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目前的趋势看,全国报业竞争的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扩展。而作为中国党报体系的最基层,地市级党报以前在“一城一报”特殊政策的保护下,在新闻竞争中尚能“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级、省级媒体向地方的扩张,地市级报纸的发展空间在逐渐缩小。如何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实现自身发展,是地市级报纸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和国家级、省级报纸相比,从经济实力到技术力量,从编采队伍的整体素质到稿源渠道,地市级报纸都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报纸是我国报业中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由于受到报业经济规模、发行地域以及新闻报道资源、采编人员素养等因素所限,它们又称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报纸”,表现之一就是地市级报纸问鼎新闻奖项特别是国家最高新闻奖项——中国新闻奖很难,而在中国大陆,能否获得中国新闻奖以及得奖数量多寡是衡量一家媒体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既有条件下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实现新闻大奖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突破?这是每一家地市报纸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在分析地市级(含副省级省会城市)报纸近十年来中国新闻获奖作品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探究获奖作品及借鉴意义,以期对此类报纸实现新闻精品的“突围”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一、惨烈的报业竞争催生“特色办报”中国的报业从过去有报无市,到今天已是“报风骤雨”,地市级报纸要从2000多种报纸中站起来、活下去,单单靠正面宣传、主旋律等“常规武器”,肯定难以在今天的“报风雨”中立足。报纸又是公共商品,无密可保也无密可言,所以,在尝试了各种办法之后,几乎一致的结论是:站在“地方”的土壤上,突出“地方新闻”特色,才能长高、才能壮大。一些全国性的报纸向地方推进,且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一方面,一些省级晚报如《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以百万、甚至逼近两百万的发行量,向所在的省内各地市及周边地区覆盖;另一…  相似文献   

5.
金涛 《新闻记者》2005,(2):66-68
免费报纸的快速扩张,是时下欧洲报业的一个典型现象。近年来,以《地铁报》(METRO)为代表的各种免费报纸在北欧的兴起,绝非偶然。免费报纸迎合了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给传统报纸带来的挑战,犹如一剂“毒药”;而给当地报业市场的冲击,更像是一场“地震”。  相似文献   

6.
王立宗 《新闻前哨》2002,(12):22-23
中国加入WT0后,报业竞争将呈现什么态势,地市级党报面对国外传媒集团和省会城市报纸的挤压,应该怎样改进管理,创新管理,使我们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这是当今地市报人不能不思考、不能不研究、不能不回答的问题。“狼”真的来了国际传媒集团的进入,给中国报业带来了挑战。然而,对于地市报来说,又多了一层压力,这就是省会城市的大报,特别是都市报和其他生活类报纸向地市扩张,使地市报受到严重的威胁。近几年,这类报纸已经渗透到地市乃至县市、乡镇的报业市场,其发行量在当地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地市级党报。这类报纸将以…  相似文献   

7.
戚瑛 《新闻传播》2010,(5):67-68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媒体竞争发展的主题。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报业随之出现空前的繁荣.新办的报纸纷纷涌现,各种市场报数量迅速增加.并深受读者欢迎,这给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市级机关报)形成巨大压力。同时,伴随着先进的电子照排技术和现代印刷技术的普及,中国报业开始了一场报纸的改革与创新.新闻传媒从内容到版式呈现出新的面貌,因循传统办报模式、依赖行政力量支撑的市级机关党报开始出现弱化。这就要求市级党报必须不断创新报纸形象,形成新的报纸特色。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报纸肩负着信息传播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中国的媒体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创造了一个个媒体发展的神话,也给媒体间的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为了实现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以展示自己的卖点,现代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对竞争策略的选择与应用。以报业为例,尽管报纸的种类报多,但内容往往大同小异。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不仅不能给受众带来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扩展。维持了多年的地市级城市“一城一报”格局(虽有“一城多报”,但一般均由地市党报主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能否经受这种来自同质和异质媒体的全方位冲击,在竞争中守住或重新夺回办报经营的战略制高点,就成了地市党报领导迫切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报业竞争正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延伸和扩散。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国内强势都市类报纸在跨区域扩张战略的驱动下,相继涌进地市报市场,争夺地市报的市场空间与份额,由此引发了我国报纸新一轮区域化竞争的热潮。一办报是使命,经营是生命。全国地市级党报在普遍自收自支的情况下,在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坚定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对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报业更是不断接受挑战和考验的一年。从年初就接连不断发生的大事到纸张、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一直到后期多变的经济形势,不仅给报纸采编提出了更高要求,更给报业经营带来多方压力,尤其对那些在区域市场规模最大的区域主流报媒,2008年是—道“坎”。这道“坎”的压力在于如何保持规模和市场份额优势的前提下,完成报媒价值最优化的市场体现,从而大大提高区域主流报媒的运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实力,应对成本激增和复杂经济形势对报媒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州报业零售市场调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升  罗雄 《新闻记者》2002,(12):53-55
零售状况是衡量报纸的读者拥有量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指标 ,也是反映一个地区报业发展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参照。近年来 ,在广州地区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三大报”还是“新生代”的报纸 ,无不将零售作为开发本地市场的突破口。2001年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广州市现有的3026个报摊中 ,按各城区报摊多少的比例抽样选择90个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地区报刊零售市场的流通情况和读者的阅读取向 ,对广州报业市场开发不无启示意义。一、广州报摊零售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 ,广州市每个报摊零售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报业集团化和报刊业结构调整,强势报纸越来越强,弱势报纸特别是行业报面临新的调整。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报业发展已从“跑马圈地”阶段进入到规模竞争阶段,过去靠行政手段创办发行的行业报、机关报,大多因不具备规模优势而渐渐失去市场,过去的“小投入、小产出”,如今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面向不同层次读者的报纸层出不穷,报业市场竞争逐步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党委机关报(下称党报)面临的困难和竞争压力愈来愈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有机会在多个场合向许多省级地市级党报同仁请教,现就党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 面对当前报业竞争态势,不少党报工作者都有“狼来了”这一感受。的确,过去党报一统报业市场的格局现在不存在了,转而出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报业市场格局。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党报带来眼前的四大“危机”(或困难)。 地位危机——过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央级、省级媒体向地方的扩张,地市级报纸的发展空间在逐渐缩小.如何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实现自身发展,是地市级报纸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和中央级、省级报纸相比,从经济实力到技术力量,从编采队伍的整体素质到获得稿源的渠道,地市级报纸都处于劣势.但是,地市级报纸的优势也是中央级、省级报纸所无法相比的,那就是它的地域性.地市级报纸需避己之短、扬己所长,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将贴近性文章做足做透.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地市级报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既有来自省级和外埠都市报、晚报的市场挤压,又有同城广播电视媒体的围堵,还面临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追击。如何应对“围追堵截”,不断成长壮大,值得地市级报刊尤其是都市类报刊深思破题。《拂晓报》自2008年改扩版以来,恪守人本理念,走“根植本土、彰显特色”之路,影响力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月9日,全国第一家地市级报业协会——长春市报业协会成立。该协会是长春市纸质媒体为发展和繁荣当地报业经济,维护报纸行业的正当权益,提高报业经营管理水平而成立的。长春市的市委机关报、行业报、企业报共13家单位加入了该协会。新成立的长春市报业协会将主要探索报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前沿问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开展报业间的协作、交流活动,促进长春报业的共同进步长春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报协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面对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地市级党报"一报遮天下"的时代已经终结,其在广告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也愈发明显。据《2013年度中国报纸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报纸广告刊登额下降8.1%,降幅超过了2012年的7.5%。而在报纸细分市场,都市类报纸在广告收入上又明显好于各级党报。可以说,地市级党报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困难虽然有,但优势依然存在。地市级党报是地方党委机关报,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和主流媒体。同时,它又具有天然的本土优势,与当地群众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是大报所不具备的,而其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瓦联网等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而临的形势口趋严峻,这已是报业同仁的共识。报纸之间的竞争同样激烈,地市级报纸不仅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省级都市报的强势冲击同样令人感到如芒在背。要应对这双重的挑战,地市报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刘福伟 《青年记者》2002,(12):23-23
地市级报纸在报业竞争中除了要与本地市多家报纸争压市场,还要拼命地抵挡着省级、国家级各类报纸的“入侵”,它的生存发展之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地市级报纸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在办报的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