伍不是很庞大,版面编辑往往既是文字编辑,又是图片编辑,许多编辑对专业的新闻摄影知识知之不多,因此,要收到“两翼齐飞”的效果并不容易。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笔者认为,要真正让“图片”这一翼飞起来,编辑应在以下三方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以来,党报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在内容和政治上很强,但服务性薄弱,版面显得过于严肃、呆板。《新疆北屯报》作为新疆农十师的机关党报,也给读者留下了同样的印象。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媒体竞争的加剧,要求编辑必须具有主动适应新形势下读者需求、市场变化、生活方式的意识,才能够在报纸内容和版面上创新,以新颖的编排手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实现传播力的最大化,给党报添彩。要想在党报版面编排上创新,这就要求编辑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有创新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