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雨 《出版科学》2000,(4):56-58
2000年9月12日,新华通讯社发出一则消息:湖北日报社副社长、《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荣获中国新闻编辑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韬奋新闻奖,几乎与此同时,9月11日,《楚天都市报》发行迈过100万份。  相似文献   

2.
到今年5月,创刊仅3年多的楚天都市报,在武汉三镇、楚天大地已深入千家万户,日发行量达到83万多份,成为许多人家合家共享的一份“精美的文化大餐”。可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张报纸的发展,湖北日报社副社长、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1999年6月3日下午,楚天都市报正在举行业务例会,杨卫平照例总结了上周的工作,交待了最近各部门要抓紧办理的事情后,谈到了即将乔迁的新办公楼。该说的似乎都说完了,人们准备散去。这时,他又缓缓地开口了:“我可能不能跟大家一起搬家了。还有好多事要做,现在不得不拜托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杨卫平,1950年10月生,高级编辑,现任湖北日报社副社长、党委委员,《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新闻学会副会长,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协会副会长。第二届“湖北新闻名人奖”获得者,作品数十次获全国、全省性新闻奖项。 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都市报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创刊于1997年元旦的《楚天都市报》用不到四年的时间,发行量达到90多万份,今年上半年广告收入超过8000万元,居湖北报业之首,  相似文献   

4.
杨卫平:江苏吴江人;回族,1950年10月8日山生。原湖北日报社副社长、党委委员、高级记者、楚天都市报总编辑。 1996年10月,杨卫平请缨创办楚天都市报。次年2月,他被确诊患鼻咽癌,仍抱病工作,率部4年不到创造了该报日发行量逾100万份、年广告额过2亿元的骄人业绩。 2000年9月12日,杨卫平荣获我国新闻最高奖“韬奋奖”,然而他却未能看到自己的奖杯。 因病医治无效,年仅50岁的杨卫平已于同年8月离开了人间。但他献身事业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杨卫平出身报人世家,自小便热爱新闻事业。19…  相似文献   

5.
周瓒 《新闻爱好者》2005,(11):15-16
记:《楚天都市报》创刊至今,以一个日发行百万份大报的姿态傲立于世。在这个品牌塑造的道路上,《楚天都市报》始终以丰富和厚重的化含量,在社会重大转型和化重大变迁的契合点上再现都市生活的变化。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都市报都是少有“化”的,《楚天都市报》始终用化夯实办报的基础,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陈新 《新闻前哨》2007,(1):48-48
哀乐低沉,苍天无语。2006年12月18日上午9时,荆门日报社副社长、荆门晚报总编辑陈楚云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荆门市殡仪馆举行。陈楚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12月16日13时10分不幸辞世,享年51岁。  相似文献   

7.
《新闻记者》杂志社:贵刊2005年第一期刊发了《2004年中国十大假新闻》,其中第9条为《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载《楚天都市报》2004年10月10日)。我们认为,此文对此事的认定不符合事实。现特向贵刊回复相关情况。湖北黄石工商部门查处河南“豫花”增白剂超标一事公开报道后第3天,河南有关方面通过湖北省主管部门,要求媒体不再追踪此事,厂家代表也对媒体表示将回收此批次面粉(http://news.sina.com.cn/c/2004-10-12/06523898257s.shtml),同时要求媒体更正错误引用的标准。但是,《中华工商时报》《郑州晚报》等媒体在此后的报道中称“豫花…  相似文献   

8.
哀乐低沉,苍天无语。2006年12月18日上午9时,荆门日报社副社长、荆门晚报总编辑陈楚云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荆门市殡仪馆举行。陈楚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12月16日13时10分不幸辞世,享年51岁。  相似文献   

9.
《楚天都市报》三岁了。三年走过来是风风雨雨,波波折折。全国都市报二三十家,楚天都市报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迅速崛起,至今已在全国名列前茅。 三年时间超常发展,长盛不衰,而不是昙花一现、陨石流星,所在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这样研讨很有意义。 三年时间,光算经济帐,都市报的经济效益如此之高,既是改革的成果,又凝聚着都市报全体领导干部、员工、记者、编辑的心血汗水。对都市报,我觉得有这么四点,一是定位准,二是机制好,三是运作活,四是素质高。都市报定位大众化、休闲化、生活化,定位在市民百姓这个层次来进行不同角度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楚天都市报》的连续报道形式,已初步形成特色,值得认真总结,深入思考,并从理论上学术上作出探讨,在实践中有所提高.本文作者蔡华东结合该报采编实际作了初步分析,有观点,有材料,是一篇可读性较强的文章,特向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11.
杨慧霞 《新闻前哨》2003,(11):23-24
前不久,《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以日发行量121.3万份的惊人业绩,位居全国第7位,全球第37位,进入了全球报业50强。《楚》1997年创办到2003年短短6年的时间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这与它“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的定位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每份报纸都讲求服务,因为报纸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太阳刚刚升起,楚天都市报副刊部的门口就已经有人在探头询问:“请问哪位是邹编辑……” 找人的是楚天都市报的读者,他们或来投稿,或有事相求;被人找者是楚天都市报副刊部的副主任、多个副刊的责任编辑──邹晖。 与楚天都市报同步成长的她,短短四年,可谓名播荆楚。在楚天都市报上百万读者中,或许有人会陌生于她的名字,但提起由她编辑的一个个副刊,却鲜有不熟悉的。从《百姓生活》到《打工一族》,从《银发岁月》到《大学校园》,从《婚恋家庭》到《情感话廊》……邹晖与她编辑的副刊,伴随着楚天都市报的快速成长,早已深入到了读…  相似文献   

13.
日子步履匆匆,日子急急忙忙。东张西望间,《楚天都市报》走过了3个年头。 3个年头,也曾阳光普照,也曾飞花落雨。 许多人想了解楚天都市报,许多人想了解都市报里的年轻人。 “呃,《楚天都市报》确实办得不错,信息量大,贴近生活,我看到街上现在到处都是。” “那还谈,听说他们那里都是年轻人,勤跑,吃得  相似文献   

14.
李欣 《传媒》2012,(7):35-3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平民化、市场化姿态涌现的都市报,迅速成长为中国报业的新锐。时过境迁。随着网络媒体以"新闻快餐"的方式遍地开花,传统媒体长期倚重的街头新闻——那种浅层次的事件传播,已然不能适应新的传播生态与媒体格局。2012年初,进入第16个发展年头的《楚天都市报》全新改版。这次改版的显著特点是:重大策划报道高屋建瓴,发人深省;每个版面上的"小  相似文献   

15.
时事新闻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一家报纸的成败.时事新闻编辑,面对的是国际国内新闻,其新闻的覆盖面更广,较之于其他版面的编辑,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更大.随着网络的普及,时事新闻编辑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大量新闻信息,另一方面,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又对时事编辑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新闻竞争中,报纸能否成功地获取更多的注意力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的制作.<楚天都市报>作为一份面向湖北全省发行的市民生活报,在新闻标题制作方面,有自己的风格.笔者翻阅了2009年3月份的<楚天都市报>,发现许多标题在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报)是《湖北日报》社下属的大型省级都市日报,1997年元月诞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行突破70万份,广告收入超亿元,其报务成功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首先在其科学的定位上,它以市民为对象定位,以都市文化为文化定位,走健康的都市传播之路,从而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一、都市报·新型社会文化关系的反映 朱光烈在《我们将化为泡沫》一文中谈及,地域性小乃至社区性小的传播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角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都市报纸作为地域性传媒,正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我们的社会从农业社…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2013,(1):33
情感是人类最具共性的元素,情感栏目是都市类媒体内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读者、增强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年历程,它面临新的拐点和创新需求。为总结交流这类栏目及文体的运作经验、采写方法,探讨其今后的前行与创新,《中国记者》与《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合办"都市报情感栏目的发展趋向及写作征文"。  相似文献   

19.
20.
陈娜 《新闻世界》2010,(10):40-41
时评的复苏与勃兴是国内都市报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2009年初,《楚天都市报》开设"楚天时评"专版,受到读者的喜爱。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楚天都市报》的时评特性,主要有表现问题的时新性、反映问题的针对性、评论思维的批判性、观点表达的贴近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时评的评论精神体现在张扬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构建言论广场、宣泄不良情绪、弘扬社会正气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