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年代处处春色,采访范围天广地阔,然而,春色描来容易,如何把报道写得深一些,有点“思想”,这就需要记者有点“求深意识”。发挥产业报“求深”的优势产业报记者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局限,抢新闻是劣势,但在深化报道上,优势却很明显。其一,行业中突发性新闻较少,报纸又不如日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年代处处春色,采访范围天广地阔,然而,春色描来容易,如何把报道写得深一些,有点“思想”,这就需要记者有点“求深意识”。发挥产业报“求深”的优势产业报记者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局限,抢新闻是劣势,但在深化报道上,优势却很明显。其一,行业中突发性新闻较少,报纸又不如日报及时,版面容量也有限,但这却为记者多思多想,在  相似文献   

3.
程纲 《军事记者》2014,(8):35-35
在当今新闻报道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依旧是期刊的“杀手锏”武器。深度报道要有吸引力,必须在求“深”上下功夫做文章。新闻记者要善于挖掘新闻事实的背后故事,在精心策划和解析解读上求“深”。  相似文献   

4.
现在,报纸正经受着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报纸间的竞争硝烟滚滚;广播电视的新一轮改革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给报纸更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鉴于电子媒体目前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即时性,而开掘不深的情况,搞好深度报道便成为报纸与新兴电子媒体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写好深度报道就要下功夫写别人眼睛“看不到”和“看不透”的东西。 所谓写“看不到”的东西是指,除了写现场所见所闻外,还得写记者在现场未能目睹的或是别的媒体记者尚未发现的一些东西。这就要依赖记者的发现力了,即善于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开展新闻追击,跟踪采访调查,获…  相似文献   

5.
一 些重要新闻事实因得不到及时反映 ,报道和传播就成为旧闻或历史。那么 ,如何报道已过期的重要新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扬长避短 ,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 ;撰写记者述评 ;撰写一定程度的新闻评论 ;通过人物访谈把整个事件凸现出来 ;留意发展 ,抓住新闻由头以及作后续报道等多个方面作努力。扬长避短、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重要新闻体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文体 ,以事件性新闻为主 ,其新闻价值受新闻事实所发生的时间的限制。而非事件性新闻 ,时效性差 ,但指导性强 ,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 ,时间概念在“前一个阶段” ,延…  相似文献   

6.
袁明云 《新闻三昧》2000,(11):26-27
深度新闻反映事物的本质,我们采写深度报道要像开发矿藏那样,透过事物的表象向事物内在的深处开掘。然而,这绝非易事。因为深度新闻常常深而不露,时而又深不可测。要寻觅它,捕获到它,仅凭我们的眼力还不够,务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繁纷复杂的事物现象中对事物本质作一番透视。寻觅深度新闻如探矿,识者为宝,不识者为“土”,我们只有具备地质学家那样“抓一把泥土就知道地层下的含矿量”的真功夫,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  相似文献   

7.
祝长胜 《视听界》2002,(6):20-20
有人认为,新闻失实问题是新闻报道中的一种“顽症”。就广播新闻来说,由于缺乏严谨的新闻态度,忽视新闻规律,新闻失实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片面强调新闻的时效性。时效性是广播新闻较之其他媒体的一个显著优势。一条新闻,谁先报道,谁就争取到主动,所以在广播媒体之间抢新闻的竞争异常激烈。这一点,记者都很明确。要在时间上占得先机,采写新闻的时间常常就比较仓促,往往不等新闻事实结束,记者就得往编辑部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来,我们的新闻改革抓短、快、多,在这方面确有改进。现在一些有时限的新闻,最先到现场的往往是电视台的记者,或者广播电台的记者。但是,社会上也有反映,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份量不够,轻飘飘,人们看了、听了,印象不深,不满足。所以今后广播、电视新闻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入,就得抓“四个度”:速度、广度、深度、高度。第一是速度。电磁波的速度是每秒三千万公里,在速度上没有别的传播工具可同它比拟了。这是广播、电视的优势。这就创造了一种条件,使我们广播、电视的新闻有可能跟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可以做到“同步报道”、“现场直播”(即记者在现场直接作口头报道)。上海电台从1983年全运会起,许多报道都是在现场直播的。观众、听众认为这种报道很真实,使人如身临其境,感染力也特别强。比如,朱建华破跳高世界纪录,记者用报话机和转播车从现场向两台传  相似文献   

9.
陈江 《记者摇篮》2004,(11):24-25
尽管“深度报道”被众多纸媒当作竞争的“重型武器”。但真正让读者感受到有深度的报道却并不多见。也就是说,深度报道的附加值比较低。深度报道应“深”在哪儿?怎样才能“深”挖下去,体现更多的附加值?这归根到底,取决于新闻报道的采集、创作和传播能力。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实质上是对新闻信息的拓展和延伸。拓展面越广,延伸度越长,深度报道的附加值越高,从而保证深度报道的较高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报道上尽可能求深,是当今新闻报道的大趋势。但也不必讳言,真正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深度报道在我们国家也并不多见。什么叫深度报道?按圈内人士的话,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出明日之意义”。从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上说,没有背景和时空的跨越,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难有深度。从记者的新闻素质来看,要能从  相似文献   

11.
纸媒体之间展开的新闻战,已越来越紧张激烈。报纸要应对竞争赢得竞争,离不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特色化的办报思路、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等等。具体到地方党报的新闻定位,在把握报道主题的同时,应该全力求短、求鲜活。在“短而鲜活”上求新、求特色。  相似文献   

12.
陈默 《新闻记者》2007,(4):64-64
过去我们的媒体中没有娱乐报道这个类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它才逐步从文化新闻板块里分离出来。这也许是“宿命”——从一开始,娱乐报道就“没文化”。但这不是问题,既然是  相似文献   

13.
王远 《记者摇篮》2006,(6):16-16
很多人在给记者定义时,除了课本上的解释外,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就是“杂家”。但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我觉得“杂家”已经无法满足报纸和读者的需求。而如何成为一个“专家”,如何变成一条战线信息的权威发布者,应是记者之本。我的新闻龄只有6年,但有一半的时间却是在与教育新闻打交道,“专家”记者在这一战线的报道中尤为重要。作为行家挖出线索教育新闻的内容涉猎很广,仅仅是一个高招的政策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这就要求记者必须了解甚至熟悉其中的变化,采写出的新闻才不会出现纰漏。我觉得要想成为战线上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5,(8):48-48
敬业,是近年来业界一直在说的一个话题。不辞辛苦去打拼,绞尽脑汁求创新,这些,按理说应该是“敬业”的当然内涵。可是,为什么这“敬业”总让人觉得有些“变味”呢?小题大做,恶意炒作,抖猛料、曝隐私,制造热点……我们有些媒体和记者真可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是敬的谁的业?其实敬的是所谓的“卖点”、“收视率”之类,而记者敬的则是压在身上的片面要求所谓“独家新闻”的用稿制度、考核办法等等。这“敬业”确实非“敬业”。说到底,其实是在谋媒体及个人之私利,是在“毁业”。敬业就是敬读者,敬责任。《大公报》记者朱启平说,当记者,最要紧的,是尽心为读者提供最好,最真诚的服务。要做到这一点极不容易,尤其是在今天“竞争无处不在”的生存环境里。  相似文献   

15.
会议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当前,在会议报道中普遍存在着过多、过浅,过板的问题,影响了宣传效果。我们认为,要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在求精、求深、求活上狠下一番工夫,让会议报道走进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16.
郑晓群 《新闻实践》2013,(11):66-68
核心阅读:一张能够打动人的新闻摄影图片,一定具有情感的张力,而情感的张力往往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影像所揭示的思想,二是画面中生动感人的细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必须要具备思“深”识“细”的能力与谋略。所谓思“深”,就是对新闻题材要了解透彻,思考深刻,找到与众不同的新闻视角;所谓识“细”,就是在拍摄新闻照片时,要善于发现并抓住生动感人、能够揭示新闻事件本质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三) 改革,推动着新闻写作思维变革的深化。新闻求深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写作思维变革深化的结果。“报道改革,改革报道”,这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没有报道的改革,难得有好的改革报道;没有改革的推动,也难得有报道的改革。报道的改革已进行多年,但写作思维变革的深化则是近两年的事情,在1987年的新闻作品中则体现得尤为突出。新闻写作思维变革深化的关键在于摈弃“顺杆爬”的简单因果思维,确立善于反思的辩证思维。新华日报荣获一等奖的评论《抛弃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就是敢于反思的结果。1987年许多报纸在讨论“关广梅现象”的影响之下,纷纷开辟专栏。讨论一些改革措施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这篇社论则反其道而言之,甩开是姓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两类记者:一类是“直奔主题型”,心中只想着自己将要完成的题目,但求速战速决,多一句也不肯问,多一个人也不再找,多一个地方也不愿去。这类记者一般能快速完成报道任务,也多被认为是单位的“快手”。还有一类记者则是“超级海绵型”,无论采访什么,就像一块有超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大量地采撷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本来采访两个人就能成稿,他可能要采访5个人;本来采访三个地方就可以收工的,他可能要跑更多的部门;本来开完会拿了材料就可以走人,他可能非要再拉住几个人问个究竟不可。而到成稿时他额外采访的这部分内容可能却一点也用不上。如此看来,前一类记者是“讨好不费力”,而后一种记者是“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9.
大家往往有一种感觉:似乎凡是深度报道都是大篇幅的,动辄几千字甚至上万字,或者干脆来个连续报道,上中下一二三。仿佛深者必大,不大则难称作深。应该说,这个感觉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深度报道的题材是繁杂的,要用较长的篇幅和较大的版面才能容纳。但是,作为分布在各地的驻站记者,我们并不是总有机会来承担这样的任务。在我们的日常报道工作中,我们更多面对的是一个个“小”:小地方,小题材,小事情。面对这一个个“小”,我们是否就无所作为呢?我觉得,其实小处不可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新闻传播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越来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传播”也要走向世界,这是综合国力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抓住报业大变革和媒体大融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报业集团的改革,加快报业产业的升级,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