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8,(5):94-95
1952年3月18日,《湖北日报》头版以整版篇幅刊载《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中共湖北省委关于保证完成荆江分洪工程计划给各级党委的指示》、社论《为战胜荆江水患而斗争》等报道,二版刊登《关于荆江分洪问题》的资料和“荆江分洪工程分布图”,拉开了历时四个多月、连续系统地报道荆江分洪工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一座小城在五十年内两次震惊世界,确属罕见. 而两次世界闻名都与水有关,这就是长江之畔的湖北沙市. 1954年,沙市水位44.67米,荆江分洪工程于7月22日、7月29日、8月1日3次开闸放水.分洪过后,沙市江堤上修建了荆江亭和荆江分洪纪念碑,上书毛主席题字“为广大人民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再次侵袭荆江两岸,“沙市水位”牵动全世界.8月16日,沙市对岸公安县分洪区33万灾民转移,8月17日上午10时,沙市达到历史最高水位——45.22米.又一次,荆江人民经受住了考验,战胜了洪水.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公安县在持续40多天的长江抗洪抢险中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鄂的几乎所有新闻单位及全国各大小新闻单位的记者纷至沓来。日前,这里汇聚了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及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在内的60家新闻单位的300余名记者,这是公安县乃至长江沿线抗洪史上的第一次。 这些记者是闻知荆江准备分洪的消息后赶来的。建于1952年的荆江分洪区位于公安县境内,面  相似文献   

4.
进入7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袭击公安县,连续7次洪峰,一次又一次从上游奔泻而下,全县被荆江、荆南四河层层高水位叠加在包围之中,严重威胁着公安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很好地报道广大军民在抗洪降魔斗争中的英勇事迹,公安报社特别注意运用摄影武器,充分发挥了图片新闻的直观性、真实性,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7月23日至25日,这三天是“南平保卫战”的决战时刻,总编辑钟乐在全社仅有10来个人员、6个编辑的情况下果断决策,将总编室搬到抗洪一线,现场策划,分线采访,集中编发,连夜印刷。钟乐在采访县直机关防守6000米的抢险堤段中,提着相机来回在泥泞路上步行几十里为所有摄影记者作出榜样。在杨堰、吕家嘴、葫芦坝、大马等险段到处能见到该报摄影记者的身影。他们抓拍了中央领导和军委领导来荆江分洪区视察的珍贵照片,及时地反映了抗洪救灾第一线广大群众和子弟兵与洪魔作战的战斗场面。难怪荆州市委刘克毅书记看了《公安报》赞扬道:没想到公安报新闻见报时间这么快,图片报道如此直观生动。 8月6日晚,荆江分洪区内37万人迅速转移牵动  相似文献   

5.
荆江分洪工程位于湖北省公安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荆江分洪工程的总指挥,就是时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的唐天际将军.在李先念、唐天际、林一山等地方军队和水利部门领导人的集体指挥下,30万军民、技术工程人员从全国各地云集荆江,仅用75天时间,就建成了万里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由此得到显著提高,确保了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7月初以来,长江发生罕见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位于三峡工程所在地和荆江大堤险段上段的宜昌日报闻“汛”而动,派出80%的编辑记者,及时准确地报道了防汛抗洪斗争的全过程,受到抗洪军民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 7月初,宜昌日报及时派出22  相似文献   

7.
抗洪归来,有一种苍老的感觉。 今年是我采访抗洪的第八个年头。我有幸成为新闻界中惟一一位六次跟随温家宝副总理带领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赴前线的记者。几个月下来,体力消耗程度可能是过去几年的总和,但这又怎么能和那些日夜奋战在大堤上的人们相比呢。江总书记、朱总理心系前线、心系人民,对抗洪斗争取得胜利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自不必说,单是一直坐镇前线指挥的温家宝同志以及国家防总的同志们,在一个个不眠之夜,处乱不惊、指挥若定的故事就值得大书特书。其中有两个日夜令我特别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谢湘:公安分洪难眠夜整个1998年抗洪的漫长过程中,最让人难以作出抉择的是什么时候?——是第六次洪峰到来时,决定是否实施荆江分洪。8月16日,长江第六次洪峰顺流而下。而此时,担任报社驻长江“前指”角色的中国青年报记者部主任谢湘,似乎是特意前去迎接洪峰:在送走摄影记者解海龙、天津站记者刘武之后,她正溯江而上,从武汉赶到监利,从监利过江到石首,又从石首穿过分洪区赶到公安。  相似文献   

9.
1998年夏天,长江告急,嫩江告急,松花江告急。 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面前,我们万众一心,中华民族用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在这场抗洪斗争中,中国新闻工作者以他们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用他们的汗水、才华、布满血丝的眼睛和难以言状的疲劳,给抗洪斗争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因此,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关’98抗洪的新闻作品在特别奖中,占据了大部分。 引入注目并发人深省的是,不是正面报道抗洪斗争,但与抗洪有直接关系的新华社播发的《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以下…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入夏以后,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今天,这场伟大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总结这场斗争的时候,许多人开始注意到“新闻报道”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显示出来的“特殊魅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积极宣传抗洪军民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也正像朱镕基总理1998年10月7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的那样:“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宣传舆论鼓舞广大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洪水,克服艰险,对全国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赴抗洪一线采访的“大堤记者”,静下心来把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在眼前“过一番电影”,体会最深的就是抗洪精神鼓励着我们搞好抗洪新闻,抗洪新闻弘扬了抗洪精神,激励、鼓舞了前方将士,教育、感动了后方群众。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话题——抗洪新闻与新闻抗洪。  相似文献   

11.
难忘“96.8”———《燕赵儿女抗洪歌》系列报道制作散记陈金荣张炜张鸿鹏在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与新华社河北分社共同制作的系列报道《燕赵儿女抗洪歌》以全票荣获一等奖。这是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设立7年来,河北广播电视界乃至河北新...  相似文献   

12.
在’98抗洪报道中,《八月八日: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认可,我想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这篇消息以史为证,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实的可比性;二是它写活了人,表现了抗洪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 ’98抗洪斗争波澜壮阔,愈演愈烈,超乎人们的预料。8月初,我被编辑部派遣赴荆江三险段之——的监利时,已先到过嘉鱼、黄梅等抗洪一线采访。当时,人汛已一个多月,军民抗洪抢险持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当武汉抗洪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市防汛指挥部领导请每个记者在纪念簿上留言,我写的是“参加武汉抗洪报道三生有幸”。确实,作为人民日报一名驻地记者,能经历并报道这场大决战,是非常幸运的。今年6月武汉进入防汛抗洪以来,我就开始跟踪报道。两个多月中,我...  相似文献   

14.
见证历史     
三十三万人马大转移 1998年8月6日上午8时,长江汛情日趋严重,沙市水位达到44.68米,超过国务院文件规定的分洪水位。沙市到汉口已全线超警戒水位。江汉平原危在旦夕!大武汉危在旦夕! 晚8时,荆江分洪前线指挥部下达转移令,至此,新中国建起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区自1954年后,44年来首次实施分洪预案。 位于荆江分洪区境内的公安县,素有舍小家保大家的光荣传统,一天时间内就安全转移出了33万多人。  相似文献   

15.
非常高兴来参加本市新闻界抗洪前线记者事迹报告会。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深受教育和鼓舞。 参加这个报告会,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今年8月16日夜里。8月16日,在整个抗洪斗争中是个很关键的曰子。那一天对我来说,也是对我们在抗洪前线记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加深了生死与共的战友般感情的日子。那夜,我在机关,几次同湖北前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松花江、嫩江的洪水让我体验了一条真理——记者永远为新闻而存在。1998年8月18日一清早,我背上装了几件衣服的旅行包,拎着十来斤重的便携式电脑,匆匆登上由北京飞往哈尔滨的班机。6天后,当我离开哈尔滨重返北京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长江日报》已连续登出了10篇“本报记者周敏发自东北抗洪前线”的消息或特写。6个日夜追逐洪水流的汗如今已结晶成我生命中的盐。  相似文献   

17.
记者魂──记报道锦州抗洪的献身者、幸存者……段心强记者──职业“歌手”,一生中要唱好多的歌,传播着美好,埋葬着丑恶,可却很少谱写自己的歌。现在我为锦州抗洪中的记者唱一支歌,是颂歌,也是挽歌,献给死者、幸存者特殊的“业务心态”“上游凌源、朝阳地区连降暴...  相似文献   

18.
冯越 《新闻知识》2000,(4):15-16
冯越1949年生,广东省阳江市人,1982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物理专业。1982年夏天到大连日报社工作。1993年被评为主任编辑职称。1988年获全国好新闻奖(言论《一个人真能承包一百个厂吗?》,二等奖);1998年获中国新闻奖(言论《另一种溃堤》,二等奖)。 当我得知,我写的言论《另一种溃堤》获得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之后,不由得回想起那场亲身经历的抗洪斗争,回想起在抗洪前线度过的日日夜夜。自己得以参加这场永垂史册的伟大斗争,感到特别荣幸,而这篇作品则是面对滔滔洪水追根求索的思想结晶。 一…  相似文献   

19.
6月下旬以来,湖北省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长江汛情之大,水位之高、持续时间长、动用抗洪人力物力之巨,均为历史罕见。这次防洪抗灾,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出动记者100多人次深人抗洪一线,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抗洪斗争。湖北台打破常规,各主要新闻节目连续两个月延长播出时间,专题节目和各系列台相配合,对抗洪斗争进行集中、突出、醒目的宣传。到9月上旬,共采编、播发各类防洪抗灾稿件6000多篇。其中,现场直播16场次,带音响报道300多篇、广播评论30多篇─—宣传力度之大,为湖北广播史之最;并且,导向正确、实事求是、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20.
’98之夏,我省遭遇特大洪水,全省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演出了一场抵御洪魔的壮剧。我台记者和抗洪军民一起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这场感天动地的世纪大决战,讴歌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展现了惊心动魄的伟大壮举。在历时三个多月波澜壮阔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台抽调记者编辑120多人、1000多次,车辆20多台、500多次,深入到抗洪第一线采访,共采发抗洪抢险新闻1200多条,新闻专题80多个,组织文艺小分队赴灾区演出5场,举办大型赈灾文艺晚会一台。向中央电视台传送抗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