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数是用数词来表示数目的不确定,一般是用数词联缀或者由数词和其他一些表示不定指的词语共同组成。《搜神记》的概数表示法主要有数词联缀以及用"数、可、余、许"等词语的方式。这些概数表示法是对上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古汉语时期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2.
翟燕 《现代语文》2005,(11):12-15
结果式"得"字句是指"谓词 得 结果补语"的句子.聊斋俚曲是清代蒲松龄所作的通俗谣曲,语言俚雅参半,大致反映了清中叶以前山东内部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后期近代汉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语料.  相似文献   

3.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数量表示形式共有十一种,包括七种事物数量、两种动作数量和两种概数表示法。从其结构形式和语法功能可看出,这些用法既有对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也有近代汉语的改造与创新,甚至有的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4.
蔡文婷 《华章》2007,(12):233-233
本文从反映后期近代汉语概况的文献资料《聊斋俚曲集》入手,排比归纳了文献中反复问句的三种形式,着重描写"VP-neg"式反复问句中否定称代词的使用演变情况,同时试图揭示与现代汉语方言中此种类型反复问句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概数的表示法可分3大类:一、在数词前后加上表示概数的词语;二、数词连用表示法;三、前两种概数表示法的套用。书中出现表示概数的"将近"位于数量词之后等特殊现象,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高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来”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使用频率很高,用法错综复杂。本文基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对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概数助词“来”的形成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语料分析的方式寻找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本文对概数助词“来”的深入挖掘,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概数助词产生条件和发展的认识,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概数词语教学提供一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是成都话中重要的语气助词,近代汉语中也有一个语气助词“在”,二之间有 可分割的联系。应在研究中把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言言紧紧联系起来,追溯现代汉语语言现象的源流,这种溯源性研究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占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概数的确切内在含义,将上海方言中常用的概数表示法归纳为四种,对上海方言中比较特殊的概数表示法"靠+数目+量词+名词""毛+数目+量词+名词""数目+量词+快"的意义、所搭配的数目作了具体的列举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三个格式对数目的音节数量以及系数词、位数词的搭配都有严格的要求.由此提出:在表示概教的格式中,数目带来的精确性是不同的,而各个表示概数的格式自身表数的模糊性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王亚男 《现代语文》2007,(11):37-38
儿化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下面我们从几个基本问题入手,谈谈汉语中的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尴尬”是一个在中古汉语产生、近代汉语广泛运用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联绵词。现代汉语里,“尴尬”的使用以引申义为常,这和它在近代汉语时期的使用有所不同;而在近代汉语里衍生的“不尴尬”、“不尴不尬”、“不间不界”等倒反词语形式更是现代汉语所少有,这些倒反词语所表示的意义一般和“尴尬”都是同义的。语言中的这些沿用和替代表明,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语言的历时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正专书语言研究是语言学本体研究的重要基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汉语史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上重要地位,引起了越来越多语言学者的重视,以专书语言研究为突破口,由点及面,由面串史,可以很好地揭示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上起到的桥梁作用。只有专书的语言面貌清楚了,汉语史的面貌才能更明确。作为一部专书研究成果,《〈醒世姻缘传〉方言词历史演变研究》是作者晁瑞集十年之功而成的词汇学、语法学著作。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借代造词属于汉语修辞造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这种造词法古已有之,它在此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虽然产生新词数量并不算多,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体现清末民初的词汇特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过渡阶段重要的标志性著作,本文以脂现斋重评石头记(前80回)为版本,经计算机搜索来探讨《红楼梦》语言中的儿化特征,断代剖析18世纪北京官话特色。  相似文献   

14.
§0.语言是渐变的,语言的发展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的方式来完成的.由古代汉语发展成为现代汉语,中间必有一个新旧交替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称为近代汉语阶段.明末白话小说“三言二拍”,是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语言属近代汉语范畴.它与现代汉语已相当接近,但还是可以看出,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若干差异,这种差异为研究古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过渡性的语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略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要想在变异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关系,决定了现代汉语教学不能墨守陈规,必须与时俱进,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无疑是提高其生存活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介词“着”产生于魏晋时期,是近代汉语里较为重要的一个介词。后来随着汉语介词系统的发展,介词“着”的部分功能逐渐呈现出了没落的趋势、甚至消失。但是,在明末清初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聊斋俚曲》里这个介词不但仍很兴盛,而且保留了其早期的用法。这种现象体现出了当时山东方言内部的地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对于研究汉语历史方言和现代方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中,而网络更是语言发展与衍生的重要场所。大量网络用语的使用,使语言不断进步与扩大,语言文化也变得丰富多彩。词汇则是语言的组成部分,网络用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的关联性主要从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词汇等结构来解析网络用语,于此作者着重探讨网络用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的关联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正音》是一部口语性很强的域外汉语文献,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北方言的语言实际,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痕迹,是研究当时东北地区汉语口语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初期,<唐五代语言词典>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唐五代时期语言面貌的断代词典.共收词语4500多条,以唐五代出现和使用的口语词、方言词为主,也酌收一些唐五代的名物词和其他方面的词语.但是,有些实际上早在汉译佛经中就可以找到它的源头.以<唐五代语言词典>所收部分词语为例,对<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与汉译佛经有关的16个词语进行比较,对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作简单的梳理,以求对近代汉语词语研究提供语料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王桂龙 《现代语文》2007,(5):128-128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用山东方言写成的小说,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时期,是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沟通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对醒世姻缘传约数称法的考察,我们可以窥见这一称数法从古代到现代演进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