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可布逊早期的标记理论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的研究并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所谓"有标记" "无标记"与语言对称不对称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较正式的场合以及被指称者的社会影响足以让我们对其表达敬意时,"先生"、"女士"这一对称谓语的使用是对称的。除此,两个称谓语在分布上是不对称的,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可以用"先生"来称呼男性,但一般不用"女士"来称呼女性;另一种情形是可以用"女士"来称呼女性,但一般不用"先生"来称呼男性。  相似文献   

3.
李开周  尽如 《初中生》2014,(1):18-19
正歌星王菲在微博上将大女儿称为"大姐",将小女儿称为"二姐",将自己则称为"三姐",是不是很有趣?宋朝时人们喜欢管儿子叫"哥",知道不?对各种称呼有研究的,不妨来酷咖网(kuka.hnjy.com.cn)交流交流!有一回,宋高宗微服私访,碰到一位山人,对人家的才学很是倾倒,叹气道:"平民入翰林可也,归当语大哥。"意思是这个人出身平凡,其学识却足够做翰林了,回去我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相互构文"的先行研究一般只关注构文的形式(如是否使用「V合う」),而对于其它方面的特征并没有系统讨论,这样导致了没有相互性的"共同行为者"构文也被看做相互构文等问题。为了与这样的构文相区别,动作主体和动作接受者之间有相互性的句子将被称为"对称构文"。将从类型论的角度来考察"对称构文",设定了对称构文成立的6大条件,满足所有条件的对称构文称为"典型对称构文",满足部分条件的对称构文称为"疑似对称构文"。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英美人的名字都是由“教名 自取名 姓”三部分组成。如:JimAllanGreen中Jim为教名,Allan为自取名,Green为姓。但在很多场合,英美人姓名中的自取名往往省略不用。如:JimAllanGreen可以省略为JimGreen。因此firstname指的是一个人的教名,lastname指的是一个人的姓穴也可称为familyname雪。综上所知,英美人姓名的排列顺序是先名后姓,这和中国人先姓后名的排列习惯是不相同的。英美人姓名还有两点特别之处:一是英美等国的女子婚前是随父姓,婚后就改随夫姓。如:TanyaLopez和PeterBarnes结婚后,她便改随夫姓Barnes,人们就习惯称她为TanyaBarnes或Mrs.Barnes。另一点是称呼英美等人的称呼语,如:Mr.穴先生雪熏Mrs.穴夫人雪熏Miss穴小姐雪熏Ms穴女士雪,Doctor穴医生雪熏Professor(教授)熏Dr.(博士)等都是加在姓前而不加在名前。如:我们可以称呼上文中的PeterBarnes为Mr.Barnes熏称呼上文中婚前的TanyaLopez为MissLopez熏称呼婚后的TanyaLopez为Mrs.Bar...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宽""窄"在义项、词法和句法上都是对称与不对称并存,空间义的差异使二者隐喻的目标域呈现不完全对称。在描述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利用标记模式从询问域的角度区分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利用关联标记模式分析有无标记的组配,并对"宽""窄"标记模式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语言在教师授课和与学生交流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因此应力求规范、准确、简洁,并具有亲和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随心所欲地说一些不该说的话,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并对学生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不当的称呼——"美女""帅哥"教师称呼全体学生时,应称为"同学们";称呼个体学生时,一般应直呼名字或称"××同学"。但现在课堂上的称呼千奇百怪:"这个问题请这位美女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词语在日常语言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哥""×姐""×男""×女"等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近年来形成了性别特征网络词语族群。网络性别特征词语族群中的性别特征词同以往的性别特征词相比,本义有所虚化,逐渐演变为"类词缀",而且在构词方式、感情色彩、词语对称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形成该词语族群的过程中,除传统的语言学原因外,社会原因和大众心理原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崔倩 《海外英语》2011,(11):291-292
布拉格学派的重要成员特鲁别茨柯依在对音位学的研究中,创立了"标记"概念。这一概念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便是"标记现象",有关标记现象的研究理论被称作"标记理论"。时至今日,这一理论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各个分支的研究,而且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还可以对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使"标记"概念更加丰富,同时也进一步发挥"标记理论"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祖彬 《班主任》2006,(11):45-45
不知从何时起很少听到有学生喊我"郭老师"了,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无论是他班的学生,还是我班的学生,都一律称呼我"老师".起初,我并没有什么别样的感觉,觉得学生不带姓称呼老师,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我们经常叫某某时,往往省去姓而直接称呼其名一样.可是最近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称呼某某老师时,都省略了姓氏而直呼"老师".我隐约感觉这里面似乎潜藏着一种不和谐的因素.试想,如果所有学生都不带姓氏而直呼"老师",那么"老师"这个饱含神圣感情的词汇岂不变成了一个空洞干瘪的某类人群的简单命名?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人的称谓往往多少能反映这个人的身份。中国旧时的女子或随父姓被称为小姐、姑娘,或随夫姓被称为某夫人、某(夫姓)某(父姓)氏、某某(夫名)媳妇、某某(夫名)嫂子等。西方的传统则是从一位女子的父亲挽着她走进教堂、把她交给另一个男人的时刻起她就得改父姓从夫姓。这看似天经地义的习俗其实正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传统角色——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从鲁迅发表于1924年的《祝福》和赛珍珠发表于1934年的《母亲》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这两位在文学创作上很难相提并论的作家对于旧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角色颇有共识。无论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还是赛珍珠笔下的“母亲”,她们都没有自己的姓名。她们只是妻子、母亲。她们的存在价值只是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价值;她们的不幸正衍生于作妻子和母亲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2.
英美人的姓名与中国人的姓名有些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姓与名的前后顺序,西方妇女婚后改从夫姓,英美人的子孙不忌讳沿用长辈的名字等。并从历史原因出发分析了英美人姓氏的来源。同时,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正确地称呼英美人,包括当前常用的称呼,对一些特殊身份人氏的称呼以及友人之间直呼名字以示亲切的称呼方式。在国际交往中,了解中西文化在姓名与称呼方面的差异,尊重西方友人的民族习惯会促进跨文化交际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英美人的姓名与中国人的姓名有些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姓与名的前后顺序,西方妇女婚后改从夫姓,英美人的子孙不忌讳沿用长辈的名字等.并从历史原因出发分析了英美人姓氏的来源.同时,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正确地称呼英美人,包括当前常用的称呼,对一些特殊身份人氏的称呼以及友人之间直呼名字以示亲切的称呼方式.在国际交往中,了解中西文化在姓名与称呼方面的差异,尊重西方友人的民族习惯会促进跨文化交际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本文笔者针对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称呼,探究了为什么不叫"贺六嫂"而叫"祥林嫂",剖析了"祥林嫂"这一称呼在文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梅翠平 《教学与管理》2012,(24):101-102
通识教育,也叫人文教育或通才教育,在英语国家又被称为自由教育。以前,我国大陆地区把这种教育译为"普通教育",而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本文中我们采用"通识教育"这一称呼。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上的通识教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我们以前称为"差生",不管如何称呼,我觉得都不应歧视他们。他们只是暂时在学习上有了困难,正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我们应该理解,尊重,鼓励,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相似文献   

17.
正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不对称催化是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手性螺环催化剂是新世纪不对称催化领域最重要的发现,这种被称为"周氏手性螺环催化剂",以其455万的  相似文献   

18.
正1.Addressing people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或Madam。平时,我们常听到学生称呼他们的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其实这是不符合英美人习惯的。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老师为"Mr Wang",女教师为"Miss Wang"。2.Thankfulness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  相似文献   

19.
"上/下"的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汉语中,本文很据"上/下"在作方位词、动作动词以及趋向动词时表现出来的不对称现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投射理论以及标记理论对其进行阐释,探讨其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12年广东省珠海市的中考试卷中.有一道关于"数字对称等式"的趣题,观察下列等式:12×231=132×21,13×341=143×31,23×352=253×32,34×473=374×43,62×286=682×26,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