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通稿吗?”时下,有些记者赶到新闻发布单位或采访现场后,总是很关心地这么问。一旦听说有“通稿”,便如释重负,把“通稿”往文件包里一装:“等着看报纸吧!”说罢潇洒而去。很难想像这些靠“通稿”过日子的记者能写出什么像样的新闻。靠这样的记者能办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吗?现在,有的单位和部门热衷于召开各种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他们往往在开会之前就组织人员为记者代劳,把需要报道的事写成由本单位领导审阅后感到满意的“通稿”。可以说,在记者来之前已是万事俱备了。拿他们的话说,请记者们来只不过是捧捧场、加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艺界、学术界抄袭风波不断,经常诉诸舆论、对簿公堂,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不仅如此,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报道的新闻界,也屡有“抄袭事件”发生。一些记者把“复制加扒网”作为自己的为文之道,甚至一些媒体也把这种“拿来主义”视为一种“潜规则”。笔者把“抄级记者”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抄文件。一些记者脚懒手懒,热衷于“跑会”或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拿现成的新闻通稿或把会议文件稍微改动一下,署上本报记者的名字便发表,而不去挖掘里面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当然,这还主要属于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二是抄同行。都知道…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们羊城晚报有关广东抗洪救灾、107国道上的“追猪”、广州市南北水果批发市场“果霸”、广州“卖花女”现象等新闻报道,在广大读者和新闻界同行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如果要问这些报道取得成功有什么奥秘的话,我看最大的奥秘是报社有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24小时记者”队伍,否则就打不出如此漂亮的仗来。 所谓“24小时记者”,其含义是指记者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做到思想上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时刻注视新闻事件的发生,而且在行动上做到不论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是白天还是黑夜,哪里有新闻事件发生,就立即奔向哪里,把新闻抢在前面,发在前面。由此可见,能称得上“24小时记者”的,都是一些素质好,责任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曾经说过:“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做新闻记者。”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刮进了新闻界,有的新闻记者不是努力去完成事业使命,而是挖空心思到处“抓肥肉、捞油水、领红包”,站污了新闻界的志誉,损害了党的新闻事业。社会上曾有顺口溜,以“捞”为标准,把记者分成六等,认认真真写报道的记者被列为第六等,也就是最末一等。我听了很伤心,痛惜记者在社会上的地位被个别人扭曲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记者,文明程…  相似文献   

5.
田荣  尹维 《新闻前哨》2001,(8):38-39
电视新闻话语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记者、主持人现场见闻直播,现场同期采访当事人、见证人、一般民众和权威人士,画面,解说词、背景声音和音响效果、特技字幕及其它处理。这些表现形式如果运用得好,就会与新闻内容相得益彰,让一条新闻精彩、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运用得不好,不到位,就会使一条新闻平淡乏味,甚至真实性也大打折扣。笔者干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后期编辑工作,常常看到一些本来很吸引人的新闻事件,由于记者在表现形式上的欠缺或不当,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令人十分可惜。概括这些表现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翻开每日的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如“记者昨日获悉”、“记者昨日从某某处了解到”、“记者昨日看到”等等,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并无新意的新闻.因为这些“昨日”大多都是记者硬贴上去的.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新鲜,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记者常常会错过采访新闻的最佳时机,以就是发稿的新闻由头已成了明日黄花,而这些新闻现在看起来仍有一定的价值.怎么办?这就需要记者再回到事件中去,了解它的新变化、新发展、新动态,找到新的新闻由头.这时才能开始撰写“本报讯”.但有的记者却不愿意这样做.为了省事,也为了提高所谓的新闻时效性,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采访时间(昨日),当作新闻发生的时间.殊不知新闻发生的时间与他们何时去采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记者的主观采访行为发生之前,新闻  相似文献   

7.
思想评论要求旗帜鲜明,把道理悦清说透,是不是就无须含蓄,不必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恐怕不是。高明的作者,是不会把鲜明与含蓄看作是相互排斥的东西,而会在二者的统一中显出技巧来的。费尔巴哈说:“聪明的写作方法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是不把一切都说出.而是听凭读者在自己去想象事物的关系、条件和界限之下所悦出的语句才是有效果的和可以想象的。”在这里,前提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会自己思索,独立判断的人。这就涉及到对读者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的估价是否恰当的问题。如果把读者看作阿斗,以为自己已懂的读…  相似文献   

8.
西方新闻理论是十分强调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原则的,认为记者的立场是不偏不倚的,新闻报道只是“忠于事实”。只要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从这个意义上把新闻记者称之为“无冕之王”。记者所作报道,被说成“全都是事实”;报道办法是“用事实说话”,不必公开表明记者的观点或那怕是倾向。如有倾向或观点,那也是“基于事实”而发出的最为公正的点评。表面看来,西方媒体是很公道的从而也就是很可信的。我们有些同志看问题缺乏“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穿透能力,对此甚表赞赏。其实西方新闻理论大有其虚伪性,说…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记者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笔下的新闻就会出彩。有的记者善于用“逆向思维”,因此,他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有的记者善于“发散性思维”,那么,他的新闻作品就能举一反三,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最近我发现,使用“延伸思维”去观察社会,可以深化主题,写出主题深刻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基层工作,平时多与记者打交道。大多数记者能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基层工作鼓与呼,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欢迎。但也有极少部分记者时不时来“骚扰”几下,给基层工作增添麻烦,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一是“合作记者”。这些记者对基层很“热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下基层一次,但采访不深入,浮在面上,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写稿时自己不动手,“请”通讯员写个稿子,自己在上面稍加改动,就算完成了差事。个别记者甚至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在通讯员来稿上随便加上自己的名字。如果哪位通讯员不高兴,这些记者就会给你一点“颜色”看看,想在报刊上露露脸,就得听我的,否则就封杀你。二是“广告记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记者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把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放在一边,在采访的同时,不安分守己,干起了第二职业,变相拉广告。他们把新闻当做跳板,搞有偿新闻。不论稿件质量如何,只要你出钱,稿件就可以上报刊。你钱出得多,不仅在稿件篇幅上可以商量,而且在文章质量上多加“润色”。三是“官员记者”。有的记者摆错了自身的位置,总喜欢将自己当成“上面的人”,不仅有官气,而且官气颇浓。基层有什么活动邀请记者,先要打招呼,来去小车接送,住宿时图享受,爱蹲宾馆,倘...  相似文献   

11.
写下这个题目可能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记者署笔名是记者的自由,笔名爱怎样署就怎样署,你何必瞎操心乱指责?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此问题很有必要引起重视。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记者写新闻是不会特意用笔名的。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有时写批评或揭露性报道的记者,为了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便隐去真实姓名而用笔名。记者写新闻用笔名本无可厚非。但若运用不慎重或不规范,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记者通过采访,搜集新闻素材,经过构思写作成篇,署上自己的名字包括笔名,在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同时,承担着相…  相似文献   

12.
“报纸的宣传质量要‘上’去,记者要‘下’去。只要记者扎扎实实地蹲下去,报道质量就必然会上去。”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我觉得,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离开了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人下去了,也未必就一定能使报道质量上去。诚然,县市报记者中的多数是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少成绩。可是,无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记者怕  相似文献   

13.
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是报告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是新闻采访写作的第一步,它决定着一条新闻是“有”还是“无”。俗语说“顺藤摸瓜”,如果把新闻事实比作是瓜,那么新闻线索就是连着瓜的藤。一旦没有了新闻线索,记者就会丧失出击的方向。所以,新闻线索掌握得越多,记者的活动余地、选择新闻的余地就越大,才有可能采写出好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主角”要有主角的魅力杨步才报纸要让消息唱主角,我双手赞成。但如果我们仅仅把“主角”二字理解为报纸上的消息必须要有足够的量,必须占有高比例的份额,那是远远不够的。有时报纸上的消息篇数并不少,但在读者的眼中,它们未必就成了“主角”。要让读者心甘情愿地觅...  相似文献   

15.
记者需要新闻敏感,这是新闻学专业的常识。记者还需要有“办法”敏感。什么是“办法”敏感?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常常会碰到采访对象无力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记者最初级的工作是发现并报道这些问题,这是新闻敏感范围内的事。那么,如何解决此类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以免这些问题和困难在其他人身上重演呢?记者应该有自己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或手段方面的思考。笔者把这种思考倾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报纸被比喻成一道精神大餐,那么新闻单位的记者就好比是采买,编辑就是厨师。采访记者是捕鱼人,编辑则是烹饪师。编辑在报刊工作中负有非常重大的责任不同的报纸根据不同的属性、分类和定位,由编辑做出适合读者口味的各道大菜和地方小吃。新闻编辑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方面就是要具备“三有”。何为“三有”?  相似文献   

18.
记得文化大革命前,报刊上出现过一些署名“×××讲”、“×××口述”的文章。近十多年来,这类“口述”文章很少见了。给报刊投稿,不仅仅是有文化和会写文章的人的事,没有文化和不会写文章的人也可以投稿。这些人虽然不会写,但是会讲,他们脑子里装着不少值得见报的好东西。我觉得,作为报刊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应当主动去采访,向他们约稿,把他们的“口述”内容,请人或由自己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发表。那些愿意投“口述”稿的同志,也不妨经常请人记录整理自己的“口述”稿,或者主动去报刊编辑部“口述”自己的文章。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报刊的读者和作者肯定会大大增多。我认为,报刊登载一些“口述”文章,实在有提倡的必要,不知办报刊的同志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19.
有些记者、通讯员爱写随意编造的简化字。例如: “潘”、“泮”,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字。有的同志把“潘天寿”、“潘汉年”的“潘”写成“泮”。如果是编辑、校对熟悉的人名,他们当然可以改正,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名、地名就很容易造成差错。“塘”字写成“圹”。圹是塘的简化,墓穴、旷野的意思。凡半边用“廣”的都简成“广”,但“唐”字不简。可是,有些同志以为“唐”也简化了,把“塘”写成“圹”;如果这样简化,“搪瓷厂”就会成为“扩瓷厂”,岂不造  相似文献   

20.
写下这个题目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记者署笔名是记者的自由,更没有什么“讲究”的,笔名爱怎样署就怎样署,你何必瞎操心乱指责?笔者对此不以为然,而且认为此问题很有必要让记者同仁们引起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记者写新闻是不会特意用笔名的。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记者写新闻用笔名已习以为常了。这是因为以写社会新闻为主,尤其是写批评或揭露性报道的记者,为了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常隐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