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 中国最大的专业媒介与市场研究公司———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公布的武汉地区报纸发行的最新调查结果。《楚天金报》居第二位 ,仅次于《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从诞生起就一路飚升 ,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11月18日创刊日就创下了日销售16 6万份的奇迹。2002年5月突破20万份 ,9月在武汉市的发行量超过33万份。10月份首次实现赢利。金报创刊时 ,正是市民报纸竞争白热化时期 ,当影响弱小的《市场指南报》准备变身 ,加入市民报的行列时 ,很多人心存疑虑 ,担心未来报纸的命运。但诞生的金报不同凡响 ,它走一条低价位、异质竞争的道路 ,…  相似文献   

2.
宁向东 《新闻世界》2008,(10):11-12
2007年9月28日,安徽第一份时尚类报纸《今日生活报》(以下简称《今报》)正式创刊,结束了安徽一直没有本土时尚类报纸的历史。《今报》创刊后发展迅速,不仅迅速覆盖了省城,占领了合肥白领人群的阅读市场,而且在创刊第8个月时即今年5月份开始盈利,这在中国城市周报史上是不多见的。本文着重介绍《今报》的市场背景、诞生历程、三大定位、团队构建和报纸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9月1日国内第一份动漫类报纸《动漫报》创刊发行。《动漫报》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国内动漫类报纸的市场空白,同时揭开了动漫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卡通频道、动漫网站等多种媒体竞合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9月1日国内第一份动漫类报纸《动漫报》创刊发行。《动漫报》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国内动漫类报纸的市场空白,同时揭开了动漫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卡通频道、动漫网站等多种媒体竞合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宁向东 《新闻世界》2008,(12):34-35
《今报》作为安徽唯一的时尚生活类报纸,创刊一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牢牢占据了合肥周报市场的领先地位。安徽省委宣传部在2008年第10期《新闻信息》中指出,“《今报》丰富了我省报纸的品类,完善了我省报媒新格局。在报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创刊仅半年多就实现了盈利,其走过的路再次证明,独特、明确的定位和市场化的操作是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之道。”本文着重介绍《今报》是怎样创立品牌、如何坚持自己定位、怎样建立清晰的识别以及不断打造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但就在这个时候,由中南传媒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独资创办的《快乐老人报》却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创刊.《快乐老人报》逆流而上的创举,体现了其创办者长远的市场目光与开拓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其危机意识. 目前,《快乐老人报》发行量已突破130万份,成为我国老龄类媒体发行量第一的报纸.《快乐老人报》的成功,可以说,是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创新成就了百万《快乐老人报》,这些创新也使得老人报不老,反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创新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市场》报是1979年10月1日创刊的,到今年国庆节,整整五个年头了。我庆贺《市场》报五周岁生日。《市场》报是继《财贸战线》之后又一张专门为市场服务的报纸。中国报纸的历史,是以政治报纸为主的发展史。在旧社会,中国从来没有建立过独立的经济,只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所以中国在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独立的市场,当然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市场报纸。  相似文献   

8.
从媒体基本定位观察,纸质经济类媒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泛经济型财经媒体 主要指传统的经济类媒体,如《经济日报》、《市场报》。它们的基本定位是权威的经济专业报纸,创刊较早,“报性”的形成有特定的时代痕迹。 2、证券型经济类媒体  相似文献   

9.
王思维 《新闻窗》2007,(1):29-30
自1997年1月1日创刊至今,《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报》)走过了将近十年的岁月,百万多的销量与不俗的口碑,自然使其位尊广州三大报之列(另两大报为《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同时《南都报》之所以成为中国都市类报纸中的佼佼者,究其主因,是乎其主流媒体的定位,报纸的  相似文献   

10.
视野     
国内首份动漫类报纸《动漫报》创刊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9月1日,国内首份动漫类报纸《动漫报》宣布创刊,试刊号同时与中外读者见面。该报的创办填补了我国动漫类专业报纸的空白。《动漫报》由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河  相似文献   

11.
案例《大众电脑报》:从创刊到停刊《大众电脑报》于2000年9月28日创刊,是定位于电脑初学者、电脑爱好者的一份电脑知识普及报,主要面向山东市场。报纸为4开16版周报,每份1元,逢周四出版。报纸创刊后,正好进入报纸大发行季节,经营的主要工作就是发行。为了促进发行,在山东的济南、青岛等六地市开展了订报送光盘活动,读者比较欢迎。针对教育界市场,《大众电脑报》采取了许多促销措施,教委相关部门也作了推荐,但效果一般。由于资金有限,报纸未搞其他的促销措施。2001年1月,发行数量比创刊时有较大增长,但发行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1日正式创刊的《羊城地铁报》(以下简称地铁报)以“报网一体,一纸惊人”的姿态。出现在被认为是“代表方向。改变现在。影响未来”的数字报纸平台上。作为中国首份纸质媒体和数字报纸同步推出的城市新锐媒体.地铁报的创刊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它意味着读者除了乘坐地铁可以阅读到此份报纸外。还可以通过登录大洋网数字报纸平台阅读每期的地铁报。创刊号当天,地铁报在广州地铁沿线引起了一小轮的读报高潮。几乎每位乘坐地铁的乘客都高兴地拿到了这份新鲜出炉的免费新闻大餐。从受众阅读《地铁报》创刊号的反应来看。市民大多持肯定态度,表示地铁报为他们乘坐地铁的枯燥时间注入了活力,带来了一份信息咨讯的快捷享受。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与趣味     
第一张儿童报:1920年在浙江绍兴出版的《中国儿童时报》。 第一张小报:1897年6月24日出版的《游戏报》。 第一张党的日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出版的《热血日报》。 第一张彩印报:1979年10月1日在北京创刊的《市场报》。 第一张为报刊出版发行作宣传的报纸:1983年在北京创刊的《中国报刊报》。 第一张工人报:1949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以《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报纸媒体,对其从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一个月间所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类型、消息来源、报道主题和基调等方面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观察以这四家报纸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如何呈现西南旱灾议题,以此来研究不同媒体对西南旱灾这一议题的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15.
《新闻窗》2006,(6):I0001-I0001
《铜仁日报》是中共铜仁地委机关报。创刊于1986年10月1日.原为《铜仁报》。创刊20年来.从周报发展到周二报、周三报、周四报.再从周四报发展到全国同类报纸中为数不多的瘦长型日报。  相似文献   

16.
市场指南报是1994年3月正式创刊的一份经济类的报纸.它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市场经济,在市场“冲浪”过程中发展壮大.今年1月正式改出日报(周六刊),5月又改为日出16个版.在今年武汉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市场指南报发行量仍逐月上升,影响逐渐扩大,发行面除武汉市及省内主要地市外,还远及全国其他23个省、市、自治区,已形成以证券投资人群、包括基层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和个体户为主的较稳定的读者群.近几年,报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有的报纸为了吸引读者,一味猎奇;有的报纸为了寻找“卖点”,不惜越规踏线.这些情况对我们也  相似文献   

17.
评报简论     
庄向阳 《今传媒》2006,(2):26-27
一、评报越来越受到重视应当说,评报活动是早已有之,当人们对报纸从内容到形式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之时,就是一种评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遍布城乡的群众评报小组,堪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近年来,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文化环境的相对宽松,评报活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以深圳《晶报》为例,这张报纸创刊于2001年8月1日,现在已经成为深圳市场上有重要影响的报纸,该报于去年4月份开始设立评报员的职位,由专人评报。郑州《大河报》,依其市场影响力而言堪称“中原第一报”,该报创刊于1995年8月1日,跨过了市场开拓期,如今正在进入…  相似文献   

18.
葛镇庆 《新闻记者》2000,(11):66-68
2000年5月17日,一个振奋 人心的消息,从上海全日送报刊发行有限公司传来:当天创刊、发行数为19万份的《上海星期三》报,上报摊后不到5小时,就被读者抢购一空。在报业如此发达的上海,《上海星期三》何以一炮打响?何以刚诞生就被专家同行称之为《上海星期三》现象?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一张用全新的定位、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模式创办的全新的报纸。 全新的定位 《上海星期三》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管和主办的一个新媒体。如何办好这张新报纸?创刊前,决策者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文汇新民…  相似文献   

19.
董林 《新闻记者》2000,(2):53-54
1999年12月10日,《城市早报》出版了104版的“世纪珍藏版·回望20世纪”,在 郑州及河南全省的报业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是河南报业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份超过百版的报纸,无论是报道形式还是报纸形态,都让人耳目一新。 《城市早报》尽管被称作“河南报业的一匹黑马”,但它毕竟还只是一份新报纸,从1999年4月9日创刊到1999年12月初,总共才有8个月历史。8个月来,《城市早报》一直在寻求自己的最佳生存和发展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读者制造一个“兴奋点”,以扩大报纸的影响。从创刊之初的“我省第…  相似文献   

20.
费德明 《新闻界》2003,(1):51-51,61
《南充日报》自1952年10月1日创刊以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从1952年4月4版周3刊小报发展到1996年扩为对开4版大报。1987年《南充日报》成为日报,2001年创办了子报《南充晚报》,实现了报纸跨越式发展。发行量也由创刊时的1.5万份上升到1986年的16万份,这一数字一直保持了10年。1996年改为大报后仍发行8.6万份。加入WTO后《南充日报》与全国市州报同行一样,生存环境受到挑战,特别是广大农村推行费税改革后,,将使地市报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与压力。因此,唯有与时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