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层层剖析化难为易──《赵州桥》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福建肖俊宇《赵州桥》一课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重点是课文的第二段(即第二节),而第二段中“这种设计指什么”和“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很坚固、巧妙”两个问题又是重点之重点,也是最难理解之处(尤其是第...  相似文献   

2.
整体感知〕1 运用投影或图片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2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凭借汉语拼音 ,边读书边认识、记忆生字 ,读通课文。3 反馈。①指名分小节朗读 ;②按要求说句 :赵州桥是(如 :赵州桥是河北省赵县河上的一座石拱桥 ;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赵州桥是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设的 ;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 ,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赵州桥是一座、、的石拱桥。(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雄伟”、“坚固”、“美观”三个词语 ,填入句中。)4 讨论 :哪里可以看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让学生分别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相似文献   

3.
《赵州桥》一课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重点是课文的第二段。而第二段中:①“这种设计”指什么?②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很坚固、巧妙——“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两个问题又是重点之重点,第二个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师生共议: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学习“文”是如何表现“图”的;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教学教程师:上节课老师指导大家预习了《马踏飞燕》这一课,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不少问题,老师将它们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出示小黑板)问题一:马为什么会踏到飞燕上?问题二:马是什么样子?问题三:怎样使马保持平衡?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哪一段回答以上哪一个问题?生:第三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第四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师:对。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看图听…  相似文献   

5.
《赵州桥》一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与美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语句优美,描写生动。其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一、资料交流,初步了解桥的设计特点课前布置学生交流有关赵州桥的资料图片或播放纪录片《赵州桥》,初步了解赵州桥的建筑设计特点。以此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为突破教学重、难点作铺垫。二、渗透学法,明确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课文的第二、三段分别介绍了桥的坚固、美观,是课文的重点段。紧扣这两段内容,采用“举…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六册的《赵州桥》一文,着重讲了赵州桥的特点——雄伟、坚固、美观。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应着重精读理解。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时,我扣住年段的特点,设计了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7.
《赵州桥》是小学第六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即上承“词句训练”,下启“段的训练,所以其教学重点要在复习巩固上学期读懂每一句话、把句子写通顺的基础上,为过渡到本学期段的训练做好准备。其教学重难点是: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特别是对“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的理解。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法:一、利用微机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先在投影仪上出示两幅石拱桥的模拟图(一幅只有一个桥洞,另一幅像赵州桥一样),并设置疑问:这两座桥在设计上有什么不同?第二座桥与第一座相比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写下来。利用微机可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出示模拟图则能体现教育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对后面环节中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起到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则主要采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答案,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确立其主体地位。二、讲读全篇课文首先教师简单小结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情况,然后让学生结合刚才的讨论,引出第二自然段,直...  相似文献   

8.
陈杰 《湖南教育》2007,(3):33-33,42
在进行《赵州桥》第二自然段探究学习时,我问:“你觉得赵州桥与我们现代的桥相比,最大的创造性在哪里?”意图当然是让学生结合课文领会赵州桥“坚固”的特点。学生开始交流讨论。忽有一“愣头青”提问:“老师,要是台风来了,会把赵州桥搞垮吗?”“哈哈哈”这一问引来全班一阵轰笑。  相似文献   

9.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是人教版教材选入了二十多年的老课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前我们教此文,更多的是重视知识教学,即字词教学,以三年级的句、段教学为重点。教学设计如下:一、整体感知全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新词的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课文有四个自然段,想想每段主要写了什么。2.班级交流,师小结,明确第一段写赵州桥在哪里,谁设计的和建造的年代;第二段写赵州桥设计上的…  相似文献   

10.
《赵州桥》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重点是课文的第二段(即第二节).而第二段中:①“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②为  相似文献   

11.
朱华贤 《江苏教育》2007,(10):15-16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可不可改成“赵州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为什么? “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飘过了林梢。他知道。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这是《背篼》中的一个小节,请你说说:袅袅升起的炊烟为什么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  相似文献   

12.
陈杰 《师道》2007,(1):35-36
《赵州桥》(浙教版第七册第一课)第2自然段进入探究性学习阶段时,我在四年级(2)班教学,出示探究主题:“请你从课文中找找,哪里写出了赵州桥坚固的特点?”没想到,对这一问题学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有几个孩子在“撑场面”式地做答,课堂陷入沉寂的尴尬境地。课后我陷入了沉思……第二天,在四年级(1)班教学,我改变了原先的提问:“你觉得赵州桥与我们现代的桥相比,最大的创造性在哪里?”意图当然也是让学生结合课文领会赵州桥“坚固”的特点。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比头一天的孩子浓,他们围绕“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特殊设计”的优点,围绕“全部用石…  相似文献   

13.
《赵州桥》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介绍性说明文,文章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让我们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文的第2自然段是重点段,而“创举”又是重点段中的关键词。理解了关键词,对理解课文重点,突破课文难点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在进行这一段落的教学时,紧扣“创举”,处处围绕教学重点发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师:请同学看屏幕,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微机演示小白兔顶着篮子冒雨往家跑的场面) 生:图上画的是小白兔着急地往家跑。 生:我来补充:图上画的是小白兔顶着篮子,很快地往家跑。 师:你们说的都对。请同学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谁愿意把它读出来? 生:第8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看屏幕(微机演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我读懂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的是小白兔加快步伐往家跑,第二句话写的是小…  相似文献   

15.
读想说议     
[教例]: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二、三自然段。 (前面,初步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黑板上已板书“我去看”。) 一、读 师:请轻声读2、3自然段,用“__勾画写叶的句子,用“波浪线’沟画写花的句子。[板书:叶、花) 师:荷叶怎么样?你觉得荷叶美吗?从哪儿感受到美? (读小黑板上的句子:①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通过比较,你还感觉到荷叶什么?从哪儿感觉到“茂盛”?为什么能感觉到茂盛?(生议;板书:挨挨挤挤) 师:荷花又怎么样?你们觉得荷花的什么美?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学会用“段”,是阅读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小概念,可能因为“小”,在教学中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与运用,这其实是一种教学遗憾。比如某些所谓的教学创新,常常有“大”口号响亮地叫出来,却无法让“段”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上充满诗意、熠熠生辉。其实,“段”的读写教学,富有韵味与魅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有“小中见大”的收获。如小学三年级课文《赵州桥》的第3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相似文献   

17.
活动课对象:小学高年级。活动课目标:以语文教材中的“桥”为主线,用竞赛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桥”的知识,拓宽视野,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创造精神。活动课程序:一、揭示主题教师谈话: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涉及“桥”的课文。(《南京长江大桥》、《赵州桥》、《卢沟桥上的狮子》、《飞夺泸定桥》……)今天的活动课是先回忆课文有关“侨”的描写和叙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答案。二、第一轮竞赛(一)教师放《赵州桥》录像片。(二)教师出示书写在小黑板上的判断题…  相似文献   

18.
建桥史上的创举《赵州桥》一文给我们介绍了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这座桥全是用凿子凿成的一块块石头拼砌而成的。整个桥布局结构科学,造型美观,在世界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19.
【片段】 师:在这场“生死大营救”中.有一只斑羚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它是谁呢? 生(齐):镰刀头羊。 师:对。那么课文反复写了它哪方面的表现?分别出现在哪几段?  相似文献   

20.
师:刚才大家浏览了课文,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飞”说明了什么?生;:“飞”说明了红军夺桥速度很快。生。:“飞”说明了红军夺桥时间很短。师:说得很好,课文写夺取沪定桥的经过是从两方面着手的:“飞”——“抢时间”,“夺”——“攻天险”。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沪定桥?最后结果怎样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文结构层次。)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出分别写“飞”和“夺”的段落。(学生依板书迅速找出。)师:(放灯片,出示题目)红军为什么要抢时间攻夺沪定桥?生;:因为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沪定桥,只剩24小时了,而红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