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写话 ,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大改革。过去的教学大纲 ,对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是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这里 ,不仅限制过多 ,而且落脚点是“用词造句”。认为只要把句子写通了 ,就能为后面的片断作文 ,乃至成篇作文打下基础。实践告诉我们 ,能写通句子不等于能写好一段话、一篇文。枯燥、繁琐的用词造句 ,只能损伤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对此 ,《语文课程标准》作了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调整 ,变用词造句为写话 ,并明确指出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2.
王琪 《中国教师》2012,(5):64-67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作文教学明确定位为"写话"。"写话"就是用口头语言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小学低年级最初的写作训练。这一阶段要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感到写话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别人,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要求我们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4.
许兴亮 《山东教育》2005,(35):19-20
写作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个性是写作创新的基石,没有个性.便没有作文的创新可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写作的个性化作为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和要求.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从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看.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生活的每一次经历,都可以写成动人的文章,感动自己,打动他人。这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就写人记事的文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已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想象联想,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一点对于有志把文章写好的人都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实施建议,它为改变作教学现状提供了契机,也使我们看到了作教学希望的曙光。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教学呢?我以为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8.
尚德芬 《现代语文》2007,(2):103-1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现在多数小学生害怕写作,每逢作文,不是七拼八凑、人云亦云,就是言之无物、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小学生缺乏必要的作文心理素质造成的。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叶燕芬 《教育》2010,(3):57-57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李德萍 《现代语文》2005,(3):109-10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对7-9年级写作提出了"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的教学目标,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材料、情感,通过思维写出代表自身特色文章,即要求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滕荣春 《现代语文》2005,(9):117-118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写作是一个人的个性化行为.因此,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生应"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2.
张焱 《湖北教育》2006,(10):47-48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的发展轨迹一般呈螺旋上升状,它的核心是自我的需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叶立杰 《初中生》2008,(4):14-17
综观近几年的不少中考优秀作文,它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获得高分,与其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写作文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14.
郑宇 《小学语文》2007,(1):44-46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不仅决定阅读和习作教学的成败,而且还关系着小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识字写字教学思想的重要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些教师反映:“多认少写”以后,识字量大了,识字任务不容易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对“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主张提出了质疑。有感于此,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五四"以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语文教育无限度地膨胀了公共话语空间而大量鲸吞了私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采用“识写同步”的策略,即认识的字均要求会写会用。2001年9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相似文献   

17.
新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和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习作.并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作文要在众多考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高分,必须要写出个性,写出独特的自我:那么,何谓个性化作文呢?我认为个性化的作文,就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或人人心中无,而你笔下有,能表达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的文章:在材料、立意、语言、构思等方面,新颖、独到、深刻,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写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相似文献   

20.
成桂明 《阅读与鉴赏》2008,(2):40-40,39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在阶段目标中鼓励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除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努力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外。还要提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在写作规范方面,提出实践性的综合要求。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等等.还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下面就从写作常规的三个方面讲述如何让学生的作文亮丽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