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中国健儿荣攀世界枝头.金牌总数排名第一.可谓惊天动地。中国获得这样史无前例的成就,以往媒体会连篇累牍地报道,彰扬的新闻铺天盖地。这次却大有“一反常态”之势.报刊、广播电视对这一成绩没有大吹大擂.信息量适度,分析恰当.金牌报道彰显出媒介的新面孔。  相似文献   

2.
李天扬 《新闻记者》2000,(11):38-40
金牌,金牌,金牌……,要评选悉尼奥运会期间报 纸最流行的流行语的话,一定是──“金牌”。 媒体之间,原本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说奥运赛场同时也是媒体间比拼的赛场,并不为过。在此,就上海的几家综合性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报、劳动报、青年报)奥运金牌报道的成败得失,谈一些粗浅意见。 一、天宽地阔重彩浓墨 金牌报道一向是奥运报道的重中之重。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健儿的表现异常出色,共夺得28枚金牌,如此佳绩,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并且,从陶璐娜的“第一枪”到田亮的“最后一跳”,中国的夺金乐章…  相似文献   

3.
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南通籍10名健儿取得了“四金一银一铜”6枚奖牌的骄人战绩,夺得的金牌总数为全国地级市之首。陈若琳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跳台“双冠王”;仲满拿下男子佩剑个人金牌,成为中国男子击剑历史上第一位奥运冠军;黄旭与他的队友夺得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相似文献   

4.
翻阅今年一月十日至十七日的新华社新闻稿,参加全社各编辑部的评稿会,我把这一周国内广播稿的“冠军”票投给了《安徽八万农民进省城夺得第三产业五枚“金牌”》这条新闻。这篇报道“金牌”的稿子,本身也可以得一块“金牌”。这是一篇角度新,有气势,文情俱佳,出手不凡的好新闻。农民进城办第三产业,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报道了不少,几乎每天都有一些这方面的来稿,但很多稿件不免“千人一面”,取材、角度都差不多。安徽记者写的这一篇,也是讲农民进城办第三产业,但作者却是以  相似文献   

5.
体育报道要走出两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如今已成为各类媒体的宠儿,但是,不准确、片面夸大的体育报道在报刊上也时有所见,要使体育报道的质量有所提高,首先要在思想上走出两个误区。“以成败论英雄”体育竞技展现的是强者的智慧和力量,为的是争夺金牌。体育报道通常以优胜者作为主要对象,这是合乎清理的。然而,问题在于是强调为夺取金牌而积极进取的意义?还是强调为夺金而夺金的狭隘思想?强调后者,正是“金牌至上”观念的体现。记者的“金牌至上”观念反映到报道中,便在读者中形成了一种定势:不太关心某项比赛的过程、水平如何,而只企盼比赛结果。1984年洛杉…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重在引导1988年,我国选手在汉城奥运会上只得5块金牌,排名第11,远远落在韩国后面,大失国。人所望国内外一片责骂和悲观之声,有人说“中国的亚洲仁坛盟主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这时正在汉城的《羊城晚报》特派记者苏少泉,敏感地意识到这种舆#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决定立即赶写一篇有分析的评述,以正视听。他才用第二天大家上街游玩购物的时间,把手头汇集的各种材料和观点细加研究,终于得出结论:“中国健儿有得有失,并非惨败”,“东道主成绩上窜系一般规律,韩国胜在次要项目多得金牌,…  相似文献   

7.
悉尼奥运会,王丽萍为中国队夺得了唯一的一块田径金牌,令全国人民惊喜万分。而中央电视台对此事的报道,却令许多观众不满,也暴露了在代表中国电视新闻最高水平的中央电视台个别从业人员应变能力的欠缺。 赛前,在女子20公里竞走选手中,最被看好的是著名选手刘宏宇。几乎所有记者都将目光投到了她的身上。当她突然被罚下之后,记者们感到失去了目标。当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王丽萍获胜的时候,现场竟没有中国记者!事后,央视记者沙桐和主持人白岩松在采访和对运动员、教练员的访谈中,提  相似文献   

8.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分别评出“一九八四年我国十大体育新闻”,其中,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并获十五枚金牌,许海峰率先突破中国人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纪录,台湾海峡两岸举重健儿同登奥运会领奖  相似文献   

9.
此次伦敦奥运会,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团队前往报道,人数之多,阵容之强,手段之先进前所未有.伴随着中国健儿的摘金夺银,大量精彩的赛事报道传回国内,振奋国人;然而与此同时,却有更多的外国媒体加入到质疑中国的和声中来,把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诸如举国体制、金牌至上、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对立起来等等)传向世界、误导世人.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中国报道团队的兴奋点大都集中在赛事本身,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我们常常陷入"缺席审判"的被动境地.  相似文献   

10.
“哥们,第一枚金牌,看你的啦!”亚运会比赛尚未开战,新华社参加亚运会报道的编辑、记者便朝我喊开了。那些目光,那些语言之间,分明流露出重托和希冀。骤然间,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是那么沉重。历届大型赛会第一枚金牌都是国际上各大通讯社与新闻机构必争之“的”。本届亚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必将牵动前来采访的5000多名记者的神经。一种无形的压力向我袭来,作为担负亚运报道重任的新华社记者,能否在这场国际新闻大战中夺得第一枚“金牌”,这不但关系到亚洲第一大通讯社新华社的声誉,也关系到整个中国新闻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燕赵都市报》一位记者到邯郸旅游。没想到,她向往中的邯郸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给她的旅行带来欢乐,反而增添了几多遗憾。10月6日,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了《邯郸故事多讲好不容易》和《邯郸旅游中的不和谐音符》两篇批评报道。这两篇报道引起了邯郸市市长宋恩华的重视。在10月11日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宋恩华拿出这张《燕赵都市报》对大家说:“这两篇报道对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条人生的跑道,我们每个新闻工件者都在这条跑道上赛跑.……只要稍一松懈,就会被无情地抛在后面.只有自己强烈地意识到这点,努力去拼搏,在每个报道,每个战役中努力去夺魁,才能在这条人生跑道上,成为一个金牌记者.  相似文献   

13.
在奥运会期间,我看到一家报纸记者访问我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的一篇谈话,主要内容是对奥运会第一天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奖牌得失谈了一些观感,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说,如果王义夫开始少打一个8环,林莉早一点加速,26日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榜上就会多几枚金牌。但是如果这些‘如果’成立的话,体育竞赛就失去了魅力。”这些“如果”是否能成立呢?林莉的教练张雄作了回答。他说:“太可惜了,如果林莉转身后就加速冲剌,结果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两位体育权威各持一说,究竟孰是孰非姑且不论,笔者只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谈点读后感。这两篇报道是同一位记者写的,又登在同天同  相似文献   

14.
纽约时报曾经对我国著名的网球运动员李娜进行过专访。在这篇专访中记者引用了这位网球运动员撰写的自传《独自上场》中的一句话,认为当初她之所以从国家队退役,是因为被迫服用了类固醇的药物,导致过敏。这篇报道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网球管理部门成为众矢之的。可能是意识到这篇失实报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太大,纽约时报记者专门给采访对象发邮件道歉。但值得玩味的是,在这封道歉信中,纽约时报巧妙地把自己报道的错误认定为北京翻译人员的翻译错误。强调这位网球运动员在自传中所描述的退役原因是被迫服用了“荷尔蒙药物(hormone medicine)”,而不是报道中所指出的“类固醇药物(steroid pil s)”。记者的道歉信中指出编辑已经通知改正,但仍然愿意向这位网球运动员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我和亚运会真的有缘,第一次采访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就是从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开始,此后每一届亚运会我都到一线采访(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作为组委会新闻部工作人员参加报道)。我见证了中国体育日益强盛、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六连冠”的光荣历史,也经历了中国体育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刚刚过去的釜山亚运会上,活跃着我国100多家新闻媒体派出的500多名记者,这与1982年时仅有十几家单位的几十名记者前去采访不可同日而语。从釜山亚运会报道也反映出我国体育新闻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公元2001年6月15日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这一天 ,“上海合作组织”宣告诞生。这既是在欧亚大陆上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也是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诞生并以我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 ,更吸引了中外记者关注的目光。庞大的记者队伍据统计 ,报名参加此次峰会报道的共有480多名记者。其中 ,外国媒体的记者有200多人 ,分别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中国港台地区也派出了不少记者。作…  相似文献   

17.
这一次,“更高、更快、更强”不仅仅是奥林匹克健儿的目标,也成为几千名采访奥运记者的追求。路透社9月15日播发的《朝韩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共同入场》一文就让我们体会到了何谓奥运报道的“更高”。 在这场世纪末体育盛会的开幕式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不仅仅是澳大利亚浓厚的文化风情,朝韩运动员共擎一面旗帜入场、波斯尼亚与黑山共和国选手也  相似文献   

18.
高敬 《中国记者》2023,(10):11-14
<正>新时代以来,我国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我们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逐步变好: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浓烟重霾有效抑制,黑臭水体明显减少,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作为新华社一名从事生态环境领域报道的记者,我有幸成为这一巨变的见证者、记录者,用自己手中的笔向国内外受众讲述美丽中国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在一篇篇报道中逐渐丰富自我、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然轰炸南联盟的国际列车,造成至少10人死亡,16人受伤!这一野蛮行径令人发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贝尔格莱德记者王智敏、郭志家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地向世界报道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惨剧。战地通讯如何体现现场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战地通讯要有强烈的现场感,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这篇通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记者必须亲临现场。现场感来自对现场的细致观察和真切感受。否则,现场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北约飞机轰炸国际列车的事件发生后,国际台的记者迅速赶往现场,将自己在现场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9月28日,山东滕州籍运动员毛新源在第11届亚运会上为山东夺得了第一块金牌。我采写了现场短新闻《妈妈心系亚运》。这里,想就这篇新闻的采写前后谈点感想。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有句名言:吃人家嚼过的馍没滋味。作为一名记者更是如此。多年来我就把“不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重复报道别人报道过的东西”作为一条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采访范围内,重要新闻力求报道在他人之前。这次亚运宣传,我共发了6篇稿,其中有4篇被新华社播发,两篇被《中国体育报》刊用。诸如94岁的枣庄市政协常委郭允生,把女儿从台湾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