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她是我的老师》教案陈兰华(赣州市红旗二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是怎样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教育学生学习居里夫人这种品质。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  相似文献   

3.
玉先 《留学生》2011,(8):30-31
世界上很少有人不知道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也因此获得了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能和居里夫人沾得上边儿的人并不多.这个人一定是因为做出了巨大贡献才被予以此殊荣。  相似文献   

4.
晏红 《家教指南》2006,(12):21-22
居里夫人一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大女儿获得诺贝尔化学家奖,二女儿是音乐家和传记作家。我们不能像居里夫人那样做科学家,但我们应该像居里夫人那样做妈妈。  相似文献   

5.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跟皮埃尔·居里结婚以后,改名为玛丽·居里,人们称她“居里夫人”。她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简朴     
一位有名的美国记者追踪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的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你……你就是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7.
1.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镭和钋。此外,她的放射原理以及放射同位素分离法都是非常有名的。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一起荣获诺贝尔奖。当时放射性元素的破坏作用还没有被发现,居里夫人在工作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有时将装有放射性元素的试验试管放在衣袋里,有时放在抽屉里,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最终在1934年7月4日死于恶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理解全文内容,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理解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和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间的因果关系。2.学会并使用本课的生字词。3.熟读并背诵文章的第1、7自然段。4.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学习侧重点1.对文意的理解与概括。2.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解说:本文是伟人自述,又是翻译文章,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学习重点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上。只有弄清了文意,才便于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全文是“伟人名言”,且有一定的哲理性,所以提倡学生背诵。)自读程序1.学习“自读提…  相似文献   

9.
引领聋生走向自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里夫人说过“自信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经统计.我校聋生中有自卑心理的则占到91.2%。由此町见,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培养聋儿自信心的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第十二册新入选课文《三克镭》记叙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以至于为了研究需要镭时却买不起镭,需要别人捐赠的事,赞美了她“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基于“运用在精读课文中所学到方法自读自悟”的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内容矛盾处引导学生读书生疑,进而循疑读文,在自读自悟的解疑中感知人物的品质。交流材料,铺垫。在课前布置的基础上,读书前同学间互相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使学生对居里夫人及所发现的镭有所了解,初步产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佩之…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片和文字,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居里夫人。(大屏幕出示一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工作的图片和简介居里夫人的生平文字以及她对待荣誉,参加战争等事件)  相似文献   

12.
李本华 《师道》2006,(10):39-39
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给科学家的孩子们上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入水中必将排除相同体积的水.为什么金鱼放到水中却不会排除水呢?孩子们个个绞尽脑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居里夫人的女儿琦瑞娜独辟蹊径地找来一条鱼,放进水里,结论出来了:原来金鱼在水里也要排除水的。  相似文献   

13.
名言隽语     
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It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Marie Curie)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14.
阅读训练     
李娜妮 《广西教育》2007,(9C):25-27
科学家与春蚕 1912年春天,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养了一些蚕。病中的居里夫人有①(瑕、暇、遐)观察蚕儿如何吃桑叶,又怎样吐丝、结茧。她看了好久好久:蚕有求于人的只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的却是精美②(纤、迁、钎)亮的丝;它们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茧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恍惚觉得自己也化作了一条春蚕。  相似文献   

15.
校园板报     
居里夫人尊师1932年,华沙镭学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被簇拥到主席台上,接受献花与喝彩.忽然,居里夫人好象从人群中发现了什么,急急离开了主席台,一直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妇人身旁,弯下腰,深情地吻了她的双颊,随后推着她坐的圈椅向主席台走去.是谁,值得居里夫人如此尊敬?原来是居里夫人小学时的老师.居里夫人觉得,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应当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小学老师为她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伍家)  相似文献   

16.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行文中多次回应"美丽"这一主题,使得"美丽"的内涵逐渐丰厚,居里夫人那美丽、庄重的形象逐渐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7.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梁衡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之美.最后写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2011年正值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恰逢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IACS)成立100周年.  相似文献   

19.
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女性科学家,她也曾是一名普通的科学教师,深爱着科普教育。《居里夫人的科学课——居里夫人教孩子们学物理》(简称《居里夫人的科学课》,下面引文出自该书)讲述的就是玛丽·居里如何用自己最平常的语言、最真挚的爱和最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孩子们诠释科学,带领他们迈进科学的殿堂。1907至1908年问,居里夫人担任一群孩子的基础物理科教师,对他们进行一种特别的教育尝试。她的学生伊莎贝尔·夏瓦娜详细记录了当时物理课上的情景。事隔一个世纪,居里夫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伊莎贝尔·夏瓦娜也静静地走了,可这本珍贵的笔记却从地窖中苏醒,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映射出居里夫人在讲台上的优雅和自如。  相似文献   

20.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读课题。 生:“跨越百年的美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居里夫人。(投影居里夫人俩像)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是短暂的,居里夫人美丽的生命同样也是短暂的,但是课题却是一(引导学生读出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