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先平 《湖北教育》2002,(20):43-43
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遭遇学生的争辩时,往往认为学生不服教育,不尊重老师,进而想到自己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为此便大声训斥,企图确立自己的威信,换回自己的“面子”。  相似文献   

2.
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是要凸显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相同的数学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是存在不同的理解的,教师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要引导他们基于自己的数学观点与同学进行"争辩",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推进他们的数学思辨进程、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应用的深入体验.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4周岁了,喜欢看书并常常拿其中问题询问我,继而与我争辩。起初他观点幼稚令我发笑,但我想起心理学家说:“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因此我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争辩能力。  相似文献   

4.
真理都是在争辩中产生的,真相越辩越明。在数学中,即便是一些看似幼稚可笑的问题,只要揪住疑点不放,展开辩论,总可以从各方的辩词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往往可以发现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主观幸福感是人的主观感受,涉及到居民对于自身生存状况的总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襄阳市而言,近些年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在此情形下研究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了解发展成果是否惠及襄阳市居民,有助于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让襄阳市居民活得更幸福。文章以襄阳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个体访谈的方法,先从整体上讨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然后分别从收入、教育、家庭、健康、年龄五个维度研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提出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家教指南》2007,(7):32-33
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顾淑珍 《宁夏教育》2012,(10):78-78
常听到许多父母抱怨,孩子稍大一点以后,就不和他们说心里话,不对他们陈述自己的看法,也不把在外边或学校里的见闻告诉他们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过去某些时候,父母在训诫孩子时,常常等不及孩子申辩,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你还嘴硬!”“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明知道自己错了,你还敢狡辩!”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8.
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出发研究,从居民的需求和政府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研讨了:在服务群众、发展经济和优化生活质量、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建精神文明,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改善干部作风,提高执政推进能力这几个过程中着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建议建立提升居民满意度的动态长效策略机制.  相似文献   

9.
鲁冰花 《家教指南》2009,(10):14-14
生活实例1:“等我们吃完了你再出去。”妈妈劝强强。强强生气地把椅子往后一推.顶了一句:“为什么?我还有重要的事要做。比坐在这里要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幸福满意度为量度,运用SPSS12.0计算相关性并检验各因素间相关性,找出影响地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诸因素。以宿州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居住方面、家庭方面、社会交往方面、休闲娱乐方面、收入方面、工作方面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未成年人受教育条件、社会治安安全程度、医疗卫生服务等也对居民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各省市的幸福指数,为我们国家的和谐、持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市民形象论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创作,开始注目于市民形象。这正是现代化都市出现以后的新进展。众多的小说中,描叙了市民形象的众多类型。市民形象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在生活上追求“精致”,这就呈现出与农民、“市井”阶层不一样的格调。市民心理多为随遇而安又不甘落后,这正是都市生活环境所造成的。这些特点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育》2013,(4):17-20
"教育幸福"在当前教育界广泛流行,但对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站在教育学立场看,教育幸福的特殊性在于对学校中师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强烈关注,并逐渐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价值愿景。然而,教育幸福的达成是复杂的,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站在学校管理者的立场来看,需要将"教育幸福"当作推进变革的实践形式,确定达成的基本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分层次的,而对幸福的追求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生理的幸福是最低层的幸福,依次经历稳定的幸福、社会身份的幸福,最后是最高层次的幸福真善美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当生活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将呈现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弱相关。幸福不仅与人们的以生活质量为主要表征的"生活善"相关,而且与"人生善"密切相关。幸福感是"生活善"与"人生善"双重感受的叠加,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又以后者为根本。个体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幸福感在"生活善"和"人生善"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目标,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影响公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中国的现实而论,由于传统观念、现实利益以及操作便利等方面原因,人情在实践中已成为社会公正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努力探寻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的幸福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檀传宝 《教育科学》2002,18(1):39-43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幸福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一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类难以割舍的永恒情结.体育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应以人生幸福为永恒追求,应当关涉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社会幸福.构建幸福体育应当关怀生命、关注人文、关心社会,从而实现体育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幸福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幸福观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阐明幸福观与德育观、"三观"、心育观的关系,从而论说进行幸福观教育,就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三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道理.并就如何开展幸福观教育和提高学校德育总体效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