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女性诗人呈密集型人才结构,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湖南等地,她们获得了一定的教育地位,也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其主要因素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出嫁前父母重视她们的早期教育,出嫁后与夫君的吟咏酬唱以及对后代的倾心教育,使女性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当今社会应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使"母亲"从繁重的劳动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教育子女。  相似文献   

2.
徐陵的《玉台新咏序》揭示了这部诗集的编撰和风格与宫廷女性的特殊心理及女性美的密切关系,以及女性在宫体诗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她们形成了宫体诗人生活的柔美氛围;是宫体诗人赏鉴吟咏的对象;同时又是宫体诗作品的阅读欣赏者。宫体诗人的创作倾向和文学旨趣主要缘于这种女性特殊地位及女性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诗经》向人们展示了周代社会的广阔画面,其中不乏有关女性生活的内容。从这些原汁原味的记载中,可以发掘周代各个阶层女性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女性美的界定及其所反映出的不同流派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丁与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她们都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婚恋观以及她们作品人物着手,比较两者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女作家,残雪在写作时尤其关注女性意识的解放。在《五香街》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虽特点各异,但都有着与男权文化相异的思想,她们大胆地言说着在传统文化中作为禁忌的性话题,大胆地展示自己真实的看法。她们的思考体现了女性更为本真的一面。在小说中残雪还以批判的目光重新审视了母亲这一形象,赋予母亲一种夸张的日常化特征,这大大迥异于传统的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6.
冯学玲 《考试周刊》2014,(91):20-21
夏洛蒂·勃朗特的《谢利》是一部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品通过富有美丽的女领主谢利和贫穷秀丽的寄养女卡罗琳对生活、爱情、婚姻的思考和追求,表达她们在男权社会里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罗曼蒂克式爱情婚姻的呼声,展现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通过她们在爱情和婚姻现实中,对男权社会秩序规范下意识地融入或消极妥协,揭示她们保守的一面。夏洛蒂·勃朗特在《谢利》中的女性形象集激进与保守于一身,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7.
在作者吴承恩意识中,欲望是丑恶的,有欲望的女子便理所当然是丑恶的,她们是作为唐僧师徒对立的反面角色而存在的,而这些女性的最终命运,也是与其欲望紧密联系的,有欲望的没有好下场,没有欲望的受人顶礼膜拜,一句话,女性(雌性)的形象塑造,取决于是否有欲望。  相似文献   

8.
李劼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个性鲜明而独特,形象地体现了李劼人对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也反映出作者的女性意识与观念。  相似文献   

9.
郑火红 《考试周刊》2014,(76):25-26
<正>女性,是纯情的少女,是能干的主妇,是伟大的母亲;是女性,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爱情,给了我们家庭的温暖,给了我们坚强的力量。越是在艰苦的生活中,越能显示女性的坚韧,也越需要女性的慰藉。因此,在很多反映苦难生活的小说中,都有一个或几个伟大的女性,以她们坚毅的品格,顽强的耐力,支撑着家庭,抚慰着男人,共同度过那因为经济上的贫穷、因为政治上的压迫而备受煎熬的岁月。一女性是坚强的。她们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克服任何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有众多的女性作品,它们多角度地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情感体验,她们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在作品中一览无遗,<诗经>时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在这些女性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现.  相似文献   

11.
以往涉及到的女性成长小说,尽管作品主人公的身份是女性,但她们的立场、视角都是典型的男性化的立场和男性视角,她们的价值体系完全受到男性价值体系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女作家性别视角的建立,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她们比较多地站在女性立场上,从女性独有的性别特质、性别身份、性别感受关注女性成长。用感性的、个性的,或许也有被称为是非理性、非本质的生活碎片,揭开了一个被掩盖许久的生活层面。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有较高的开放性与自由度.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的唐代女性的地位不同于以往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女性.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绘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唐代女性题材人物画恰恰是反映了唐代时期女性的社会风貌.她们所受到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较少,有了较多的自由,也形成了唐代女性旷达、奔放、勇敢活泼的精神面貌,以及独特的行为风格、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性的诗歌作品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相似性,同时也从多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在女性特有的爱情意识、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当代女性对传统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接受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对诗、对生活体悟深深地融入了她们的诗中,她们更多地关注内心世界的语言表达、主体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的诗歌作品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相似性,同时也从多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在女性特有的爱情意识、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当代女性对传统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接受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对诗、对生活体悟深深地融入了她们的诗中,她们更多地关注内心世界的语言表达、主体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吴晓东 《考试周刊》2009,(49):28-29
福克纳所塑造的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具有生动性和可感性,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生活内容。作品中的南方女性大多以自我毁灭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们的毁灭不仅是因为她们寻找外部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希望破灭,更重要的是她们自我生存意识的必然选择。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生存.她们都是为了寻求南方社会对女性作为人在社会中拥有与男人同样的基本生存权和正常的生理需求,期望在男人参与的南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中发挥自己天赋中的自然本性。本文通过对福克纳主要作品中南方女性形象分析.挖掘沉积在南方妇女身上的重负和偏见,剖析了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1984》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男主人公的经历和心理变化来写的,但是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描写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她们的描写,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书中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条件、精神状态等,同时也能通过男主人公对于她们的不同态度,看出主人公内心真正追寻的目标,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一部重要的志人小说,反映了魏晋士人的生活和思想习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追求自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追求平等,敢于打破男权一统的局面。无论在才智上、胆识上、人格上、思想上,她们都体现出了人性的觉醒,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女性地位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一个男权的世界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世界:虽为鬼魅狐仙,但她们敢爱敢恨,敢于冲破封建樊篱,追求自由幸福.蒲松龄把女性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女性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让男人赏心悦目的对象,更是一个力图追求精神自由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何丽萍对女性个体生命存在的状态进行了真实的书写,写出了她们的软弱依靠、自私多疑、粗俗丑陋的一面,更多地表达了她们的坚强与无奈、追寻与失望、孤独与宽容相交织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对何丽萍的几部主要作品进行关照,将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大致分类,并归纳了其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许莉 《成才之路》2013,(27):96-96
《雪国》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驹子与叶子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弱者;她们是作者带着复杂的感情创造的女性形象,是令人同情却又复杂矛盾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善良、坚强隐忍、不甘堕落,但是她们性格中又有畸形疯狂的一面。在她们身上最可贵的一点是面对生活的不幸仍然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纯真地对待生活,对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