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诗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更能通过美好的事物和形象.美好的理想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而儿童对于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一般都怀有浓厚、强烈的兴趣,加上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句式齐整富有韵律,内涵丰富,是不折不扣的审美对象,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如何做到美育在古诗教学中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山岳化本质上以自然美为主要观照对象,同时兼有社会美及艺术美的审美化。对山岳化的深度体验,可使人进入适情顺性、物我一体的审美愉悦境界。  相似文献   

3.
试析武汉市民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和文化范畴使用“市民”的概念,常常是指一种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市民”的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市民”的历史的、动态的发展及其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决定了“市民文化”的复杂性。武汉市民文化品格的生成及生存,既有中国市民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又有武汉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大、小环境下生存的武汉市民具有开放多元、重义守信、精明强干、勇武泼辣、世俗功利、涣散守中等主要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审美由少数人的专利变为大众的生活形式.当代审美文化日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趋向.本文着重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功利性内涵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词,由于英语民族与汉民族在化渊源,思维方式及审美价值取向上的迥然不同,造成英汉动物词化内涵的诸多差异,本对此予以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今书坛,民间书法倍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民间书法的个性、价值取向、美学特征以及史学价值等文化品格的分析,认为人们重新审视民间书法,是平民意识的觉醒,中国书坛,也将会由经典书法独领风骚转而变为民间书法与经典书法备显风姿,民间书法热潮过后,必然会迎来一个创作的高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理论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化而建构起来的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审美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和世界格局中,建构民族化的开发态势,使民族化不断更新发展,引导民族化走向真,善,美,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给我们的永示,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而作为语言精髓的英语习语,更是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英语习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动物词,它们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是十分明显的;而这些差异是由各自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民间传说、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所决定的。弄清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人们顺利、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拟以十二生肖的十二个动物为例,从历史传统、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比较它们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文化内涵的异同,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7,(1):13-17
裕固族是我国甘肃西部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作为服饰重要组成部分的裕固族妇女头面,是裕固族妇女服饰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件,也是是裕固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相当于裕固族的"族徽"。裕固族妇女头面中隐含着民族语言,隐含着裕固族自身的发展历史,体现着个体的身份和年龄,还隐藏着我国古代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切入 ,鲁迅小说是在近代文化冲突中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审美观照。在自觉的审美抉择之下 ,鲁迅以小说的形式进行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种审美的批判为人们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 ,也为文化的转型与再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是鲁迅小说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体现 ,也是鲁迅小说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要让译文与原文能形似又神似,即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再现原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必须深刻了解双方文化内涵、精通文化背景、深谙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把作者的原意传真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立极的少年小说具有阴柔与阳刚并济的审美艺术风格,动静结合、粗犷与细腻相融合是其审美艺术风格的具体表现;立极小说运用现代“文明”疗治少年人的心理“疯癫”,具有促进少年对自我生存状态的自觉,对认知范式的丰富和更新,对情感体验的关注和优化等审美文化功能,对少年内在文化环境的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音乐审美观因过于强调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一味承袭“严肃音乐”的教育教学程式,导致了音乐审美价值研究视角狭窄,陷入了误区。本文力求通过音乐价值与音乐审美之间、音乐文化价值与音乐审美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揭示音乐审美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其词作以其女性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深深地打动着世人。世人对其词多有评价,但多为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方式的论述。本试从美学角度对其作一定的探讨,以期能粗略地展现其悲剧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教学”科学内涵的基础上 ,对过去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了剖析 ,并对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孔令丹 《海外英语》2011,(9):218-219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作者不仅翻译出原文的词汇,内容,结构,而且要传达出原文的写作风格,这样的译文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将试从对风格翻译的阐释及语言形式的选择出发,分析并探讨文学翻译中风格的传达。  相似文献   

18.
曹丕《典论·论文》中“文气说”的审美体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丕<典论·论文>是魏晋时期文艺理论的发轫之作,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文章学专论的开山鼻祖.曹丕"文气说"是文学创作"才性论"批评的核心命题.自曹丕首揭"文气说"伊始,中国文学界无论是评诗论文或是探讨创作和鉴赏的一般规律皆是从"文气"着眼.故而古代文论纷繁复杂的理论范畴实质上就是由"文气"说承续展拓,从而形成了别具匠心的文艺学批评的价值风范和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9.
“禅意”作为美学范畴,是对禅学精神审美艺术表现的一种概括。它以“不离不染”和“妙悟”为其精神本质,以易简疏淡而不拘形色、莹彻玲珑而意味无穷和富于机趣之美为文体特征。“禅意”之所以能进入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研究,是与禅学精神的现代需求、它自身开放的文化结构、及其较强的当代话语功能和阐释能力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依赖于大众媒介、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研究大众文化,首先应摒弃的是站在精英立场,应打破文化研究的精英立场,消除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森严壁垒。国家喉舌、民众依托的大众媒体的自律和责任感,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等精英群体对文化的使命感和创新的勇气和能力都是大众文化走出僵局的支撑。部分大众媒介及部分受众的批判和相应反思正是一股将现有大众文化相关事物走得更好更远的主要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