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多次在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指出:“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外宣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更是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如何更好地开展电视对外宣传,是关系到建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和持续健康地开展国内建设的大事。 对外宣传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国际上,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小的矛盾和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我国所处的国际环  相似文献   

2.
对外宣传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思想为指导,以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为特征拓展外宣阵地,以应对力、吸引力、公信力为核心增强外宣实力,最终在国际传播体系中成为重要一极,更有效地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广播电视媒体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侨务外宣是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形势下,侨务外宣因其得天独厚的对外传播优势,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与西方争夺话语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开展对外传播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侨务外宣在我国对外传播中有哪些独特优势和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多层次发挥侨务外宣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本文以山东侨务外宣为例,对侨务外宣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进行深入探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对外出版往往需要用外语来进行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转换,甚至两种社会制度的政治考量.除基本业务素养外,对外出版工作者必须正确区分对内与对外出版的差异性,逐步树立以"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建构"为核心与本体,以政治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文化资本输出意识为实践指导原则与从业方法的"三位一体"外宣整体意识,才能确保对外出版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外宣出版物的传播效果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进而提升对外出版工作对国家利益的关切与贡献度.  相似文献   

5.
外宣工作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关系到地方形象,如何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让外界听到本地声音、了解本地情况,是县域基层组织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本文结合江苏省东海县外宣工作的实际,浅析县域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对外新闻报道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宣传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新闻报道在日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目前,我国的对外新闻报道基本上形成了以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为主体,地方自办对外宣传媒体,以及地方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协作开辟地方版面为补充的全方位报道体系。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外宣格局,在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陆宇 《中国广播》2012,(11):84-85
本文结合广播外宣工作的特点及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频率香格里拉之声的实际,分析了改革发展中对外广播软实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改善人员结构、抓住"两台"合并机遇整合内部资源、加强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云南省内地州电台的合作、实施"走出去"办台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增强软实力建设、做强云南对外广播宣传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8.
孙晓俄 《记者摇篮》2005,(1):47-47,49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李长春同志提出,外宣工作要“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外国受众的习惯”。这个“三贴近”,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对外传播的要义。  相似文献   

9.
邓一 《视听界》2002,(6):80-81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在给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广播外宣,成为摆在广播外宣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突破5亿,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占90%。由此可以看出,在我们寻求实现中国对外广播节目在西方发达国家主流社会落地的各种努力中,互联网将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那么,网上广播在对外宣传中有何优势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作为中国发达地区之一,其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活动日益成为浙江的名片和符号。在已经开播十多年的广播外宣节目《今日浙江》中有这样一句宣传语:“了解中国,可以从浙江开始”,同样,了解浙江,也可以从了解浙江的经济开始。经济报道,越来越成为浙江对外传播领域的富矿。那么,如何挖掘对外经济报道这座富矿,把浙江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传递给海外受众?结合本人数载外宣从业实践,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邓一 《视听界》2002,(4):33-33
“感兴趣”,主要是指广播对外宣传的内容要吸引人,引发受众的收听欲望,满足他们的收听需求。“听得懂”,是指广播宣传内容要通俗易懂,让有特色的中华文化“国际化”。“能接受”,意味着受众对广播外宣内容的认可,包括外宣内容的真实、可靠和  相似文献   

12.
南海 《新闻前哨》2001,(3):38-39
视听天地 外宣节目,顾名思义,就是以对外宣传为主要宗旨的节目。电视外宣节目,则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体,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因而,从传播方式讲,电视外宣节目主要是指那些直接在海外电视台播出或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的节目,而就节目本身讲,外宣节目既具有一般对内节目的共性,又具有“适合对外宣传”这一特性,而更加注重纪实性,则是电视外宣节目的重要特性之一。 所谓“纪实性”,就是要求我们彻底克服传统模式中那种画面与解说“两张皮”的弊端,更真实、更具体、更客观、更自然地反映生活、反映社会,尽量淡化…  相似文献   

13.
刘大勇  王林 《军事记者》2009,(12):35-36
军事对外宣传工作一直是军事科学尤其是军事新闻理论研究的一大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又好又快地发展.世界舆论对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更为关注.军事对外宣传与塑造我军形象、增强我国我军软实力紧密关联.军事对外宣传理论研究(以下简称军事外宣研究)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06年以来,我军的军事外宣研究逐步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传媒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两方面对新时期传媒发展及国际文化交流的特点进行阐述,接着分析了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要点进行了讨论,认为在新时期开辟具有特色的对外宣传路线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使外宣工作符合时代背景、发挥宣传效力的最主要方式,期待能够为我国外宣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代成军  周维国 《新闻知识》2023,(3):63-70+9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对外宣传环境,既有国民党的封锁压制、污蔑诋毁等不利条件,又有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有利条件。为塑造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外宣政策、规划外宣机制、运用外宣媒介和外宣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中国在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需要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更需要做好外宣工作,营造对我国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设》(英文版)诞生于新中国应对国际斗争的外交过程中,是践行中国特色“人民外交”的重要媒体手段。本文探讨了国际政治与外宣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认为:《中国建设》(英文版)的创刊,不仅反映出党和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具体国情在对外战略上的调整变化,更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贯彻“人民主体”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中国》杂志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目前惟一的多文种(中、英、法、德、西、阿文)综合陛对外报道月刊。该杂志在1952年由宋庆龄先生创办,作为国家级外宣媒体,被世界各国广为关注。在半个多世纪的对外宣传工作实践中,《今日中国》抓准了“说什么”和“怎样说”这两个重点,强化新闻特性,在“大”、“新”、“实”三个字上做好文章,在充满杂音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善于抓住重大事件,做好重点报道;抓住新奇角度,做好热点报道。  相似文献   

19.
对外传播(或外宣)是我国党和政府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任务主要由外宣媒体承担(包括单一外宣媒体和综合媒体的对外部、国际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党和政府适时提出了增强传播能力、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要求.中央级媒体据此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设定"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目标.这使对外传播开始由外宣媒体的孤军奋战转变为集优势兵力于一体的协同作战.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各地外树形象的需要,地市党报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增加对外供稿,让地方新闻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成为当今一项重要的任务。地方党报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做好全市性的“对外宣传”工作呢?根据我们衡水日报社近年外宣工作连年大发展的经验和兄弟地市党报的成功探索,我认为应坚持“三创”:即创新思路、创新渠道、创新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